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钱锺书"化境"论翻译思想内蕴探析

作者:袁帅亚来源:《出版广角》日期:2019-10-18人气:3121

钱锺书是我国现代享有盛誉的翻译思想家和"化境"论的提出者。译界普遍认为,钱锺书的"化境"论翻译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体系,是对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巨大贡献。罗新璋把"化境"论放在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里来论述,认为这一理论把翻译从美学的范畴推向艺术的极致。王秉钦认为,"化境"论可与严复的"信达雅"论以及傅雷的"神似"论构成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主体,而且将翻译引入文艺美学范畴,推动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发展。本文采用语境还原的方法,把"化境"论放到钱锺书本人的思想体系中去,在其整体的文艺思想背景下探讨这一翻译思想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一."化境"论与创作

钱锺书的"化境"论翻译思想是在《林纾的翻译》这篇文章里提出的。钱锺书指出,"译"与"诱""讹""化"几个字之间有着一脉相通、彼此呼应的关系,组成了诗歌语言中所谓的"虚涵数意"。他还指出,这些复合意义能揭示翻译的本质、标准与特性。"诱"在翻译中的作用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翻译能"介绍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文学作品,仿佛做媒似的"。"讹"是翻译难以避免的毛病,原因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因此,翻译中难免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很贴合原文"。"化"则是翻译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钱锺书因此提出"化境"说,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化境"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译论,引起译界的高度关注。这一理论提出后,学界就其理论渊源及其与中国传统译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化境"的哲学基础是道家美学,有学者认为"化境"是借自佛经的名词,还有学者指出"化境"论是受到了"意境"或"境界"说的启发。理论阐释最好能把概念还原到理论家的思想体系中去考察。理论提出者在不同场合的相关论述可拿来相互参照、印证。比如在一篇有关《列子》的札记中,钱锺书讨论了儒、道两家的"生死轮回"观念。这篇札记对"化"的概念阐发可视为"化境"的注脚:"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轮回"不等于简单的"变化","变化"仅表示原有的外形不存在了,而"轮回"还强调精神没有消灭;"变化"只看到事物的形式,而"轮回"看到了形式和精神的二元维度;"轮回"是"有化而无别"的"一实"--"化"的是形式,"无别"的是精神。

就翻译来看,译者往往会假定思想可以脱离语言单独存在。译本入于"化境"就是克服了种种困难,重新实现原作"形"与"神"的契合,让原作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出来。这就要求译者能把两种语言和文化合而为一,与原作者有心灵上的默契并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换言之,入于"化境"的翻译是译者在另一种语言里的重新创作。钱锺书对朗费罗诗歌《人生颂》翻译过程的分析清晰展示了翻译和创作彼此难分的关系。《人生颂》是由英国汉学家威妥玛与中国近代诗文家董恂合作完成的。威妥玛的汉语表达能力有限,仅限于表面文字的转换,他的翻译存在较多"有章无韵"且"格格不吐"的问题。他的合作者董恂只能"裁以七言绝句",但这种润色方式却又过于信马由缰了,实际上是"根据、依仿原诗而作出自己的诗"。由此可见,威妥玛与董恂虽有合作,不过他们的合作并没有使这首诗的翻译达到理想境界。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生颂》的翻译过程被明确地分成了两步,因此是有分析价值的。

二."打通"与"超越"

钱锺书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能打破各种学科之间既有的藩篱,进而形成一种比较的、综合的宏阔视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求'打通'"。他幼承家学,博览经史子集,特别是集部,几乎无所不窥,后来又以西洋文学为专业,兼顾史学与哲学,融会贯通,颖悟异常。比如他所著的《管锥编》就引用了古今中外近四千位作家的上万种著作,内容涉及文、史、哲几大部类,学问之大鲜有人能比。在给友人的通信中,钱锺书自言,他的治学方法"并非比较文学,in the usual sense of the term,而是求'打通',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打通,以中国诗文词曲与小说打通……'打通'而拈出新意"。这与他在《谈艺录》序言里提出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意思是一致的。这反映了求"打通"的治学方法是钱锺书能在文与史、雅与俗、古与今、中与西之间自由遨游而时有收获的重要原因。

"化境"翻译思想与求"打通"的治学方法密不可分,因为入于"化境",即"躯体换了一个"而仍能保有原作的"故我的精魄"境界的译作,打通了译出与译入两种语言范型、两种文学传统,以及两种文化特性,同时打通了原作者与译者两个行为主体。可以说,"化境"论是让译者本着求"打通"的精神从事翻译,是"打通"思想的译学推衍。这种求"打通"的翻译思想可以在哲学家贺麟那里找到理论依据。钱锺书在《谈艺录》序言里所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表明人类的本性是相同的或相通的,这是东西方能够沟通的基础,也是翻译的基础。"打通"彼此相互交流的壁垒意味着一种超越;"化境"论打破了文化的封闭格局,包含或超越了两种语言与文化。

"化境"的"超越"思想还包括这样一层含义,即有时会出现译文优于原作,所谓"出原著头地"的"超越"现象。"化境"的这一内蕴自然与钱锺书以创作为旨归的翻译思想分不开。谈及克洛代尔翻译的丁敦龄的诗时,钱锺书说:"译者驱使本国文字,其功夫或非原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故译笔正无妨出原著头地。"在《林纾的翻译》里钱锺书说:"译者运用'归宿语言'超过作者运用'出发语言'的本领,或者译本在文笔上优于原作,都有可能性。"他认为林纾的文笔优于他所翻译的原作者哈葛德的。他还列举了许多这类"出原著头地"的例子,如裴德赞扬爱伦·坡小说的法语译本不像原作那样词句落于俗套,《冰雪姻缘》的译本优于原作等。译文超越原作甚至取代原作的现象在文学翻译史上确实时有发生。

到底什么样的翻译实践能够"打通",什么样的译文能"超越"原作?这里不妨举钱锺书本人所做的一个翻译实践来印证他的翻译理论。在一次演讲中,钱锺书为说明"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翻译了歌德的一首诗EinGleiches(汉译为《有喻》):"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钱锺书认为这首诗"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白相似得令人惊讶"。歌德的口吻情景也许确与陶渊明、李白惊人地相似,但译者的翻译抉择,无疑也是歌德能与陶渊明、李白能够互通有无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尽管就译作没能保持与原作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翻译方法不值得提倡,但从另一种语言里一首新的诗作得以产生的角度来看,这首译诗是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形式和内容新的统一,它的文辞和意境,所表现的情调和风味,均称得上诗中精品,且与原作精神保持一致。笔者认为,虽然不能武断地说钱锺书的译文超越了这首诗的原作,但这可以看作他翻译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一个好例。

三.矛盾与悖论

钱锺书有许多矛盾或悖论的思想。思想上的矛盾与悖论往往是因为事物本身存在矛盾与悖论。

首先,从现代译论的角度来看,钱锺书翻译思想中翻译和创作的矛盾要求译者既"隐身"又"现身"。钱锺书对于林纾作为译者而不断"现身"的态度非常欣赏。他宁可读林纾的译文,也不乐意读哈葛德的原文,他认为正是林纾翻译中对原文的"讹"起了抗腐作用,使得林译多少因此免于完全被淘汰。从对翻译认识的基本立场出发,钱锺书认为译者应该"隐身",但他又清醒地看到林纾的成功恰恰在于他翻译中的"讹",即在译文中时不时地"现身"。谢天振据此认为,钱锺书面对译者的"隐身"与"现身"所不由自主流露出来的矛盾心态折射出传统译论向现

代译论的转变,即传统"原文至上"的"原著中心论"在钱锺书那里开始松动。

其次,钱锺书的翻译思想反映了他在人类语言与文化交流的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种种悖论式的思想,如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同一与差异,借助翻译吸收他者文化时的打通樊篱与自我封闭,以及语言本质上的可译与不可译等。钱锺书一方面认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即语言虽然千差万别,但在千差万别的语言背后人类却有着同样的希望,同样的恐惧,同样的喜怒哀乐,正是这种"同一"使翻译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认为,表达方式的差异反映出说不同语言的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等终极价值观念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翻译显得必要。诚如曾觉之谈文学翻译时所说:"'理同心同',悬说而已,实际则千差万殊,各因时地而有异,决然断然,不能以含糊语概括……所以文学作品不可译,且有些不能为外国所了解。"

再次,对于翻译思想中"同一"和"差异"、"打通"和"封闭"、"可译"和"不可译"之间的矛盾,钱锺书有充分的认识并给予睿智的化解。无论在中国古代思想还是西方哲学里,"回家"都是一个常见比喻,用来表示完成了认识的任务,思维有了结果,新的知识得到吸收化为己有。而"作客"则表示有家不归或无家可归,也就是说思想还没有解析得彻底,还没有彰显真知灼见。中国古代思想家常说的"归根复本""自家田地""穷子认家门"等都是同一喻,而"客慧""客尘"这些名词也是从这个比喻上生发出来的。

钱锺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认识和推理现象,认为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目的都指向恢复未活动之前的稳定状态,"碰到疑难,发生欲望,激动情感,都是心理的震荡和扰乱。非到这震动平静下去,我们不会舒服"。自然地,追思而有结果,问题解决而产生信仰时候的心理状况,就好像走遍了天下又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心理活动恢复到未活动之前的稳定状态。钱锺书指出在西方哲学里这种心理现象最早由柏拉图做出解释。在柏拉图看来,一切知识都是回忆,而一切学问都是一种重新觉醒。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所以,经过探索和追思所得的新知识和新发现,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旧物重逢的印象。但钱锺书也指出这只是一种认新为旧的错觉,"所谓回复原来,只是指心的情景而说,心的内容经过这番考索,添了一个新观念,当然比原来丰富了些"。钱锺书论述的"回家"比喻可视为他"化境"论翻译思想的心理基础。成功的翻译必然让译者或读者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译者不会翻译自己或他人已经完全了解的东西,因为人们既已完全了解,就没有翻译的必要了。同时,译者也不会去翻译那些自己或他人根本就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甚至连自己要翻译的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翻译呢?"回家"思想观照下的"化境"论就旨在化解这种"认新为旧"的矛盾。译文失去了"原作的风味",没有输入新东西到译入语中,就达不到翻译的目的;"生硬牵强"违背了人们的接受心理,同样达不到翻译的目的。"化境"论提出的"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译本",换言之就是,译本读起来仿佛是译入语中固有的文本,采用的仿佛是译本读者本来就熟悉的形式,表达的也仿佛是他们本来就知道的思想。译本读者阅读译本的过程就是其"回家"的过程,是走了那么远的路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钱锺书有关"回家"的论述不仅可以拿来阐释他的"化境"翻译思想,而且这一观点在他诸多文艺评论文字中处处可见。比如在讲到中西诗歌的异同时,钱锺书说:"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他还谈及了"回家"这个比喻:"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会领导你回到本国诗","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一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尽管钱锺书有大量关于比较文学方面的研究与论述,他本人也被视为中国比较文学领域举足轻重的大家,但他却很不愿意被贴上"比较文学"的标签,而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自居,恐怕就与这种"灵魂的思家病"有关。

许多当代的翻译学者都肯定了钱锺书"化境"论翻译思想的巨大贡献,本文从多方面考察了"化境"论的内涵,指出这一翻译思想的魅力所在。当然,"化境"论并非十全十美的理论,但作为一个会通中西的学者,钱锺书从中国旧有的传统里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来统摄他的翻译思想,这是十分难得的,钱锺书翻译思想的重要意义也不言而喻。


本文来源:《出版广角》:http://www.zzqklm.com/w/zw/734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