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日本《朝日新闻》“天声人语”专栏评论的特点分析——以2016-2017年该专栏文本为研究对象

作者:杨洋来源:《视听》日期:2018-10-11人气:2611

新闻评论是一种意见性的媒介产品,通常被看作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在我国,新闻评论不但体现出较强的政治属性,而且在弘扬民族精神、关注社会热点、传播主流思想和引导舆论监督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评论的理性思辨和严密的逻辑论证结构也尤为重视。但在评论写作的过程中,因过分强调理性声音的表达,也造成一些评论作品缺乏具体事实的支撑,在论述中欠缺人文关怀,流于空洞的说教,使实际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西方一些国家的报纸专栏评论对基本事实的尊重和对普通公民日常生活的关注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今中国的评论研究和媒体实践当中,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欧美发达国家新闻评论的不同文体样式及表达方法。但欧美地区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优秀的经验嫁接到中国的评论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而日本虽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作为东亚文化圈中的发达国家,在文化背景与历史传统方面与中国可谓同根同源,其文化基因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因此对于日本评论业务的先进经验进行探讨和借鉴,便具有了一定必要性和可行性。当下日本报纸的评论格局中,社论和专栏评论占据着主体地位。而与文风一贯严肃的社论相比,日本报纸的专栏评论显得更为亮眼,在读者心目中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日本报纸评论专栏及“天声人语”专栏概况

通过对于日本五十多家全国性及地方性报刊的考察,可以发现日本国内绝大多数报纸中都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专栏评论,如全国性报纸《朝日新闻》的“天声人语”专栏、《产经新闻》的“产经抄”专栏等,以及地方性报纸《京都新闻》的“凡语”专栏等。这些评论专栏大体有着较为类似的格式和结构,不刊登作者姓名,篇幅在4-6段之间,为节省版面空间,段落间多用“▼”符号间隔,除固定的休刊日之外,每天刊出一篇。在这些评论专栏中,历史最为悠久且影响力最大的是《朝日新闻》的“天声人语”专栏。

“日本《朝日新闻》一贯以‘不偏不倚’自诩,其编辑方针为:立足不偏不党的立场,贯彻言论自由,为建成民主国家和确立世界和平而努力;基于人道主义,献身于国民幸福,排除一切不法与暴力,和腐败进行斗争;公允、迅敏地真实报道,以进步精神保持评论之公正;常怀宽容之心,注意品格及责任,尊重清新厚重之风。”“天声人语”专栏的开设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1月,至今已有114年的历史,其他报纸的评论专栏多是借鉴了“天声人语”的形式与结构,围绕报纸自身的立场与党派倾向性进行写作,原则上由一人执笔。所谓“天声”常被解读为“民众自然的呼声”,“人语”则是作者在倾听民众呼声后,表达自己的态度。该专栏内容多是对于时事新闻、社会现象或生活细节的剖析与解读,语言犀利且用词简练,近年来专栏的评论风格也趋于稳定。专栏文章评论的领域也较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人物等多个方面。

二、对“天声人语”专栏的文本分析

通过对“天声人语”专栏2016、2017年的评论作品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该专栏的评论作品与中国的专栏评论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不仅表现为评论选题的人文性与生活化,还突出地体现在其叙事手法和话语表达方式上。

(一)评议主体与选题中的人文性

在“天声人语”专栏中涉及到社会与生活杂感类型的评论文章中,关注自然灾害、战乱、疾病中社会个体的生活境遇的议题占有一定的比重。以战争类的议题为例,日本不仅是二战中的战败国,更是核武器的受害者,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的创伤记忆使他们对于和平更加珍视。“天声人语”专栏中围绕“战争”、“核武器”、“难民”等主题展开评述的文章占有一定比重,特别是在每年8月中上旬等关键时间节点上评论相对密集。如2017年8月15日,专栏引用了漫画家斋藤隆夫“战争是人类最愚蠢的行为”和童书编辑稻叶茂胜“了解战争那代人的年纪越来越大,我们急于趁其身体硬朗时收集他们的笔记与声音”的言论作为支撑观点的论据,在停战纪念日表达反对战争的观点。另有一些文章从战争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生活状况和言论入手,控诉战争的罪行。从类似的评论中能够看出,日本民间对于战争的恶果并非没有反思,民间对于世界和平有着强烈的渴望。

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是选题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在日本社会中,因人口密度过大、男女地位不平等、经济发展不均衡等情况造成了较强的社会矛盾,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与标签化也比比皆是。如对女性出狱人员的歧视,专栏2017年2月11日的文章从帮助出狱女性重回社会的民间组织“两全会”说起,列举了刚出狱的女性感受不到家庭温暖,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反复犯罪入狱的现实,号召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予以更多关注。针对日本大学生的就业压力,2016年10月17日的评论从电影《何许人》说起,在揭示日本社会就业供需矛盾的同时,表达了对初入社会的应届生焦躁迷茫的关怀。

专栏中也有一部分评论的选题相对活泼,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如2016年母亲节当天的文章,从人们普遍具有的情感出发,提到了人生不同阶段与父母关系的变化,认为对母亲表达感谢的方式应当不拘一格,倡导子女对母亲应常怀感恩之心,语言充满温度的同时又不流于说教,更容易唤起共鸣、激发认同。

(二)富于美感与亲和力的话语表达

1.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一般的评论叙事与新闻叙事不同,新闻叙事是基于新近发生的事实运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以新闻事实为主导的。而评论叙事虽然也基于客观事实,但却是以价值观或意见为主导的,其价值判断与论证方式带有作者的主观性。“天声人语”的叙事方式与一般的评论叙事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意义上,对一篇优秀评论的评价,主要考察其舆论导向是否正确、价值判断是否明确、论证结构是否严密等方面。如前文所述,“天声人语”更加重视事实在评论文章中的运用。在写作当中,论证结构相对不严密,也很少在开头或文末给出明确的价值判断,往往是在组织和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和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穿插当事者的讲述或议论,用大量的篇幅叙述几个与评议对象相关的事实,辅之以作者看似不成熟的所思所感,不仅交代了评论由头,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使整篇评论在叙事上更为活泼和生动,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专栏在涉及人物的主题中,体现出了故事化的叙事方法。如2016年6月5日的文章以拳王阿里的逝世作为评论的由头,讲述了阿里一生中的几个故事片段:作为黑人青年,以改名字的方式表示对于歧视黑人的抗议;即便在获得奥运金牌,却仍在美国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又因为反对越南战争拒绝服役,被剥夺了冠军的称号。最后一段,作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尽管他曾三次登上冠军宝座,却不难看出他的一生与祖国之间存在着遥不可测的距离”,“阿里先生曾经还以数落对手时的能言善辩著称。这一特长转而指向了社会及政治方面。不知道美国社会诚挚地接受了多少他这方面的凌厉重锤般的批评呢?”六百多字的文章,作者的议论也仅有这两句。但是在其选择事实、编排叙事次序的过程中,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作者大体的价值取向。

“天声人语”专栏在格式上较为固定,每篇评论分为六段,字数大致在600-750之间。这对写作者来说无异于“戴着脚镣跳舞”,而作者却能够较为灵活地选择和利用几个事实片段,为读者相对完整地讲明故事、展示论据,进而展现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也能够看出作者自身高超的写作水平。

2.“和歌”与中国诗歌的引用

“天声人语”专栏写作中引用了较多的和歌作品,特别是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唤起读者共鸣方面效果明显。和歌是日本特有的一种诗歌文体,因日本民族被称为“大和民族”而得名。日本当代文学中创作最多的短歌属于传统和歌的一种。在表现形式上,和歌受到了日本传统俳句和中国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不仅在形式上体现出鲜明的日本特色,内容上也注入了日本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无论在日本文学史上,还是在当代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5月21日刊发的评论,介绍了《万叶集》编者大伴家持的生活方式,引用了他的作品“春日云雀婉转啼,往事如烟忽悲戚”,形象地表现出人物在政治上被孤立时,即便面对明媚的春日依旧忧愁的心情。专栏文章也透视出日本文化中的东方文化基因,善于利用诗歌含蓄而委婉地传达感情。

“天声人语”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如2017年4月1日针对森友学园事件中政府的行为进行含蓄的批判,引用了《诗经》中“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一句,认为其做法“忖度”了首相及其夫人的心理,是对当权者的察言观色。不仅寓褒贬于诗句的引用当中,还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又不乏战斗性。此外,一些文章还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以具体的实物为意象,借以表明观点、抒发情感。

3.留给读者充足的思考空间

中国的专栏评论有明确的价值导向,而“天声人语”专栏与此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其类似于散文的漫谈式论述中,往往难以明确提炼出作者的价值观,却能够通过作者的引导感知其价值取向。作者一般不在文章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从事实或所见所思中提炼出问题,为读者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一方面体现出作品的亲和力,同时也尊重了读者的主体地位。如2016年6月26日,专栏以日本当时所处的梅雨季为背景,关注了“爱心雨伞”的去向问题。高达九成的雨伞在借出之后没有被归还,经常被他人随意拿走。同时引用了学生志愿者面对此现象的失望感受。文章中并未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没有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仅在文末提到,“想来雨伞也是个倒霉的工具,不知是否有人有什么好办法提高雨伞的地位。”留白式的结尾,不仅号召人们反思这一现象,同时也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表现出对读者的尊重。

三、“天声人语”专栏对我国新闻评论的启示

《朝日新闻》的“天声人语”评论专栏无论是选题还是内容表达方式上,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人文性,虽与中国专栏评论的形式与风格迥异,但却与传统意义上的杂文有某些相通之处。中国的专栏评论更倾向于对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结合伦理道德、法律、文化传统和人性的基础上进行说理,强调就事论事,试图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式,更注重理性的思辨。因此造成了许多文章的理性有余,但温度不够,缺乏对“人”的关注。尽管中日两国的社会文化与评论的社会功能有所不同,但专栏的人文性是中国的专栏评论值得借鉴的。

(一)具有丰富阅历和较高文化素养的评论作者

“天声人语”的作者在写作之前,通常会组织大量事实,基于事实的串联提出观点。而这种组织材料的方法,是基于作者对事实的尊重、冷静的思考甚至是自身的实际体验形成的。专栏中所引用的事实,多是历史事实或基于大量采访和调查形成的新闻事实。面对网络时代的评论因过分追求时效,而忽略对于真相追问的现实,“天声人语”作者冷静思考、追问真相、尊重事实的意识显得难能可贵,更显示出报纸评论在网络时代的社会责任。

此外,强调评论员的文化修养与自身阅历这一点也值得借鉴。当下的一些评论,自说自话现象较为普遍,在缺乏亲身经历的情况下,常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难以从被评议主体的实际情况考虑,这就使评论少了“温度”,甚至沦为说教。有学者认为,“随着评论专业分工的细化,某些专业领域的评论作者必然要求更职业、更专业,这成为一种新趋势。由于专业领域存在的差异性,其对评论作者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及综合素质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评论作者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应该“慎言”。而执笔过“天声人语”的多位作者都是具有多年采访经验的记者出身,对不同的社会领域都有着独到的体验与思考,加之语言上用词考究,通俗中不失文雅与思想性,可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修养,这也是评论作品能够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

(二)选题多元、启发式引导的评论文本

就评论文本的层面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就评论选题而言,现今中国的专栏评论选题一般是以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为由头,在文章开头简要介绍事实之后,开始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证。但这种方式往往是就事论事,结论可能缺乏普遍的社会意义,对读者的生活也很难产生具体的启发。并且,中国的评论在说理方面,过于注重理性的思辨,而忽略人的真实情感与生活细节,因此即便逻辑严密,叙述完整,但也未必会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

另外,在论述的过程中,中国专栏评论的价值观非常明确,又注重逻辑,对事件或现象的价值判断、价值尺度和理据都十分清晰。而分析“天声人语”专栏的评论文章,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很难找到明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看似是罗列事实,给读者讲故事,但实质上是通过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事实,来拓宽读者的思考空间。换言之,中国的专栏评论在论述中是由面到点,即最终呈现作者的论点;而“天声人语”专栏的评论则是由点到面,“点”是评论的由头,“面”是与之相关联的事实,通过事实的呈现,引导读者思考并从不同视角审视同一事件或现象,这也是对于读者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的表现。

(三)从制度规范层面保护评论作者的独立意识

当下中国的媒介伦理规范多是对媒体、记者和新闻报道进行一定的制约,但就新闻评论作品和评论员的规范还相对不够完善。笔者对于日本的相关规范进行考察时,发现日本新闻界对评论作品、评论者的独立性有着制度层面的保护,这也是“天声人语”专栏能够脍炙人口且长盛不衰的重要制度保障。

日本新闻协会1946年制定的《新闻伦理纲要》中提到了这样的内容:“撰写评论,故意违反事实以党同伐异,实在违反优良的报业精神。”“评论应为撰写个人信息的直率表现,而非阿谀谄媚的言辞。更有甚者,撰写人在评论时,应秉持服务公众的精神,成为那些没有机会发表意见的代言人”。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新闻界不仅特别强调在报刊评论的撰写中要基于事实,还要求评论作者必须要具备独立的思考与客观的分析,同时提出了评论要树立一种为弱势群体发声的“服务意识”,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实践,这些理念早已深入评论作者和公众的内心。

日本新闻协会在继承原纲领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于2000年6月颁布了新版《新闻伦理纲领》,其中也提到“表达自由权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报纸无论在新闻采访还是编辑评论方面都有绝对的自由”“编辑评论同样应该是作者理念的真实传达,绝不能为了迎合大众而丧失准则”“为了保证评论报道的客观公正,报纸应该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因素并保持独立,在有人想要为了一己之利而利用报纸的时候也绝不动摇”“在遇到不同的意见的时候也要提供发表空间,让准确公正的言论面世”。这些都体现出日本新闻界十分注重新闻评论的自由与责任、准确与公正、独立与包容。笔者在考察包含“天声人语”专栏在内的日本五十多家报纸专栏评论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不同评论理念与视角的并存与碰撞,体现出了评论作者们强烈的民族自豪与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朝日新闻》的“天声人语”专栏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评论对象、选题,都表现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与普通读者的尊重,践行了相关的制度规范,体现出了服务社会、服务生活的基本功能。日本报刊的专栏评论普遍注重社会功能,写作中注重事实的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尺度相对隐性,给予读者较大的思考空间。网络时代,中国的专栏评论也应当突出读者的主体地位,从具体的生活和典型的细节入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人的情感,使评论有态度、有尺度、有深度、有速度、有温度,在对社会进行批判思考的同时,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兼顾评论的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变革、进步与和谐。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