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数字媒体科普传播影响力分析

作者:赵肖雄,潘璇来源:《视听》日期:2019-01-26人气:3767

科学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在我国,普通民众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晨读和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强有力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举办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开展科普推广,唤起社会群众对于科学技术和科技发展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是我们急需开展的一项事业。在科普传播的方式方法中,数字媒体越来越成为更受群众欢迎的手段。首先,科普知识强调趣味性和科学性兼容,而新媒体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能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唤起人们的兴趣;其次,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信息获取越来越便利,新媒体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培养了一批以科学传播为内容的科普类公众号,同时也承载了一定的科普传播的任务。

一、数字媒体时代的科普传播

(一)数字媒体时代的科普传播特色

数字媒体指的是依靠计算机互联网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利用尖端的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等渠道,将信息传递至用户的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

数字媒体时代的科普传播,除了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等科普传播的本质特征之外,还具有很强烈的数字媒体时代特色。第一就是传播速度极快,对于热点领域的热点科学话题,公众的关注度高,在与这些热点有关的科普知识进行传播时,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被吸引,对于科普的内容也更加重视,通过顶帖、朋友圈转发和口口相传等方式,很迅速地就能将信息传播到社会各处。第二就是互动性强,过去的科普内容只能通过电视广播节目或者报刊杂志等方式传播,是单向的,受众无法参与到关于科普知识的讨论中来,但是当下互联网上信息传播者和受众能够很流畅、顺利地开展互动,各大门户网站平台都具有留言、私信等功能,提高了民众对于科普话题的参与度。第三就是科普内容更具个性化和鲜明特色,从最初的个人网站blog,到现在人人皆可申请开通的微信公众号,都给开发者留出了足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从开放的代码架构到平台提供的不同种类的排版布局,科普传播也越来越具有了个性化的魅力。

(二)数字媒体时代的科普传播现状

数字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迅速、低成本,不仅带来了科普知识传播的繁荣,也对公众的科学认知水平和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科学家、科研机构等组织也开始意识到数字媒体对于科学传播的影响,感受到了科普传播从单向传递到互动传播的转变,逐渐将科学传播推广到公众,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微博等方式,直接将自己的科学理念和知识传递给公众。此外,互联网日益成为科普传播的主要渠道,许多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公众科学知识的获取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得到的,这是科普传播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接的时代面临的一个新的机遇。

二、科普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分析

随着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逐渐提升,科普传播者对于微信公众号这一科普传播的数字媒体平台也越来越重视。

(一)科普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优势所在

微信公众号与传统媒体平台有很大的不同,从其自媒体性质而言,与科学专业著作和文章的发表渠道不同,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并不需要专业编辑和审稿人的层层筛选与严格把关,也不必在内容上做太过严谨的要求。只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言之成理即可。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科普类公众号渐如雨后春笋般走进我们的生活,不同的科普公众号对于各类科学话题的解读都能自成一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科学视野。

其次,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具有广阔的覆盖面和极快的传播速度。一篇文章几经转发,或通过跨平台的编辑发布,往往很快能够成为热点。受众在阅读和转发文章的过程中也加速了文章的铺开。比如今年6月13日青岛遭遇的短时强对流天气使得城市瘫痪、天降“果壳网”微信公众号就通过一篇科普文章《青岛天降海鲜雨,图片有多好笑,事实就有多惨》,分析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结果,向公众普及了强对流天气的危害和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中国气象爱好者”等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发,在短短三天内就达到了总计百万级的点击量。

微信公众号的另一鲜明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受众群体的参与度较高,参与意愿也较强。这是由于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不像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文章语言的编排方面采用一贯的新闻通稿的形式,而是适当采用轻松互动式的语言风格,穿插某些热点网络词汇,让受众感到“接地气”,摆脱了固有科学类文章的刻板表达方式,因此也能够获得受众的喜爱与赞赏。

(二)科普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分析

基于上一小节对微信科普类公众号的影响力优势分析,可以知道,越是能够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的科普公众号,越能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有研究者在关于微信科普类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研究中给出了关于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指标,指标主要由两个主要因素决定,一是显性因素,如点赞数、文章阅读量、公众平台总访问量等;另一个就是隐形因素,比如文章内容质量,与读者的互动频率等。

对科普类微信公众号而言,其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传播力、活跃度和覆盖度,拆分为比较具体的指标主要为:点赞量、平均阅读量、阅读总量、文章总量、内容发布频率和自动回复。根据其他研究对于包含这些指标得到的结果,我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靠前几位分别为“果壳网”“赛先生”“科学解码”等,其他颇具特色的专业科普微信公众号如“丁香医生”“混子曰”等也具有强大的用户黏性和较高的口碑,在专业领域的科普方面也有较强的影响力。

以“果壳网”为例,其前身为科普小组“科学松鼠会”,2010年正式上线后,定位及通过泛科学讨论,构建一个以科普为核心的社会化媒体。果壳网通过线上线下、电脑手机多重客户端的影响,扩大了受众面积,更获得了年轻一族的习惯性青睐。果壳网以其强大的作者团队,广泛的涉猎领域,不仅做到了将科普内容传播变得更有趣有料,而且借鉴了网络“大v”们“意见领袖”式的宣传手段,带动了包括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在内的一大批科普意见领袖,形成了个人的领袖标签,并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微信公众号的便捷与果壳网对于社会热点科学话题的精准把握与每日推送内容的高质量,都带动了其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发展。

三、讨论

数字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环境下,自媒体和个性化的传播方式的推广是大势所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开展科普传播的形式。理想状态下的科普传播是能够将科学家的科学知识和科普媒体有效结合起来,各取其长处,促进科普知识走向社会公众。科普传媒工作者应当重视科普舆情,获取专业的学术支持,做好科普平台的搭建,也应重视学习和实践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传播推广方式,在扩大科普传媒影响力等方面提供帮助。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