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现代汉语称谓语泛化现象的研究

作者:魏明慧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2-14人气:3216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交际和具体语境下现实指称的需要,称谓语在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泛化。称谓语的泛化,是指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扩大称谓语的指称范围和语用范围,以达到促进交际的目的。

一、现阶段汉语称谓语泛化研究的几种类型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即用亲属称谓语指称非亲属称呼对象。亲属称谓语泛化,是称谓语泛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亲属称谓语的涵义和指向。这些称谓语以一种新的形态来承载社会称谓的使命,用它来称呼非亲属人员,无疑是视对方为己的亲人,或视己与对方有某种亲属关系。借用亲属称谓语是把家庭的亲缘关系扩大到邻里、朋友之间,扩大到社会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家庭、重亲情观念的体现。

(二)社会称谓语的泛化

用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特征的称谓语指称不具有这种社会关系特征的人,是社会称谓语的泛化。社会称谓语包括:职衔称谓语、通用称谓语和姓名称谓语,此外还有亲昵称谓、戏谑称谓。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称谓语都能泛化,如姓名称谓语。因为姓名称谓是最基本的称谓语,它用不同的姓,名其余几类社会称谓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泛化。

(三)代词称谓语的泛化

代词的主要功能是替代,即替代在语境中已经出现或已被人所知的人、事物及其它的内容来实现语言的经济性,所以它对语境的依赖性更强。离开语境,听话人则分不清指代对象是谁了。代词称谓语根据说话人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称,如我(们)、本人、在下、自己等;对称,如你(们)、各位、诸位、大家等;他称,如他/她(们)、人家等;此外还有如某些人、那些人等。

二、汉语称谓语泛化的特征分析

(一)称谓语的泛化具有选择性

称谓语泛化的本体具有选择性。称谓语是一个很复杂很庞大的系统,并不是所有的称谓语都能泛化。如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语共363个,其中父系245个,母系65个,妻系44个,夫系9个。但泛化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较为定型的只有前表所列的16个。在这16个泛化的亲属称谓语中10个是年幼者对长辈的,其余6个是同辈的,没有一个是长辈对晚辈的。

 (二)泛化称谓语的运用具有历史性

称谓语泛化的历史性体现在,如:“先生、太太、女士、小姐”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改革开放前后的指称对象的变化即明显标示出社会变迁在称谓语的义涵、指向上留下的痕迹。“同志”一词在我国的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通称,但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款爷、倒爷”,“的哥、的姐”,“吧哥、粉丝”的出现无不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三)称谓语泛化的文化性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不同民族语言系统中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本质差异是不同民族在言语交际中的文化选择。如果在西方社会,人们是无法接受你称之为“大哥”“大姐”的,那样既不礼貌,也不符合那里人们更看重人的个体社会存在,而较少顾及人们之间亲缘、礼序的文化价值观。称谓语的泛化是个纷繁庞杂的语言现象。称谓语的泛化的语用原则,泛化的形态标记生成的条件,以及称谓语泛化的发展、演进趋势,都值得深入观察、探究。

三、现实生活中汉语称谓语泛化应遵循的原则

在西方理论难以指导汉文化的礼貌行为,但在汉文化人际交往中注重的是“情”,即对人热情关心和自谦尊人。作者认为使用汉语称谓语时应遵循以下准则:

(一)求情原则

一般语言中,语言形式、语境、发话者和受话者的关系三者才能确定某个称谓语是否合理。包括亲密和尊敬两条准则,既要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又要尊敬他人。称谓语本身也是一种言语行为,发话人本着求情原则在称呼了别人的同时来达到他本人的某一目的。

(二)模糊原则

使用亲近的称谓语而不去探究其真实性。在语用学中,发话者巧妙地使用称谓语来达到其目的。而我们关心的是发话者说了什么以及受话者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有时发话者并无恶意,但受话者却认为是一种很模糊的,心领神会的,让发话者达到他的目的。

(三)讲究方式方法的原则

要注意称谓语适当,不能太不符合实际,让人反感。如在现实生活中发话者称对方(女性) 为“小姐”,而受话者认为是一种侮辱。因为“小姐”一词也有很多负面含义,这是双方对“小姐”一词理解不同和称谓语不适当而导致交际失败。由此可见,某一称谓语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称谓语的适当。

(四)礼貌原则

某个称谓语是否礼貌并不能单纯看它的字面意义,如“死丫头”本身并不能决定它是否是个礼貌称谓语。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如:“死丫头,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这是生气了。“死丫头,就你嘴贫。”这显示亲昵。

将言语行为放置于语境中,就可以看出语言形式与言语行为的礼貌性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语用学里,我们所关心的不是发话者是否有意识地对受话者表示友好,我们关心的是发话者说了什么以及受话者的感受。离开了语境,就无法判断一个言语行为是否有礼貌。确定言语行为是否礼貌要看其语言形式、语境、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关系。

总之,汉语称谓语的泛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因为称谓语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它又与实际交际密切相关,我们只能力求抓住其主要的规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语称谓语的泛化丰富了汉语称谓语系统。使人们在许多无可称呼的地方有所选择,即模糊一点,不去探究是否真的可以称之为此,但又不离谱,来促进现实生活交际的和谐。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