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论公示语翻译

作者:王雪梅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12-04人气:402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投资、工作或学习。为了给他们提供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有必要在公共场所设置中英双语公示语标志。本文将根据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探讨公示语英译的几种翻译方法。

一、借用

公示语是一种实用语言,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英美国家公示语发展比较成熟,一些公示语的表达已约定俗成。因此在翻译相同场合和语境下的公示语的时候,可以直接借用。

1.“当心、小心”这类警示语在英语国家已有通用的说法,常用 “mind” 或 “watch”表示,翻译时可以借用,如:“小心脚下”(Watch/Mind Your Step),“小心碰头”( Watch/Mind Your Head ) , “小心行人” ( Watch For Pedestrians)。如果警示程度较高,可以借用“caution”一词,如:“小心:地面不平”(Caution Uneven Surfaces),“小心:此门向外开启”(Caution Door Opens Outward),“注意:前方自行车道”(Caution Cycle Route Ahead)。在特别危险的场合,可以借用“danger”、“warning”来警告公众注意安全,如:“注意:前方施工车辆缓行”(Warning  Construction Ahead Delays Possible),“当心火灾”(Danger Fire Risk),“危险!电池充电”(Danger Battery Charging)。

2.英语公示语用大量名词、介词短语来提供信息,翻译时可以借用,如: “送货上门”(Delivery to Your Door),“火险报警”(Fire Alarm) ,“救急车辆通道”(Emergency Vehicle Access)。

3.英语公示语常用“Only”来表限制功能,翻译时可以借用,如:“居民停车场”(Parking for Residents Only),“仅限工地用车”(Construction Vehicles Only), “闲人免进”(Staff Only)。

4.英语公示语常用“No + V-ing/短语”或“Do not + V.”禁止公众做出某种行为。英译时也可以借用,如:“禁止掉头”(No U-Turns),“谢绝参观”(No Visitors Allowed),“禁止进入”(Do Not Enter),“勿用水浇灭”(Do Not Extinguish With Water)。

二、省译

公示语是公开和直接面对公众的一种应用文体,语言简洁是其最大特点。因此对于不重要的信息可以进行省译。

1. 禁止停放自行车,丢失后果自负  No Bicycle Parking

   这是一条强制性公示语,要求公众不得进行某种行为。原文“丢失后果自负”是用来增强警示效果的,可以省略不译。

2. 文明乘车,请自觉排队进站  Queue Up

   这条公示语是规劝公众排队上车不要插队。“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是礼貌用语。该句重点在“排队”二字,因此可以省译为“ Queue Up”。

3. 地铁出口  Exit

这是一条指示性公示语。由于这个公示语是设置在地铁站内的,翻译时“地铁”二字就是多余的,可以省略不译。

4. 夜间有事,请按此铃  Night Bell

  这条公示语强调的不是公众夜里有什么事情而是该怎么做。因此,如果将“有事”翻译出来反而冗长啰嗦,省略不译反而更好。

三、交际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公示语也不例外。富含中国文化的公示语在英语中可能没有对应词可以借用。因此只有根据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进行交际翻译。

1.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Flush after Use

该公示语是提醒公众上完厕所后要冲洗。原文表达委婉形象,很具中国特色。而英语公示语讲究简洁、直接,译出其交际意义即可。

2. 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No Driving after Drinking

    这则公示语的主要功能是禁止酒后驾驶。原文用“亲人两行泪”来增强警示效果。翻译时只需译出警示信息以达到交际目的即可。

3. 请以温柔相随,不可步步紧逼  Keep Distance

这一公示语是提示后方车辆注意保持车距以免追尾。原文用词虽礼貌、婉约却也起到了很好的规劝效果。翻译时不必全部译出,传达出其交际功能意义即可。

综上所述,要做好公示语的英译,译者不仅要掌握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双方的文化以减少误译,为我国的对外交流做出贡献。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