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变迁与重塑

作者:刘丽亚来源:《记者摇篮》日期:2018-11-05人气:13169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信息传播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的信息传播环境。一种全新的媒体环境正日渐消解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信息传播的方式与过程与过去大不相同。网络媒体中“把关人”的角色、把关方式、把关过程都展现一种全新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就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变迁展开讨论,进一步探究网络时代的“把关人”应如何重塑。

一、从传统把关到网络把关的转变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一)“把关人”角色趋向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守门人”的角色多由记者、编辑承担,只有这些少数的大众媒介内部人员掌握着信息传播的权利,决定哪些信息能够进入大众的视野,大众媒介的外部人员基本无法参与信息的把关。而在传播渠道充分畅通、传播权利充分泛化的网络时代,传播过程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专业的传媒组织不再是传播话语权的垄断者,网络“把关人”呈现多元化态势。

政府机关依旧作为宏观“把关人”对媒体事业整体环境以及媒体组织机构进行把关,在关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层面进行把关。媒体依然作为重要的“把关人”承担着信息采集和发布的任务。传统媒体作为具有采写权利的机构,把关功能依然强大,传统媒体的网络编辑拥有选择性转载、发布的权利,依然是重要的“把关人”;而在网络传播中,商业组织化网站的编辑大多缺乏职业素养,把关能力较差。个人成为网络信息领域的新兴“把关人”,网络受众通过对信息的接收和转发同时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发挥直接把关的作用。

(二)从“事前把关”到“事后把关”

传统媒体时代,传媒机构组织内对信息的把关主要是通过“把关人”对信息的采写、审核、决策以及发布等方面,是在内容发布前的筛选和加工,是信息发布前的“事前把关”。这种事前把关是通过单一的渠道把控,更看重社会的有效控制。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管控媒体,把控社会舆情,以期达到维护民众利益和社会安定的目的。而网络传播环境中,个人层次往往是“事后把关”。个人在网络传播中更注重事后对信息的过滤、转发,再以传播者的角度发表言论、观点、评论社会事务,对自己的言论进行把关。“事后把关”比“事前把关”体现出更多的个人动机以及自主性。

(三)把关程序趋于简化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往往要经过记者、编辑大量的劳动之后,通过校对、编辑、、责编、总编等层层把关,把关人员、程序较多,信息的筛选较为严格。而网络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只是将纸媒新闻“搬”上网,一般只有少数的网络编辑直接负责;以营利为目的商业网站更是如此,不仅挤压资金招募专业的采编团队,甚至只有少量的非专业人员直接掌握网站的信息发布权,大大缩减了把关程序。这样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受众的知情权,但也带来了网站新闻质量差、商业娱乐新闻泛滥、受众接收面变窄等一系列问题。

二、网络传播“把关”存在功能弱化的问题

(一)网络把关不足带来的负面效应

网络传播渠道的大量开放带来了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这就造成了信息的大量雷同信息的重复传播,不利于受众接收更加精准的、优质的社会信息。“把关”团队的专业性不足带来诸多问题,网站为追求点击率降低把关标准,网站新闻质量良莠不齐,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另外,由于一些商业网站逐利的本性,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的文化性和专业性,导致“标题党”大行其道、低俗新闻泛滥网络、商业软文随处可见。种种网络乱象皆是由于网络把关不足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减少和规避这些负面效应成为必要的思考题。

(二)网络把关不足的原因分析

首先,这是由网络独特的传播模式和多元化传播主体决定的。在网络传播领域,从政府到组织机构、媒体、商业机构和个人,人人都有传播的渠道和权利,“麦克风”不再为传统媒体所独有,媒体的把关力量大打折扣,把关权遭到分化。网络的快速、交叉、繁殖性传播造成了信息的急剧膨胀,要对海量信息快速进行筛选、编辑,给网络编辑的把关增添了难度。其次,网络编辑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高。传统媒体时代,职业新闻工作者数量少、业务精湛。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新生,对网站编辑人员的需求日渐增长。诸多非专业网编上岗,自身的专业性严重不足,导致对新闻信息的把关能力严重弱化。另外,过于追求商业利益,社会责任缺失。在“眼球经济”的指挥棒下,网络编辑的文化定位被迫让位于经济定位,思想和文明的把关者也让位于低级趣味的追逐者和拜金主义者。

三、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重塑

比起传统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纷繁多样,传播内容参差不齐,更需要把关人发挥作用,承担过滤垃圾信息、传播优质内容、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与使命。因此,网络传播的各类“把关人”更应该从各方面强化把关职责,塑造健康的信息生态环境。

(一)网络编辑的把关

作为网络传播的重要“把关人”,网络编辑应首当其冲提高自身的把关能力。第一,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其中包括新闻专业水平、知识素养以及网络技术。这要求网络编辑不仅具有准确的新闻判断力和高效的信息整合能力,还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娴熟的网络制作技术。第二,谨记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名社会的信息传递者,网络编辑的职责不仅是要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塑造一个清朗的、正能量的网络空间。

(二)网民个人的把关

作为网络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网民也要积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做好自身的“把关”工作。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和接收信息时要提高辨别能力、能够排出重复信息、剔除虚假信息,做到优质接收、谨慎传播。在自身精通的领域,主动承担起意见领袖的角色、发挥网络传播一员的积极作用,充当所在群体的“监督员”、“导航员”,致力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传播环境。

(三)政府的政策把关

网络传播的诸多乱象,不仅仅源于人员的把关不足,相关网络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网络管理法规的硬性把关不仅是对网络编辑和网民把关的一种补充,更是一道强有力的关卡。正是由于目前网络法规的不完善,网络侵权违法界限的模糊才导致传播虚假信息、黄色信息、暴力信息等违法现象频繁出现。因此,及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媒体问责制、有效约束网络编辑、网民的传播行为成为重塑网络把关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的传播格局对“把关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把关人的角色和功能产生很大程度的转变。在海量信息充斥网络的时代,网络传播中的各类“把关人”都应积极地发挥把关功能。只有传统媒体、政府部门、网络编辑以及广大网民通力协作,树立“把关”意识,建立多层次、高密度的网络把关网,才能更好的应对当今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qk/2273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