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融情于屋,抒情以物,解读项脊轩志

作者:王树君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1970

一、解读文章背景

要做到很好的解读一篇古文,一定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是很重要的,解读《项脊轩志》同样也是如此。首先,从归有光的出身说起。归有光出生在明朝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香门第都是富裕、衣食无忧的,而归有光所出生的书香之家便是这么一个贫寒的读书世家,虽然家里几代人多读书,却多是落第之人,很少有出仕为官的,其父也是一个穷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归有光自小发奋读书,立志“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1】。可当时科举黑暗,很重视门阀出身,科举舞弊也十分严重,归有光虽发奋读书,却屡屡落第,直至其三十五岁才得以中举人。在中举之后,命途依旧坎坷,连番多次参加会试,却连连名落孙山,直到第九次参加会试时,才中了进士,而当时,归有光已年至六十。

归有光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幼年、中年亲人的离去在他本来就坎坷的科举仕途命运上更加了一层霜,而亲情的丧失对归有光的打击更为残酷。面对人生的困顿、磨难,每人的应对方式都不一样,或许,归有光没有屈原那洒在汨罗江里的悲愤,也没有杜甫样的忧心忡忡。不怨天,不尤人的褪去了自己一身的怨气和不平,回归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农,诉说着自己回忆里的点点滴滴,正是这样一个人,写出的《项脊轩志》才能在平淡中至情至性,才能在文中无一处抒情,而又处处抒情,让几百年来的读者都能从中读出那份亲情的感动【2】。

二、解读《项脊轩志》

文章的第一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就指明了项脊轩是一所陋室,这和刘禹锡的“陋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归有光极善于把情感融会在文章朴实的记事和对景物的描写中,归有光的其它散文中也多能体现出这个特点,他善于记述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在《项脊轩志》中尤其如此。如“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向北,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或许初读来,你会觉得这能是一篇散文大家写出的文章么?根本就像一个普通的老农在和你拉家常【3】。但是,再多读几遍,就能体会出其中特殊的韵味。归有光对老屋的记忆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琐碎,可这正是温情的所在之处,亲情、温情不会出现在轰轰烈烈之中,只存在于这些点点滴滴的琐碎中,归有光正因为深刻懂得这一点,才能在这简单的几句话中就把自己对老屋的记忆和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归有光写到的“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向北,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好像就像归有光对屋子的抱怨,其实不然,可以想象,若没有深刻的记忆,没有深厚的感情,归有光怎么可能对老屋的回忆如此清晰。

而后归有光对这所老屋子进行了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归有光对老屋精心的修葺后,一个破旧的老屋竟然能“珊珊可爱”起来,其对老屋的感情和用心可见一斑。虽然这段对“项脊轩”的描写很短,仅百余字而已,却已经特别生动形象的将一座老屋子的样子描绘在了我们眼前,直至现在,我们读来,都能想象出那座老屋子的情貌,想象的出归有光修葺老屋子的情形和老屋子修葺后的“珊珊可爱”。除去作者的文笔功底不说,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归有光在这段记叙中所融入的自己的感情。正因为有这些温情的记忆,才能返璞归真,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引经据典,把叙述的文字,把对老屋情貌的记忆都回归到自然的朴实中去,而越是这样,才越让人能从这段文字的朴实中体会出那些温情,因为温情本来就是朴实的【4】。

“项脊轩”是一座百年老屋,里面不但承载着归有光的记忆,也承载着其家族百年来的兴衰。在这里原本住着归有光一大家的人,后来叔叔伯伯们各自分了家,把这座百年老屋分割成了好几个院落,“东犬西吠”,分家后连狗都把原来的一家人当成了两家人而吠叫,从此一点便可看出其家庭的变故和衰落已至于斯。那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互相不再常往来的各个小院落、小屋子,而“项脊轩”便是其中的一间,也是归有光的住所。归有光在这所屋子里刻苦读书,也享受温情。有悲有喜,“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那份安然自得,那份温情的享受和埋头诗书的情趣。悲的是幼年丧母的痛苦、家道衰落,叔父分家的凄凉、科举坎坷的不忿和对自己前途的忧心。其实不管是悲是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所老屋承载了归有光的记忆里的感情,他把对“项脊轩”的情感记忆都融在了这所老屋子里,屋子里所有的陈设,所有的树木花草都饱含着他记忆里情感的点点滴滴【5】。所以,在这之中,悲喜就已经不再重要起来,或者说已经没有区别了,因为不管是悲还是喜都是归有光的感情,在这所屋子里,都是他的回忆。

如果说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对屋子的记叙描写让读者体会出的是那其中的温情,那么其对人物的描写就是让读者深深感动,甚至潸然泪下了。归有光幼年丧母,和祖母一起生活,其家世代读书应试科举,却鲜有中第,更鲜有入仕为官,所以家境贫寒,而作为读书人的幼年归有光便承载了家庭大多数的期待,尤其是祖母,更为如此,他的祖母对他期盼很高,希望他能高中,以光耀门楣,甚至把他家祖上的“象笏”也就是古代官员上朝时用以纪录文字的东西给了他,对他说“他日汝当用之。”当然,祖母对他除了有期盼,更给了他难得的亲情【6】。已经讲到过,归有光幼年丧母,对母爱的感受不深,甚至对母亲的记忆还来自于乳娘的讲述,但是这并不妨碍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母爱的眷恋。“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归有光对母爱的描述仅仅如此,可是却已经足够了,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虽然已经时隔几百年,我们这再读到这里时,依旧深深的被打动了,母爱,用不着过多的去描绘,或许每个人都母爱的感受都不一样,但归有光已经道出了其中最本质、最原始的母爱。“儿寒乎?欲食乎?”多少读者,每每读到这里,都会情不自已,甚至流下泪水。除了祖母和母亲,给归有光亲情的另一个人就是他家的乳母了,乳母是他祖母的婢女,“乳二世”,和他家感情很深,虽没有血缘关系,却形同一家人,归有光缺失的一部分母爱,也由乳母替代【7】。而这个乳母也“常居于此”,所以归有光在“项脊轩”里寄托的亲情里面,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和这个“老妪”有关的。而我认为,这解读《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中,“老妪”和“大母”是两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已经提到过的是,归有光的不幸和命途多舛没有让他悲愤忧忡,他的文风反而更加朴素平和,文中最为感念的也是老屋的温情和亲情的温暖。正是因为有了“老妪”和“大母”这两个亲人对归有光的照料和抚慰,才让他得以感受到亲情的美好,才让他得以在“项脊轩”刻苦读书却又安然自得。甚至可以这么理解,不是《项脊轩志》塑造了“老妪”和“大母”这两个人物,正是这两个人对归有光的亲情才让他写出了《项脊轩志》这篇文学史上的名篇【8】。

三、建立在情上的《项脊轩志》

解读不同的文章,需要不同的解读方式,而解读《项脊轩志》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情”去解读。何为用“情”呢?就是把我们自己带入到文章中去,带入到归有光中去。因为,这不仅是他的感情,这种亲情和温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项脊轩”也不仅仅是归有光的项脊轩,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项脊轩”,如果没有感情的去解读这篇文章,就会味同嚼蜡,丝毫读不出这篇文章的真正内涵和妙处。所以,要很好的解读《项脊轩志》,从头至尾,都要把自己的感情带入到其中去。归有光极善于以物抒情,《项脊轩志》更是其中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品,都有以物抒情的方式,《项脊轩志》能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并且备受推崇,就在于他把这种亲情和温情完全融入到了这些生活中身边的琐事中去,而正是这样才更加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因为我们对亲情和温情的感知也正是在这些生活的琐事中。甚至读起这篇文章来,已经不再是单单的一篇文章,而是一份朴素却厚重的感情。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