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5G时代出版产品进化路径探究

作者:吕欣来源:《出版广角》日期:2019-10-06人气:527

依循人类媒介技术的发展轨迹,每次媒介技术的变革,都会对那个时代的媒介内容形式、艺术结构、精神内涵、生产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始于智能移动终端与社交网络的媒介变革,使读屏时代的受众在信息接受方式、审美趣味、消费习惯与消费场景上发生巨大变化。随着5G大潮的迫近,具有高速率、低延迟、低功耗、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等技术特性的5G技术,将开启人人皆媒、万物亦媒、人机合一、共同进化的智能媒体时代。

不断涌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以及不断形成的信息消费新方式,正在急速倒逼传统出版产品形态不断革新。之前散落于领头企业的零星创新,将有可能逐渐汇聚、裂变、进化为5G时代出版业的产品常态。本文从最新行业案例分析入手,以技术特征、产品形态、人机交互方式、产品服务模式等为研究视角,尝试对5G时代的出版产品进化路径和相关产品设计思路进行深入分析。

一、信息技术变革与出版产品形态变迁

图书是记录人类精神情感与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载体,出版是传承人类文明最核心的传播媒介之一。无论是手抄文字时代的简策、书,还是印刷时代的图书、报纸与杂志;无论是电子时代的黑胶唱片、音乐CD与电影DVD,还是互联网时代的Kindle电子书、iPod音乐播放器,以及智能手机与虚拟现实眼镜,可以说,每一个时代都会将它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气质投射到那一个时代出版物的内容与形式之中。当既有出版物形态无法满足当下公众信息消费与审美需求时,而新的技术工具又能为新的媒介内容提供有效技术支撑,时就会迫切召唤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出版产品与新业态。

1.文字时代的出版产品形态与特征

当人类首次学会使用文字符号时,发现与口语和肢体语言交流方式相比,文字可以准确地把人类的生产经验、生活信息、情感与思等虚无的信息转化为特定符号,并借助相关物理介质实现长久的保存与广泛传播,从而有效提升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人类知识体系得以留存并不断进化。于是,文字迅速融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基本要素。

文字时代,文字成为人与信息、知识、文学、宗教等社会要素间的核心枢纽。因此,围绕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的筛选、留存、生产与传播便成为文字时代的社会刚需。当具备快速文字生产与传播能力的印刷术出现时,出版业迅速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场域。这一时期,围绕信息筛选、内容编辑、复制发行等环节,形成了信息采集与筛选技术、编辑技术、复制技术、出版介质技术和发行技术等出版技术体系。

随着古登堡印刷技术的出现,以及编辑与发行专业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近代出版业逐渐成熟。出版者得以从印刷生产商和书商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专业化群体。出版业也逐步形成编辑、印刷、发行三个独立体系,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出版公司开始崛起。之后,更具时效性的报纸、杂志等连续出版物不断涌现,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起。文字时代的出版产品主要以图书、报纸、杂志为主,需借助专业机构完成内容选择、编辑、设计、印刷和发行等工作。与此同时,读者也要具备识字能力和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对图书、报刊等用文字记录的信息进行有效解码,实现信息接受。

2.电子影像时代的出版产品形态与特征

随着以录音与显像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电子技术的勃兴,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以电影、电视等影像信息为核心的大众传媒时代。这一时代,人们逐渐习惯并依赖屏幕中的影像来获取信息和进行文化娱乐。

与文字阅读相比,影像更简单、形象,具有多感官信息传播能力,可以绕开文字的解码过程,直接诉诸受众的视觉与认知系统,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消费与文化娱乐消费的门槛,迅速推动大众通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崛起。在这一阶段,广播、影视等媒介虽然对传统出版业造成了极大冲击,但由于其媒介技术与传播方式主要依赖中心化、线性化的广电大众传媒系统,难以克服信息转瞬即逝、信息内容模式化和信息深度不足等缺点,喜欢深度阅读的受众对出版业依然有较强的黏性。这一时代中,出版产品不断跨界,与音乐电影、教育等行业融合,通过结合黑胶片、录像机、CD与DVD等媒介形式,推动音像出版业的勃兴。

3.网络时代的出版产品形态与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可穿戴、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与出版业的不断融合,促使出版领域呈现数字化、去中心化、即刻化、自动一体化、富媒体化等特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拓宽出版业的边界,触发出版业的组织形态、业务流程、用户行为、产品形态、盈利模式等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出版业迅速崛起。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字化文件极大地提升了编辑与制作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出版物的跨媒体产品转化能力与媒介传播力。web2.0等网络技术消除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屏障,读者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不仅可以把阅读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还能借助文学网站、自媒体等平台进行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创造内容)创作,从而促使内容筛选与编辑工作流程由单向、双向、多向交互式转化。电纸书、智能手机、智能音箱、DRM数字版权保护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络出版、专业数据库、知识付费、AR图书等新型产品形态不断涌现。

二、5G 时代出版产品形态的进化路径

5G技术通过赋能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将有力促进相关前沿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与跨界应用,有效带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智能影像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以往被速率、延迟、功耗、硬件终端等相关技术局限的创新枷锁,将会在5G浪潮中被打破,从而触发出版业新产品与新业态不断涌现。在这一过程中,出版产品形态将有可能出现以下进化路径。

1.从文字构想到沉浸式场景互动

在传统出版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里,叙事空间往往承载着故事、叙事、人物活动等多重要素,读者只能依赖个人生活经验或个人想象力来实现与故事中人物和情节的认知统一。随着VR技术的不断成熟,受众可以在VR所构建的空间内随意漫游,通过时间维度的延展获得认知,通过行为体验衍生感悟、升华情感。这种时间、空间维度的共同扩展,将空间衍化成具有人本属性和意境价值的“地方”与“环境” [1],为传统基于文字构想的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可感场景的VR交互式图形书展现形态。用户在VR交互式图形书的虚拟场景中,既可以通过手柄控制器来实现图书“翻页”,又可以在作品中进行多形式互动,如进入小说或漫画中描述的故事情境,查看故事情境中的具体物件或人物等。

2017年4月,SpiraloidWorkshop公 司 推 出 了 全 球首部VR交互式图形书《纳米机器人:事件一》。这部作品充分融合漫画与VR要素,用户不仅可以在VR空间里翻看传统漫画书,还可以进入漫画所描绘的虚拟场景,观看故事中的3D版人物及物品。VR交互式图形书的故事讲述由作者、文本(空间、场景)和读者共同完成,给读者带来一种崭新的阅读体验。类似作品还有《我们离开叙利亚的那一天》(TheDayWeLeftSyria)、《埋葬我,我的爱》(Buryme,myLove)等。

此外,托马斯 ·帕西卡根据爱伦 ·坡著名诗歌《乌鸦》创作的VR诗歌和美国波士顿学院师生根据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创作的“Joycestick”等,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诗歌和意识流小说与富有多元艺术风格的VR景观深度融合,使用户可以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实现对高雅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

2.从静态文本阅读到多感官体验与实时互动

随着《口袋动物园》《恐龙立体书》《企鹅萌萌AR童书》《AR西游记》《科学跑出来》等AR图书的流行,过去只能在魔幻或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动态影像报纸、会从书中冒出神灵的神奇书,以及可以与书中角色进行对话交流的奇幻场景,已经在当代社会成为现实。借助AR技术,我们可以将具有高度交互性的虚拟影像或真实影像实时嵌入进客观世界的真实生活场景,不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超现实”景观世界[2]。

但这些早期的AR电子书,由于受到4G带宽速率、高延迟等技术局限,必须严格控制文件下载数据量及三维渲染工作量,只是借助实时语音、手机摄像头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运算性能,将一些简单的三维虚拟动画叠加进现实生活场景之中,实现了较为初级的交互式阅读体验。而由索尼公司联手《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打造的AR图书《奇幻之书:魔咒之册》(Wonderbook:BookofSpells)则更具探索意义。该书结合PS摄像头及对应的动态控制器,可对书籍进行准确图像识别和实时捕捉用户的交互动作,实现用户与图书内容的深度互动。

5G时代,类似《奇幻之书:魔咒之册》的大数据量AR交互电子书有可能摆脱PS、虚拟头盔等硬件终端的局限,在手机、智能电视等多终端设备中通过深度集成动态控制器、运动捕捉、实时跟踪、多传感器、云渲染等技术,并充分利用电影、数字游戏等艺术语言表现手段,通过全新的交互方式给用户带来多感官与实时互动的阅读体验。

3.从线性书写叙事到交互式叙事与拟像操控

书写叙事是伴随人类文字的出现和印刷出版业的崛起而形成的叙事样式。跟口语叙事相比,书写叙事摆脱了叙事者和受众需同时在场的物理局限,作者在线性书写过程中逐步形成封闭、线性的叙事风格。超文本、A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融入出版业,使数字出版产品初步具备了交互式、沉浸感、碎片化、多向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纸质出版物线性、封闭的书写叙事逻辑,并对传统书写叙事结构进行了重构。5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快速推进引擎动画、三维场景实时生成、虚拟现实影像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交互式叙事作品将会成为5G时代出版业的重要形态。

与此同时,传统书写叙事中的叙述主体与话语方式也发生了重要转向。阅读传统纸质出版物时,用户只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单向阅读者,当VR、AR、图像识别、体感交互等交互数字技术不断融入出版物,用户便拥有了阅读者、观看者、体验者甚至创造者的多重身份。用户可以在互动小说或VR小说作品中自由地“移动”,甚至每一步操作都会生成新的叙述内容。不同于以往被动跟随作者思路的模式,用户开始成为主导者,成为故事的创造者之一。如Episode、Choices、Hooked和腾讯的《恋世界》互动有声小说作品,给小说中的每个角色对话都做了配音,用户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话,最终生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结局。

5G时代,随着数据速率与延迟问题的解决,大规模多人同时在线式的VR作品将会出现。在部分强交互的VR作品或与真实物理环境相融合的AR作品中,用户可以成为叙事中的某个虚拟角色,通过操控这个虚拟角色在各种情境中穿梭,从而不断生成新的信息场景与内容,形成不断流变的过程。用户通过拟像操控建立作品与读者的联系,影响作品内容的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的想象被激发,自我意识投射到虚拟世界中,现实与虚拟实现的互联与共融。

4.从PGC出版到AGC产品

传统出版一般要借助专业机构,完成对著作主题与专业作者的筛选,以及对出版内容进行编辑加工、设计、印刷和发行等相关工作。这种中心化的生产模式可以归结为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专家生产内容)模式。随着web2.0技术的成熟,经数字技术赋权后的普通用户也拥有了内容创作与媒介发布的能力,以文学网站、自媒体为代表的UGC模式迅速崛起。以唐家三少、辰东、耳根、天蚕土豆等为首的网络文学作家不断涌现,阅文、起点、掌阅等一系列网络出版平台不断创新出版产品形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洛杉矶时报的Quakebot、腾讯的Dreamwritter写作机器人,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人工智能绘画机器人日本的人工智能作曲机器人Shimon和微软的“小冰”人工智能系统等产品不断涌现。2017年5月,微软联合图书出版商湛泸文化在北京发布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就是微软“小冰”经过对中国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作品进行了1万多次学习后创作的。AGC(AIGenerated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的序幕已经拉开,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使数据新闻、人工智能诗歌与小说、引擎动画等成为5G时代出版业的重要产品形态。用户自定义内容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将不断产生,传统的抽象文字阅读空间将被压缩, 万物互联的多场景跨时空元素将为用户带来崭新的阅读体验。

5.从信息型媒介产品到知识型、社交型、服务型产品

以纸媒印刷、大众出版为主要模式的传统出版产品, 以编辑为主导,以单向、中心化式的大众出版发行为主要传播模式,是一种信息型的媒介产品形态,以给大众提供优质内容为核心价值。在这个单向的闭环体系中,出版活动随着出版物完成售卖而终止。整个环节中,市场模糊, 用户数据不可知,出版物与用户之间、作者与用户之间、编辑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相互割裂。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媒介的发展,数字内容产品形态日渐多样,电子书、有声书、动态漫画、AR图书、知识付费产品等不断涌现,知识付费、社交分享、自媒体成为数字内容产品的典型属性。万物互联的5G时代将进一步促使出行交通工具、厨房家电、浴室镜面、可穿戴设备等成为信息媒介终端,数字内容将触手可及、无处不在。这将极大地消解知识、社交、娱乐与人的媒介壁垒和应用场景的空间距离,并进一步解构传统出版业的媒介价值。人们会更关注信息内容本身,以及信息与用户、用户与用户间的价值关联,信息与用户的连接程度将得到极大提升,用户的行为数据会更完整、多维和精准,用户的信息接受方式、消费习惯与消费场景将会发生巨大变化。5G的普及将带动内容生产逐步视频化、直播化,知识内容体系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将被随时调用。从翻书到手机终端刷屏,核心都是内容和用户勾兑,随时检索、随时呈现、随时在场、随时生产、随时分享[3]。

5G时代,出版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浪潮,出版产品将与服务、用户、数据等相互赋能、难分彼此,形成知识型、娱乐型、社交型、服务型等多重产品功能生态。人们免费使用或付费购买数字内容产品的目的,已不局限于获取优质内容,而是通过信息消费、社交分享和彼此互动,满足社群归属、身份认同、娱乐休闲和心理满足等多重需求。数据收集与挖掘、网络社群化经营将成为5G时代出版业运营的核心选项,内容资源与用户行为数据智能匹配、知识付费、数字内容定制、关系链服务等,将会成为未来出价值实现创造的新引擎。


本文来源:《出版广角》:http://www.zzqklm.com/w/zw/734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