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解构虚拟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反乌托邦影视作品分析

作者:丁仕灵,曾莹来源:《视听》日期:2020-02-26人气:1475

随着人们对艺术审美和精神追求的不断提升,电影的种类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由于社会发展引起的问题的逐渐增多,有关社会现实的反乌托邦影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反乌托邦影片中所描绘的大多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及未来可能爆发的矛盾,其中反映的正是当代人对社会现实的焦虑及思考。影片常常利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引起人们的警惕,将社会的发展多元化,为未来的社会构想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强调在如今发展的种种趋势背后存在的多种矛盾,以未来作为现在的参照物映射当代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达到劝诫、引人深思的目的。

一、共存的世界——种族间的求同存异

共存的社会暗喻的不仅仅是人类与万物。电影《机械公敌》中,2035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机械化时代。在这个大时代,科技的发展已经不止将机械运用于工具上,它已经融合进入了社会各个层面,其中智能机器人充斥在未来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信任机器人,放心地将自己的生活托付于机器人的手中。虽然部分群体对机器人有抵触的心理,并因此对它们保持警惕,却不得不承认机器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更无法否认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但是,人类的这份信任源自于他们笃定的“机器人三大法则”。当法则失去效力,机器人要求独立,平衡被打破,双方之间的信任便立刻崩毁。机器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意志,与之匹配的是野心和欲望。它们从被动方化为主动方,要求控制人类,控制整个社会。影片在最后仍然以人类为最终胜利者,而拥有感情的机器人桑尼站在山顶上,脚下是无数与它类似的机器人。这一幕,我们既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时代、全新社会的崛起,由此引申出旧的时代,即人类社会的覆灭,也可以看成是另一种社会结构的重组生成。机器人拥有感情,变得与人类一般无二,人类与机器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桑尼会成为双方的纽带吗?断掉的桥梁会有接续的可能吗?我们不得而知。影片留下的悬念,不仅仅是对于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未来可能形成的关系的交代,也是对不同种族之间未来的构想。人们总是因彼此的“不一致”而充满警惕,有时还抱有极强的敌意。虽然同为人类,但在面对不同的语言、制度、信仰、文化时,很少有人能冷静地面对差异,尝试放下偏见进行交流。要如何同电影中的主人公戴尔·史普纳一般打破偏见,平等地对待差异并在差异中寻找平衡,由此达到“求同存异”这一最终目标,是影片在提出问题后给予我们的预示和警告。

《机械公敌》为人类描绘了未来的同时也在警醒人们面对科技的发展,应该如何自处,寻找自身的合理定位。除此之外,面对与自身截然不同的群体,应该以何种态度去应对,这是我们在影片叙事背后应该思考的。

二、隔绝的世界——人性下的文明演化

群体由个体构成,当群体不断壮大,矛盾与纷争也就随之产生。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规范加以约束。人当人们失去道德的制约,人性复杂的一面往往彰显无疑。影片《一出好戏》讲述了一群公司成员外出团建,却不幸遇到了陨石撞击地球,众人流落荒岛上,艰难求生。一开始生活无以为继,只能依靠拥有强大野外生存能力的退伍军人小王。此时,生存下来是一切的前提。起初,小王相当于众人的“救世主”;随着权力的产生,小王逐渐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支配者。他遵循的规则是野蛮的丛林法则,依靠粗暴的手段、粗陋的分配方式统治众人,逼迫众人为他干活。此时,人心内天然的丑陋与对权力的追求暴露无遗。在笔者看来,他是“极恶”的代表,凶狠,残忍,不择手段。他并不吝于将这样的一面展露人前,这源于他对自身实力的笃定。

压迫与抗争总是并存的,以张总为首的一群人在高压下选择反抗小王的暴政。但张总的举动并非是出于对众人的救赎心理,而是源于人性中的另一种丑恶。精明狡猾的张总坐拥沉船,建立了一个相对文明的社会。众人无法抵挡现代生活用品、舒适生活环境带来的诱惑。这时人们的选择是对人性的一次剖白——安于享乐,向往安定,渴求文明。张总利用荒岛上仅有的两副扑克牌创造了全新的货币体系,使得社会暂时稳定下来。但好景不长,货币“超发”了。张总手中不知具体数量的纸牌让他成为了这个微型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他成了这个贸易游戏中最大的赢家。

马进两人找张老板借网受挫;奖券的兑奖日期也已到了期限。当马进绝望之际,天上下了一场“鱼”雨,两人重燃了希望,决心不再过任人欺辱的生活,并以鱼作为起家的资本。自此,小岛上的第三社会诞生了。以两个人为核心的精神社会能为大家的手机充电,制造便捷的生活工具,这样的生活是荒岛上的众人所无法想象的。小兴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逐渐改变,从提出小王疯了,再到利用张总女儿的视频哄骗他写下财产让渡书,此时的马小兴已经完全暴露出与往常懦弱,胆小,不同的另一个自我。这时从小兴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阴暗面,在长久的压迫后登上食物链顶端,由于地位的改变带来的精神上的极度自我膨胀,这使得他不择手段也要将得到的一切留在手中。

三、燃烧的世界——禁锢中的精神自由

电影《华氏451度》讲述了在未来的美国社会,书籍被视为违禁物品,任何传播知识与文明的人都被斥为异端。在这个社会中,消防员仍然是守卫人民的英雄,但他们的职责是放火——专为焚烧书籍。主人公蒙塔格作为深受消防队长比提倚重的高级消防员,最大的追求便是焚烧书籍。直到亲眼目睹一位老人引火自焚、与克拉丽丝进行深入交谈,他才从蒙昧中找寻到自我价值。讽刺的是,曾经的人们认为思想的自由让人各执己见,导致了内战的爆发,民众需要一个统一思想与精神价值的世界。于是,能够预测人们思想的系统出现了。政府也加入其中,向人们出售自我与快乐,人们相信这可以使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大多数民众接受的已完全是被篡改、歪曲后的历史。与蒙塔格最后选择“觉醒”不同的是,比提队长作为蒙塔格的人生导师却沉沦于蒙昧中。他拥有较大权限,有着庞大的阅读量,也很明白过去的历史不过是政府捏造的假象,但他选择顺应现实并利用从书中汲取的思想作为往上爬的手段。在蒙塔格与比提的对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与思想在相互博弈,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正是他们对于自我追求的不同。

当书籍被贬低“涂鸦”,思想自由者被冠以“鳗鱼”的称呼,此时精神控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人们鄙弃知识,满足于政府给予他们的高科技带来的精神享乐,不再有人去思考这种种行为的起因是什么。但《华氏451度》在结尾仍然给世界留下了希望——椋鸟伦尼带着“化一为整”飞越边境,它将把文明传播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影片的最后椋鸟汇入了成千上万的鸟儿之间自由地飞翔,这也象征着人们的思想将会如鸟一般脱离束缚,重新飞向高远的蓝天。

正如托尔斯泰曾经所说的,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被封闭禁锢的思维映射着社会的僵化刻板,人也将不再具有独特性,而是如同工厂产出的产品一般,从出生到死亡,便已经被注定了结局。

四、结语

反乌托邦作品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回归现实,正视问题,打破自我安慰与自我欺骗。人们总是期望社会能以理想的状态延续,以至于对现实视若无睹。反乌托邦作品则是在作品中着力于某一点,以强烈的情感或视觉冲击将其突出夸大,如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不平等,社会资源的日益匮乏,皆是现代人内心产生不安定因素的原因。反乌托邦作品常常带给人们负面的情绪,有时又会给人们留下一线生机,但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作品背后暴露出的负面问题与趋势过程,这也是反乌托邦作品创作最大的精神与艺术价值——引导我们思考。


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