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瓶颈探究

作者:马占科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8-04-25人气:1114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深入探究。对制约高校体育文化瓶颈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设途径。本研究认为努力提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层次,并将高校体育文化优势最大化,发挥其引领与辐射作用,使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1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状况

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区域之一就是高校,高校的和谐文明在整个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本研究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容乐观。一是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体育精神文化是人类围绕体育或依托于体育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又称为体育意识和观念文化。”[1]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青年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价值与观念等。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及管理者思想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对体育、体育功能、体育文化等认识不甚了解,专对体育竞赛中的比赛成绩感兴趣,导致师生认识的偏差,造成部分师生体育意识丧失、体育观念淡薄等。二是体育制度文化,近些年国家虽然出台一些体育方面的制度,各级各类的体育比赛也在增加,但是,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及评价制度几乎不能满足且阻碍了学生体育活动朝个性化方向发展,课内乏味、课外流于形式等,部分教师害怕学生受伤,体育课基本是完成形式上的教学任务,考核也是流于形式、得过且过,没有将相关考核、评价对机制落到实处。由于部分学校管理层只关注比赛成绩,造成体育课及体育课外活动只限于少数体育特长生,部分学生由于体育长期边缘化而缺乏体育基础和兴趣[2] ,从而造成他们缺乏健康锻炼意识,热衷于手机网络等生活。三是器物文化建设,器物设施是一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学校体育器物设施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与时俱进,简单而有简陋的体育设施、项目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体育欲望。因此,学校要切实提高场馆器材建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

2 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瓶颈

2.1高校顶层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教育与体育是相辅相成的,体育在教育中的位置,毛主席于1917年4月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育。无体是无德智也。”[3] 可见,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体育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如今在各级各类岗位选拔、聘用中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健康的身体或适合岗位的身体条件,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坚实基础。然而,部分高校顶层设计中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尽人意,对体育功能与作用视而不见,且部分高校领导层只注重竞技比赛名词,对群众体育漠不关心。部分高校领导层未能真正了解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就谈不上体育及其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当今社会是多元文化大融合大发展时代,而体育文化在高校各种文化建设中是重中之重,它的滞后必将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大打折扣。

2.2高校教师教育理念梗阻

由于部分高校管理层对体育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在相关制度制定上无考虑体育的特殊性,并且对体育文化的建设、引领忽略不计,导致一线教师工作热情严重降低,部分教师只为了上课而上课,加之人才培养方案多次修订使得体育课课时量一减再减,教学内容基本是基础教学。虽然,一线教师都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只是为了完任务,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关注很少,部分教师由于学校规章制度的限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基本无创新,得过且过,保证学生课堂上不受伤,至于教学质量基本忽略不计。久而久之导致个别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极个别教师丧失职业道德等。

部分高校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对学生体育活动认识上也存在局限性,把学生平时体育活动、锻炼都误认为是学生自己的事,很少有给学生设计较为详实的体育锻炼计划或体育文化活动等,多数教师基本是课堂上与学生见见面,课余很少见到,就谈不上对学生跟踪指导、服务。部分高校个别教师借助学校规章制度做文章,没有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以及文化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误认为体育课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不要受伤。也有个别教师工作后受社会其他因素影响,不思进取,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落后,使用教材陈旧等现象较为严重。此外,个别高校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的偏见性,这些不合理的机制制度与体育教师工作地位的严重偏见以及个别体育教师不作为等导致部分人士诟病体育教师。因此,同在屋檐下,待遇、地位、认识等却不同,致使部分体育工作者一些先进体育文化理念不能施展,从而导致先进体育文化理念偏离教育教学等工作,形成梗阻[4]

2.3高校学生自身瓶颈

本研究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体育课“放羊式”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扎堆式玩手机、聊天等现象较为严重,这些现象的存在是长期应试教育结果之一,也是学生认识上的问题。体育在中小学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多数学生一路走来,体育课基本上是在运动场上透透气、散散步、聊聊天等,导致部分学生体育意识淡薄,缺乏基本体育活动技能、知识,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到了大学,由于部分学生身体条件、基本技能、知识参差不齐,导致部分项目开展必须从头开始,部分学生由于中学阶段学过某些项目,到了大学希望能得到提高,而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此项目,则需要了解、学习,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重复学现象较为严重。

部分学校、院系等在积极引导其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但部分学生由于认识上误差,认为这些活动都是部分体育尖子生的事,基本与自己无关,加之部分大学生自身对体育文化活动内涵缺乏理解,造成今天青年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以及亚健康、肥胖等现象。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国家栋梁、社会新思想前言群体,没有很好的身体条件和相关体育文化知识,怎能使自己健康成长,有怎能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当代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认识、参与等淡薄,导致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严重受阻。

3对策与建议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它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发挥,致使体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仅与高校顶层设计、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学生自身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的规范、提升密不可分。体育文化建设若不能摆脱陈旧和极端思想等束缚的瓶颈,使很难得到理想发展。

3.1加强顶层设计,建全管理机构

高校要转变师生价值取向,努力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管理者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机构,把体育文化建设贯彻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去,合理布局学校体育文化运行网络。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文化活动等,使她们真正了解体育文化在高校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精力集中到这个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课题中去,努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长足开展,致使体育文化建设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3.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评价机制

本研究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高校出台了一些与体育文化有关的制度,譬如:一些学校出台的《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管理办法》、《早操规定》、《课外体育活动制度》等。而这些制度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提到学校重要工作中去,部分学校为了应付国家教育评估工作,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或某个单项运动竞赛,都是为少数人而准备的,没有真正做到多数人参与进去,证明现行的制度还是不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奖惩、激励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本研究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是在通识课程中每周2学时,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与体育及体育文化相关的课程,满足不了高校师生需求,而且对体育弱势群体更没有考虑进去。因此,本研究建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3门左右体育文化选修课程,充分考虑体育弱势群体课程设置,并给予相应学分,供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选修,且达到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

3.3提升师生素养,促进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等,最重要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她们承担着全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实践,而且有理论,不但要按照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知识和技能地传授,而且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个体差异、兴趣、心理感受等,更多地倾注些人文关怀,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区别对待每一位同学,致使她们更加喜欢体育课、体育老师等。因此,体育老师在学校的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地位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尤为重要,要有更多的工作肯定和一些激励机制来促使她们用智慧和技巧点燃学生的智慧,上好每一节课,并在课内外传授体育文化知识,唤醒学生的心灵。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培养,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每一位同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更加注重自己各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推动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尽力。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她们是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她们的参与率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靠制度约束,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引导,可以与评奖、优、先以及助学金、毕业证等联系起来,充分考虑各种身体条件学生,并设置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致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运动项目。学生要克服一切困难,积极投身到体育文化建设中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地位和作用,利用高校各种资源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增强健康意识、运动意识,克服各种惰性,放下手机,走向操场,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