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微时代表情符号的功能分析

作者:左伟来源:《记者摇篮》日期:2019-08-09人气:4155

微时代表情符号的兴盛,不是偶然的,既有必要的环境,更主要的还是依靠其自身所有具有的强大功能。

1.1 信息传递中意义表现的辅助者

“人的感觉——一切媒介均是其延伸。”传播媒介系统日益丰富,人们在交流中获得感官刺激的方式随着多元化,微时代突破了以语言为核心的媒介系统。移动终端和各种微平台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传播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而又处于互相隐藏的状态。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我们无法向传统交流方式一样能够全面获取对方的听觉、视觉、触觉和情景等感知,这些交际线索的缺失会使得意义传达大打折扣。

在这种虚拟的社会交往环境中,无论是辅助传播信息的完整准确表达,还是调和沟通气氛,都需要在网络虚拟的社交情境中有一种方式能够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意义表达。表情符号作为类似面对面人际传播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等这类非语言线索讯息的替代品,成为信息传递中更直观,更便捷,更形象的意义表现重要辅助者。

1.2 传播者网络身份认同的表征者

认同实际是个体将某些外在身份与自我身份同相融合的过程。不同身份的群体为了彰显自我特性往往会选择一些独特风格的符号体系,通过这样的符号凸显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并获得群体身份的认同。

具有区别于自我的不同身份空间是认同发生的前提条件,网络的虚拟世界空间为表情符号使用群体提供了获得身份认同的平台。“在网络里,同时拥有着现实社群和虚拟社群的存在,主体可以在其中自由切换,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与其他人获得交流,并产生认同”。人们在网络的社交空间和各种平台上,寻找自己喜欢的论坛和朋友圈,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抛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隔阂、烦恼与排斥,通过相同或相似的表情符号体系取得自己的网络身份。在获得认同感的同一群体中间,由于使用同一个符号体系,容易得到视觉和情感上的共鸣,这便是不同群体间属于其各自的认同感,是另一群体所不能融入的。更有一些人为了获得所谓的认同感,为了融入群体才使用表情符号,其本身并不是出于爱好才使用,由此才能够实现表情符号群体的身份认同建构与强化。

1.3 调和交流气氛,增强情感表达效果

“苏珊·朗格认为符号包括文字语言的逻辑符号系统与非文字语言的情感符号系统两种。情感符号系统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先于文字语言,并是文字逻辑思维的根源”。[2]语言文字通过概念和逻辑传递理性的客观信息,而对于在交流和沟通中需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则需要借助于情感符号,从而消除情感表达的模糊性。

任敏在论述情感“差序格局”模型时指出人际交往中情感逻辑的本质是优先关注和考虑对方的感受,并尽可能的以对方感到愉快的方式行动。[3]人们发展情感关系旨在从中获取亲密与依恋,实现情感表达。相比于网络间的纯文本沟通,图文并茂的表情符号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在一些言辞激烈、气氛紧张沟通环节,幽默而多义的表情符号可以缓和气氛,消解尴尬与紧张,催生交往双方情感上的共鸣。

2. 微时代表情符号意义的多重建构

2. 1 素材丰富,多中取新

当下中国贫富悬殊,观念多样,新生事务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在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思考和表达。社会中流行的游戏、卡通形象、影视剧人物、热点事件结合网络流行语,成为微时代繁复表情符号的资料来源,也是网络参与者表达权利最好的诠释。

索绪尔指出,任何符号都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4]表情符号的取材范围宽广,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主观兴趣与信息渠道的不同进行不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呈现两个趋势:第一是“新”:表情符号具有时效性,在使用时会关注最新的表情符号,喜欢追赶新流行趋势。第二是“奇”:主要表现用与别人不同的表情符号进行个性标榜,表现网络表情符号亚文化体现张扬自我个性、与众不同的心理需要。

2.2 情景式编码,个性化构建

表情符号既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内涵承载形式。人们根据亲密程度、场合正式与否选择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情感理解,这种情景式的编码反映使用者的文化、年龄和社会地位差异。使用者还会借助于便捷的数字技术手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素材组合创作各种符合自己需求的表情符号。人们自主选择、参与甚至创造一种新的符号,是新的社会文化和新的话语体系建构的标志。

网络交流双方在聊天过程中,会互相保存收藏对方的自制表情符号,而且会转发给能够读懂符号含义的聊天好友,推动自创语言体系的传播。人们制作表情符号的素材大多来自当下热点事件、流行影视剧或者当红的明星等,经过剪辑和拼贴使这些素材有了新的含义,体现为另一种文化话语形式,从而传递不同的信息。这种新构建的文化符号和话语体系体现一种新的规范,体现特定群体的意义诉求。自我认知、自我选择、自我建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呈现一定的亚文化倾向。

2.3 依托现实关系,塑造多重身份

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他认为西方社会的特点是群体内部关系整齐,而群体外部边界分明的“团体结构”,而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个人为中心,与他人的关系距离越远,关系越淡薄,社会群体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构成有差序的格局。人们以情感为导向依托于现实人际关系,拉织一个微时代的多元化社交网络平台,构成多种人际关系交叉的社会交往网络。同一用户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会依据现实中的人际关系选择恰当合适的表情符号。在网络的虚拟社区沟通中,人们不仅仅使用一个身份交往,通过不同的群和朋友圈建立多个虚拟身份。根据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这些虚拟身份反映了网民想要表达和展示给其他人的虚拟自我角色。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