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叙事学视角下人物类纪录片“标准化”影像生产探究

作者:张自清来源:《视听》日期:2019-02-13人气:1496

德国戏剧理论家古斯塔夫·弗雷塔格提出戏剧有五个基本环节:开场、展示、高潮、逆转、结果,该叙事模式同样适用于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的标准化生产意味着有了一个可以借用的‘模板’,它使纪录片可以流水线式生产和程序化操作”。生产一部作品最基本的就是结构开端、发展和结尾,本文将从人物纪录片的内部叙事结构入手探讨其“标准化”的镜头影像生产。

一、开端

开头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合同”,影片开端设计的优劣会直接作用于观众视觉感官,从而影响他们做出继续看或者换台的决定。

(一)传统的开场模式

人物纪录片的开场设计主要有三种:开门见山式、循序渐进式、设置悬念式,不同的开场方式奠定不同的影片基调。

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观众能迅速掌握影片主题,同时一开篇就定性可较大程度保证后续叙事轨道不发生偏离,操作较方便。表现在人物纪录片中即在影片开篇就交代人物的身份背景、事件等关键信息,然后直接进入人物或相关事件主题。

循序渐进,逐步进入主题。这种开场方式比较温和,影片在过渡中完成,类似于讲故事,观众在影像的诱导下进入影片氛围。这种开场方式更多地借鉴了文学创作的手法,如《格林童话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式的开头。这种开场着重造势,即营造氛围,先确立影片基调,接着进入讲故事的状态,将后续内容娓娓道来。

设置悬念,曲线进入主题。主题被隐藏起来,呈现出神秘感,具体表现为善用特写或非常规镜头,信息不对称,开篇抛出问题,设置谜团,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客从何处来》全部由悬念开场,在《易中天篇》,易中天收到陌生人的传真,是一份“死亡名单”,镜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全家灭门”“惨案”等字眼,节目开端设下谜团,然后再逐一解开。

(二)开场的镜头设置

无论何种开场方式都要要完成以下三个层面的镜头设置:

第一,环境镜头展示背景信息并建立场景。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存在,其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都是在具体环境中呈现的。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曾说,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时不可能筑起四面防护墙把布景围起来。当把你的摄影机对准这个世界的一角聚焦之前,一定要对周围观察一番。创作人物纪录片一定要把拍摄对象放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在景别中多指远景,人占画面的四分之一,主要功能是交代宏观的整体性背景信息,如表明地域或城市,具有标识功能。小环境在景别中多指全景,作用是强调人物所处的某个具体环境的背景信息。相对于“虚”的大远景,在全景中观众视野范围内的事物更“实”。

第二,人物亮相镜头呈现人物状态。人物的亮相是开场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亮相镜头要具有某种意味,人物亮相镜头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锁定式亮相,镜头直接对准被拍摄对象,人物在最常见的生活或工作状态中亮相,相对被动。这种亮相镜头一般是在某种典型环境中拍摄完成的,典型环境可以交代人物身份信息;进入式亮相,被拍摄对象走进摄像机的拍摄范围,进而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相对主动,接着镜头跟随人物的运动而运动,并追随人物活动轨迹进入下一个场景;采访式亮相,人物的采访镜头就是他的亮相镜头,主人公面对摄像机以被采访的姿态进入观众视野,一般会出现若干同期采访,例如表述某些信息、事件或观点;交流式亮相,人物的亮相在与他人交流的场景中完成,最常见的场景是在某一小空间内与他人聊天谈话而发声或在某一大空间内与人探讨事件项目而发言,这种交流不是随意的,是带有目的性的,可暗示某些信息;表演式亮相,采用这种方式亮相的多为特殊职业的人,展现他们特殊的工作内容或行为动作,交代特殊身份,表演式亮相使得镜头画面具有审美性;影像式亮相,这种人物亮相方式常见于表现历史人物时,由于无法记录进行时态的影像,所以常使用一些影像资料作为补充。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栏目较为典型。

第三 ,概述性镜头提供基本信息。影片的开头是“引子”,就像写文章要在开篇交代作者的创作意愿或文章背景,有将读者引入正题的作用。创作者锁定拍摄对象后会选择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若干事件,类似于播报新闻要交代新闻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在人物纪录片生产创作中,开篇同样要有简单的概述性镜头,以交代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信息。

二、发展

发展作为影片的主体部分,大多数的功能都要在这一阶段完成,最重要的是完成冲突和高潮的设置,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创作者可以通过六类主要镜头的拍摄来达成对冲突的设置、高潮的设置以及辅助性的镜头设置。

(一)冲突的设置

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戏剧即冲突”,戏剧需要冲突,影视作品也需要冲突。冲突主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人物类纪录片生产也需将戏剧、电影、文学的叙事技巧融合进来,使叙事事件情节化、叙事人物个性化,在设置矛盾冲突时主要依靠关系镜头和细节镜头来实现。

关系镜头构成镜头内部调度叙事。关系镜头在景别中主要表现为全景和中景。这类镜头有两大功能,一是创造叙事契机,二是提供内在细节。关系镜头能够展开叙事,它在创造叙事契机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可以依靠单个镜头内部的调度实现叙事。拍摄时要将人物放在所属的社会关系中,如家庭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等,依靠关系产生故事而不是依靠拍摄对象自己产生故事。此类镜头可以拓宽影片的人物关系结构,保证内容的真实性,还能为影片创造新的叙事契机,在一个镜头中就可以同时看到关系双方的神态和动作,形成映照或对比,不需要剪辑,从而有效避免了某些人依靠剪辑手段进行造假行为的出现。

细节镜头进行大信息量的补充。“如果说情节是纪录片的筋骨,那么细节就是纪录片的血肉”。细节产生力量,一部影片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地方一定是细节。细节镜头能有效刺激观众的感觉系统,抓住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在人物纪录片生产创作中,对细节的展示可以使人物变得丰满立体,也可以使情节具有较强地生动性。细节镜头表现在景别中主要是小景别,多近景和特写,如人的表情神态、身体动作、服装造型。细节镜头主要包含两类:一是展示性细节,向观众传递信息,强调关联;二是动态性细节,引导创作者观察,发现事件。

(二)高潮的设置

高潮代表影片的矛盾冲突达到极点,它可以是情感的高潮、命运的高潮、主题的高潮、动作的高潮或视听的高潮,主要通过拍摄动态性镜头和情绪镜头实现。

动态镜头创造事件高潮点。动态性镜头即提供动态性信息的镜头,指人物的行为动作产生的比较强烈的矛盾冲突,是影片最主要的内容,属关键事件。影片镜头中记录的最精彩最富魅力的是人的活动过程而非结果,人物在行动过程中会表露出艰难与奋斗、喜悦和悲伤、失败和成功,这种行为动作的结果充满不可预知性。关键事件是推动影片主人公命运发展的直接力量,也能最大程度保证影片的动态性。在人物纪录片创作中,要善于捕捉动态性镜头,依靠生活阅历做前瞻性预判,确保在冲突发生前提前开机录制,有时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能使影片达到高潮,成为整部影片的亮点和重点。

情绪镜头创造情绪高潮点。情绪镜头是实现高潮设置的另一类主要镜头,表现为情绪达到极致。人物纪录片是纪录片类别中最具人文关怀的一种,这决定了人物纪录片拥有较高的温度和深度。影片对一些普世情感的捕捉能迅速反射至观众,观众接收并给予反馈的形式即情感共鸣。任何一部人物纪录片都是导演意识的结果,导演可以利用剪辑技巧控制观众的情绪,也可以通过人物自身的情绪变化酝酿出来,一旦情绪点达成,观众与主人公实现心灵沟通,产生共鸣,影片的情感和内涵也由此升华。

(三)辅助镜头的设置

除拍摄以上四个层次的镜头完成冲突和高潮的设置外,还需采访镜头和资料镜头做辅助。采访镜头提供叙事信息,有“现身说法”的效应,在不同的场景能唤起被采访对象不同的“自我”,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资料镜头补充其他信息,人物纪录片尤其是历史人物纪录片,创作者只能依靠过去留存的影像资料或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段来弥补,以此增强画面的可视性,避免影片陷入缺乏细节表现的叙事尴尬中,让影像元素更加丰富。

三、结尾

这是建构尾声的段落,创作者选择在何处采用何种方式让观众与片中人物告别,有两种基本方式即闭合式结尾和开放式结尾。

(一)闭合式结尾

闭合式结尾与上文循序渐进式开场相呼应,使用传统的全景入全景出的叙事模式,以全景开场,以全景结束。闭合式结尾也可以用一种典型的叙事模式阐述,即童话故事结尾方式——“最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文字描述转化成画面语言是一个不断拉远的长镜头,从微观过渡到宏观,这种镜头有很强的收尾功能,且符合观众日常生活思维逻辑。当这种镜头出现时,观众会自觉产生“影片就此结束”的习惯性意识,是一种互相明了的默契式结尾。

(二)开放式结尾

闭合式结尾要营造结束感,开放式结尾则想要达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种结尾强调当下叙事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新叙事的开始,观众在观看时往往意识不到影片已经结束,该方式意在在结尾处给观众留存思考余地,继而引起人们更加浓厚的关注和思考。开放式结尾和设置悬念式开场相呼应,采用特写入特写出的叙事模式,开场造足悬念,结束时也用悬念收尾,如电影《盗梦空间》的旋转陀螺结尾。

人物纪录片在内部叙事层面完成开端、发展、高潮的标准化镜头采集,实现“可复制地”、“大规模地”、“标准系列化地”的生产模式,是市场化的要求。

“规范化、模式化的纪录片创作的优势在于可复制性与稳定性,纪录片拍摄不再是导演个人品味的展现,而是团队的运作” 。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寻找一些模式化、规范化的东西,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针,是符合现在产业化发展趋势的,也是高产多产的日播类节目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人物纪录片进行“标准化”、模式化制作并不是要限制创作者对影片的创新,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量化生产,对整体的创作流程进行控制,并非指向具体的条条框框。只有实现模式化创作,达成量产,纪录片才能成为商品,产业化才得以实现。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