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融媒时代地方民族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吴柳林,向友铸来源:《视听》日期:2019-12-14人气:926

当前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对高素质专业传播人才有较多需求,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受限于传统人才培养观,长期以来教育理念滞后于媒体实践,尤其是地方民族高校因受所处地域和自身条件缺陷的影响,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加强培养新闻人才的业务能力,提高人才战略地位。由此可见,培养高质量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是新时代国家构建现代新闻事业的重大举措。

一.融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卓越性的标准与体现

民族地区高校地处偏远地区,信息较为闭塞,结合目前实际,笔者认为地方民族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改革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知识、能力与素养,融媒背景下能在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特色化和精英化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具体而言,融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卓越性的标准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是应用型。自20世纪20年代,新闻经由知识分子引入中国以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始终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业务能力培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传播理念的更新,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需求应进一步拓展为包含媒介管理在内的全能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型是首要标准。其次是特色化。长久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为传媒行业发展培育了众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新闻人才。相比于一流新闻专业院校,地方高校受限于地域以及办学条件,难以培养高效、全能新型人才,因此,特色成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应结合本地特色,开展特色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最后是精英化。在当下移动互联时代,基于社交的新型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介生态,新闻生产方式的重构已然开始,面对信息的多变性以及多样性,新闻工作者的发声对于受众的鉴别尤为重要,因此培养精英型新闻传播人才至关重要。

融媒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求体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是知识的广阔性。由于当今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多元化,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才不能简单拘泥于业务知识,还应当拥有充沛的人文知识以及文学涵养,并具备一定的政治视野以及政治敏感。因此新闻教育要由"专"转向"全",培养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适应时代日益变化之需。其次是能力的全面性。专业复合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必定具备三种能力:认知、判断以及传播能力。认知能力是新闻从业者面对复杂社会,通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从业者面对纷杂信息,从新闻价值出发,选择最佳新息进行发布的能力;传播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利用传播媒介实现信息的再创造与自由流动,进而达到某种传播效果的能力。最后是素养的职业化。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从业者可能会面临金钱、权利等诱惑,因此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职业素养有着更高要求,我们需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培养符合现代市场需求、具备专业素养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二.融媒时代地方民族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融媒背景下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应树立"一专多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系统化、开放式、持续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改革研究,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整体提升。融媒时代地方民族高校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为:

(一)系统化

系统化是指围绕地方民族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教学研究改革、校企协同育人建设等方面系统化、流程式开展。民族地区高校需依托民族地区现有基础条件,实现包括内容、教学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一是课程融合,在移动互联时代,"一专多能"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但目前原有知识体系割裂与重复,难以形成有效合力,这就需要修订培养标准,打破壁垒,实现"采编写"一体化教学;二是教学融合,相对于当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教学体系的泾渭分明,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高等院校实现教学立体化,既培养学生的传统业务能力,又培养学生现代传媒的强大适应能力,成为全能型人才;三是专业融合,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需要获取多元知识,成为具备高素养高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获取双学位、选修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等拓宽知识视野。

(二)开放式

开放式是指实行开放动态式管理,通过相关制度与措施,提高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并加强与外界联系,增进学界业界交流,实行校地校企协同育人。对地方高校而言,可通过校媒、校地、校企合作建立建成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前教后习"完整培养链。"一走一送一请"则是重要步骤,"走进来"即让业界老师走进校门,用自身多年社会实践经验给学生们讲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水平;"送出去"即让学界导师走出校门,多参与会议或是培训,学习最新学界理论知识,通过自身学习反哺,让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接触最新研究成果;"请过来"即通过与高等院校建立联系,聘请校外专家成为客聘教授,以弥补学校师资队伍能力不强以及结构不合理的缺陷。

(三)持续性

持续性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行长远规划,使相关做法和经验成为今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参考和借鉴,并使其思路和做法在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辐射性。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而言,必须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完善产学研教育机制,通过合作教学,提升学生能力素养。地方高校需要搭建平台,积极与校外企业或者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依据共有利益需求,寻求最佳合作点,由点及面,逐步全面开展。

三.融媒时代地方民族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传播生态的改变,传统的新闻采编知识难以应付现今社会挑战以及满足社会需求,对新闻传播人才的素养需求也越来越高,融媒时代地方民族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为以下方面:

(一)革新教学方式

地方民族高校受限于经费以及基础软实力等缺陷,片面强调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外部资源的利用。当下传媒生态的改变引发新闻传播教育应强调技术转向突出人文素养,这就需要地方民族高校革新教学方式,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以提升新闻传播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随着技术的革新,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不再取决于先进技术的灵活应用,而是传播者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发现新闻敏感点的能力,这就需要探索教师实践教学新模式,加强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辩论、小课题报告、读书报告等形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二)重构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以培养专业通用型人才为目标,但用人单位往往需求的是某一领域的专业性人才,与高等院校的通用型、普适型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差别,用人单位要求即时到岗、到岗就任,但是学生从学校毕业,面临着从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在移动互联时代,"打通最后一公里"是高等院校重构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其课程体系重构不仅包括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还应包含特色实践课程。学校应结合地方民族高校实际,对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课程群的设置合理分化,从课程目标、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平台设置等方面进行革新,探索构建适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实验课程群,以新闻采写编评类课程为核心,辐射到新媒体及其它媒介融合类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小班精修,重构传统教学体系,改变"万金油"培养,实现从普适化到专业化的针对性培养,使学生能顺利过渡"最后一公里"。

(三)改革实践教学

传统教学是先理后实,但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仅限于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还不足够,还须进一步通过打造"以赛促学"的学科竞赛平台、构建校内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共建校地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力求为新闻传播类学生提供立体、多元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地方民族高校尤其需要立足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与众多媒体、企业等合作建立起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关系,建立起以省内媒体为中心并覆盖至全国的报纸、出版社、广播电视机构、网络新媒体媒体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采取校地合作、校媒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联合培养,并邀请编辑、记者以及其他业界人士共同参与实践教学,充分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与优势互补。

(四)重组师资队伍

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地方民族高校师资配置面临着知识结构体系落后、思维模式僵化等困境,难以适应目前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学之需。因此,重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在现有条件许可下,教师队伍的构成可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业界教师共同组成,细分成科研型、教学型、实践型教师,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业界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从而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力量保证。

(五)体现地域特色

地方民族高校应立足当地,尤其为地方媒体及其相关行业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坚持"传媒串联社会、文化创造价值"的办学理念和"依托区域优势、面向民族地方、开展多元合作、服务行业发展、彰显平台功能"的办学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适应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传媒、文化机构对接,鼓励学生利用民族地区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传播地方特色、民族民间文化,从而服务于当地文化传媒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