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网络媒介影响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探析

作者:孟乾,张静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8-05-19人气:297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的多元性、虚拟性、交互性、内容的海量性等特征使网络媒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网络媒介以各种形式表达着数据信息,同时也传达着思想,文化。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中坚力量,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改变着他们的人际交往手段,处理事务的态度,甚至影响着他们的基本道德判断。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和网络媒介的影响出发,指出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所产生的双重影响,继而高校面对网络新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一、 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特点

(一)交际的理想化

大学教育的全面扩张,使大学生迅速增多,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脱离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行为模式和熟悉的原生家庭,学习之外很多事需要自己解决,使他们产生了尽快与同学、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强烈渴望。在这渴望中,他们隐藏自己的本性,不断美化自己,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与承认。在这过程中,不断美化自己和人际交往对象,造成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同时对人际交往对象期待过高,当所有人以本来面目呈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失望焦虑等情绪。

    (二)交际的独立性

在大学期间,课堂只是大学生活的一小部分,独立的学习自主性和对外界社会的更多接触,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不同的事件开始产生自己独到的观点,对事物的判断具有比较明显的独立性。在交际过程中,现在的大学生在对某些热点事件具有相同的观点和看法时,或者有相同的经历时,甚至喜欢同一个明星时,很容易产生共情,自然成为比较亲近的朋友。

    (三)交际的尊重感

一般来说,大学生在年龄、知识、能力、社会阅历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他们思想开放,讲究自由民主,阶层、地位、经济能力等方面不会过多的干扰学生的交往。随着人格逐渐独立,大学生进一步要求独立自尊。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就是追求精神和态度平等,希望同学之间没有任何偏见,以诚相见,希望老师能以平等的姿态面对自己,尊重自己。

    (四)交际的情感性

    一位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工作者曾做过一项关于大学生交朋友的起因的

调查,调查后发现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 54.3%的大学生认为交朋友是因为有共同

语言;41.6%的大学生认为是彼此之间有感情;只有 4.1%的大学生认为是需要用

的着。这项调查表明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有很强的情感性,交友之前情感的共鸣放在首位,而阶层、经济情况一般在交往初期不占据主导地位。原生家庭的教育理念、养育方式最后导致的世界观和消费观的不同才是大学生交往走向的决定因素。可以说大学生在交往中很少带有明确的功利性,交往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情感的需求,找到能和自己交流的对象,消除孤独,获得更好的情感的满足是他们择友时最注重的方面。

    二、网络媒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校园已经脱离了高高的象牙塔,也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随着网络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网络媒介下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图片视频,新闻游戏逐渐与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交集”。大学生在进行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思想、文化,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最后影响了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成、个性的发展,影响最深刻的是人际交往方式。

    (一)网络媒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1、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交际空间。网络的应用,突破了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以群、部落、视频、直播、游戏等方式强势改变人们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无所限制的交流方式让人际交往进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宽度。人际交往的及时性、空间性被网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大了交际的空间。各种交际手段也缩短了交际的距离。

    2、网络推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性化表达。网络克服了电话,电报,邮件等“点对点”交流的单一性表达,以更丰富多彩的手段突破性表达自身情感,获得满足感。这种突破性超越了时间空间,不指定任何内容和交流对象。网络使大学生的交流更加直接化和个性化。

3、网络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网络人际交往通常是在匿名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大学生可以无所顾忌的进行各种表达,不用掩饰,不用背负道德舆论包袱,网络就像一个“树洞”,让大学生能安全的倾诉自己从来没有在人前呈现出来的一面,能从中获取满足感。以上必然导致大学生不断整合自我和本我,发现自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网络媒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1、网络世界的多元文化冲击了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不成熟、不稳重。大学生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生活常识和深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对事情的判断往往很难做出甄别。网络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它囊括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意识、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对大学生现有的思维意识观念形成造成了冲击。而我国现有宣传机制,舆论机制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已经发布的热点新闻和国际事件持怀疑态度,宁愿翻墙到国外的网站去看新闻,了解国际事件,发表自认为正确的观点。而这类学生如果不小心在网络上接触反动、色情的言论和信息,很容易受到蒙蔽,被那些心怀叵测者利用。如果长期接触这些有害信息,必然会受其影响,导致道德意识,法律底线的扭曲和变形。

2、网络主体的虚拟性弱化了人际交往规则。现实的人际交往基本的诚信,

交往双方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也是虚拟的系统,在冰冷的计算机面前进行的各种交流,使人们往往忽视了网络的另一端的主体。所以人与人的交流容易转变为人与机器的交流,淡化了交往中的人的主体意识,甚至不知道计算机的另一边可能是“一条狗”。作为交往的主体“人”忽视了自身行为的后果,逐渐降低交往中的诚信。大学生在网络中随意捏造身份,任意创造角色,随意欺骗他人,严重违背了人际交往的诚信原则,最终影响到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3、网络交往方式影响现实人际交往能力。这是所有危害中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点。对自己的言行不用负责,可以随意攻击发表言论,在网络中甚至可以引领一个团队活风向,这些给了大学生虚幻的力量感,满足感和宣泄感,如果现实中很难获得这种满足,会导致他们越来越沉迷这种虚幻中,把网络世界当成自己交际的主要场所,现实世界退居二位,仅成为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场所,长此以往,大学生终日沉迷于网络世界,放弃现实交往中的情感沟通。不仅人际情感会淡化,甚至会出现语言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态冷漠,现实交往能力变差等后果。

    三、网络媒介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人际交往的方法和策略

    (一) 加强高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班级--学院--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组织模型。从学校层面做好大学生心理建档,开展心理咨询;从学院层面利用班会、沙龙等各种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班级层面以辅导员为核心,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及时上报可能发现的心理问题学生,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和介入。对于大部分学生以各种形式对人际交往技巧等进行培训。

    (二) 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院级、校级心理辅导站,以此为平台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也可以开放相关软件进行心理普测,传播网络心理健康知识,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训练的指导。由于软件可以与手机相关联,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匿名性和隐蔽性,让大学生毫无顾虑地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在遇到危害严重的问题时通过手机查到相关同学,把损害降到最低。

(三)积极开展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有很多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现实人际交往,首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从电脑中解放出来,然后用各种富有特色的专业竞赛转移重心,最后鼓励学生增强体育锻炼,发泄过多精力,增强体质,最终让学生多参加现实活动,增强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加大他们的交往满足感。

     网络媒介的特征和局限性像一把双刃剑,影响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对大学生上网行为,“堵”不如“疏”。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网络媒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为此,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促使他们合理、科学地上网;培养他们合理的人际交往技巧。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