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文学论文 > 正文

影像的国族特性与左派立场——《巴黎危机》的文化唯物性述评

作者:刘亚斌来源:《视听》日期:2019-01-23人气:1608

自世纪之交的纽约世贸大楼事件以来,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而大批涌入欧洲的难民让全球局势雪上加霜,加上美国次贷危机、欧元和债务危机、英国脱欧等事件的发生使得欧盟面临着分化的危险。上世纪末期欧洲一体化进程和中左联盟执政的美好前景突然黯淡下来,民族-民粹与右翼政治抬头猛进,冲击旧有的政坛格局。现实生活的变化必然会在艺术上得到体现,继电影《白宫沦陷》(Olympus Has Fallen,2013)、《伦敦陷落》(London Has Fallen,2016)之后,终于轮到巴黎发生危难,国际性地标城市在影像上连遭恐怖袭击。相比于前两部的英美联手,这部《巴黎危机》(Bastille Day,2016)则加入法国味道。脱欧事件进一步表明,英美文化更具亲缘性,德法则是欧洲文化的主导。华盛顿和伦敦的陷落都掺杂着东方因素,如朝鲜激进分子劫持美国总统,伊朗裔导演执导,而该片却集中在欧美内部关系上,呈现出影像政治的新风景。

一、影像的国族特性和当代左派

美国艺术评论家格林伯格用犹太特性来分析卡夫卡的小说。其无历史性、抽象化预言以及空间性的生存都化作其小说创作的组成部分,就如法国特性在福楼拜小说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从族裔或国家特性来阐明艺术意义的作法延续了十九世纪以来的社会分析模式,丹纳在《艺术哲学》里提出了“文艺三要素”理论,用种族、时代和环境来剖析艺术作品,马克思主义则站在时代至高点上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提出文艺批评标准的审美和历史观点。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显然是这些唯物批评的继承者。

影片的国族特性及其左派立场首先体现在电影制作上,故事采用三线合一的叙事模式,由英国演员伊德里斯·艾尔巴(Idris Elba)扮演的美国中情局特工肖恩·布瑞尔因在巴格达做事鲁莽被调到巴黎监测恐怖活动,以此改变其行事作风。不料,布瑞尔本性难移,跟一个美国骗子较上了劲。此职业骗子也是一名英国演员出演的,其名叫理查德·曼登(Richard Madden),扮演的角色名叫迈克尔·梅森,因父母离异陷入生活困境,便来到法国干小偷行当。叙事的最后线索是法裔加拿大演员夏洛特·勒邦(Charlotte LeBon)扮演名叫佐伊·那薇儿的女孩在警察男友的劝说下,准备到法国国民阵线总部放置炸弹,从而引发恐怖骚乱的情节,但梅森偷了其装炸药的皮包,觉其没价值随手扔到垃圾桶里发生爆炸,导致四人死亡多人重伤的惨案,美国中情局和法国警方介入调查。导演詹姆斯·瓦特金斯(James Watkins)是英国70年代出生的年轻导演,擅长于写作编剧,其故事情节往往能联系社会热点,与惊悚暴力、偷窥欲望、动作打斗、恐怖袭击、新闻媒体等构成精致曲折、明快简洁的叙事风格,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而其制片人是美国的巴德·多罗斯(Bard Dorros)和史蒂夫·高林(Steve Golin),高林是名演员和制作人,而多罗斯是2012年上映的《疯狂万圣夜》(Fun Size) 和2015年上映的《九九九》(Triple 9)的制作人。影片的出品公司为法国第四电视台,而其发行公司是美国焦点电影公司。总的来看,这部由英国人制作出来的发生在法国巴黎的恐怖危机,最终由美国中情局拯救的影片体现出跨国制作的全球倾向,而敞开心怀、积极投入全球化的怀抱,促进其间的人员流动、文化交流和全球秩序的建立,是欧美中左派执政的信念和目标。

日裔美籍政治家福山指出,美国的政治体制无法代表传统工人阶级,民主党玩弄族裔、性别、社群等身份政治,而共和党则从全球经济中获取利益;而欧美左翼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加入全球化队伍,其标志便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及其导师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以及前德国总理施罗德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伊格尔顿也指出,英国工党已成为右转的新工党,没有政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但阶级壁垒与矛盾依然如故,布莱尔式的无阶级性只是种迷思而已。同时,福山和伊格尔顿都看到了民族-民粹和右翼共存的政治局面,与偏远地区、底层社会、工人阶级的诉求密切相关。特朗普的获胜就是得到农村、小城镇和去工业化的工人工会的坚定支持。去工业化是指欧美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移到第三世界国家而导致工人阶级的衰落。英国脱欧的成功同样取决于伦敦等大城市以外的地区,而在影片中出现的法国国民阵线是右翼政党组织,当时正在工人阶级选民的支持下角逐法国大选。这些工人的祖辈曾经团结在共产党或社会党的周围,如今他们自己却调转过来,为右翼党魁玛丽娜·勒庞呐喊助威。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映衬出左与右的分线越来越模糊,逐渐被开放与闭关的对立所取代,即要么选择开放,主张移民和全球自由市场;要么选择闭关,主张民族自决和保守主义。

布瑞尔顺藤摸瓜,历尽千辛万苦找到梅森和佐伊,并准备一举捣毁恐怖组织时,却发现背后的阴谋,原来是法国警察局长维克托带领一批应急行动小组成员想借用恐怖骚乱,以整治社会为名将法国国家发展银行的五亿美金转到自己的名户下,因此影片围绕恐怖活动有明暗两条线。美国中情局特工在巴黎的显在任务就是捣毁少数族裔有组织有计划的恐怖活动,将矛头对准来自中东或其他地区的移民。比较而言,种族问题在美国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经常引发各种争论;而法国却看重法国文化的普泛性,种族肤色问题无需太多理会。恐怖活动的暗线则体现在法国少数族裔生活的影像上。其一是梅森的买家。梅森偷窃的东西无法在正规市场内贩卖,只能走地下渠道,而买家熟悉各种地下市场,甚至通过互联网可以伸向世界各地,无论中情局还是法国警方都要他提供梅森的线索,其积极协助警方却受到巨大伤害的事实让影片的批判指向了作为权力结构的法国警方。其二是维克托领导的法国警方对穆斯林居住区的栽赃陷害,并通过新闻媒体向民众公布,同时通过制作各种视频图像和电子信息,将其恐怖活动引向国家发展银行,以便坐收渔翁之利。这种对政府组织腐败和堕落的批判使影片更具好莱坞特色,而对媒体机构的抨击则是西方左翼精神的体现。这些本该揭露不法不公行为,体现社会责任的媒体不仅没去深挖事实真相,还满足于博眼球的刺激性现象,寻求高收视率,被法国警方利用而对恐怖骚乱推波助澜,大众媒体与意识形态形成共谋。

二、全球化的艺术风格与矛盾

《巴黎危机》在故事情节清晰有力的基础上尽相呈现各种艺术手段和特性,其艺术风格亦体现出国族特性的矛盾性关系。开头的扒手表演,使人回味起法国著名导演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名作《扒手》(Pickpocket,1959)中对其精湛技艺的表现。梅森的手指动作艺术般出神入化,这场法国国庆日前夕的劲爆表现简直就是其精彩的个人秀。布瑞尔找到梅森的巢穴,梅森从顶窗逃出,一场追逐戏拉开序幕,让人想到法国士兵发起的跑酷运动,它已经成为一项在城市高楼和民居街道间凭借强健体质、敏捷技能和反应迅速征服环境空间的运动艺术。虽然跑酷运动源自于法国,并由戴维·贝勒(David Belle)发扬光大,但其在英国亦非常盛行。在动作设计上影片简练流畅,身体接触毫不含糊;图像剪切快速精确,绝无拖沓之嫌,非常符合当下大众时代的消费口味,满足视听上的快速冲击。在暴力动作、凶手枪战、群众游行骚乱和各种追逐戏中,夹杂着惊悚悬念,峰回路转的剧情,同时配合大众传媒时代的电视新闻和网络信息,勾勒出当代社会的万花筒现状,情节叙事为主的明线和图像展示为主的暗线相得益彰。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非常精致,成为真正综合型的艺术。

毫无疑问,该片具有浓重的好莱坞色彩,加之其个人英雄主义,主角黑白搭配,警方侦探和个体罪犯飙戏,拯救世界于水火之中,剧情紧张刺激,全方位视听感受,情节线索清晰,并最终获得胜利,体现出电影工业化或产业化的特性,它通过对观众口味的调查,将其口味综合起来,生产出观众喜爱的产品。好莱坞电影投放世界,老少咸宜,城乡共享,上下皆合,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爆米花。格林伯格说,好莱坞电影就是德国人所说的Kitsch(垃圾,庸俗艺术),它泯灭各种疆界,从文化传统那里借用策略、巧计、战略、规则和主题,并把它们转换成一个体系,将其余的一概丢弃,但好莱坞电影却有巨大的市场效应,以至于当今世界电影无不受其影响,作为艺术国度的法兰西电影也不例外,如吕克·贝松的电影明显融合好莱坞电影美学的场面和特技效果,以及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当然,艺术成功从来就不是模仿复制,而是不断地发展创新。该片也试图走出好莱坞模式,加入法国影像和英国特性,体现其全球性效果,但难免其国族特性间的龃龉与磨合。在早期法国经典影片《的士速递》系列里,法国警方成为尽情嘲弄的对象,他们笨拙、可笑和愚蠢,但都没有什么过错,反而严肃认真,在为各种难解的治安问题而绞尽脑汁,从中依稀可见法国人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历史著名的五月风暴事件,还是大大小小的艺术活动,都有其自由不羁的、却又幽默有趣的民族天性。在本片中,法国警方成为罪恶祸首,其黑帮性质的行事作风留下了好莱坞犯罪片模式的痕迹。在吕克·贝松好莱坞式的电影中,可以明显地感到法国电影生活化的影响,如在2013年拍摄的《别惹我》(Malavita)除了开头和结尾惊艳刺激外,中间叙事拖沓散漫,唠唠叨叨一家四口的生活琐事,原来这家人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意大利黑手党曼佐尼家族的成员,为躲避追杀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帮助下移居法国小镇,其艺术风格完全是好莱坞情节和法国元素的生硬结合。

本片由英国导演执导,又要结合美、法两国电影的特性,确实难以有效地结合,如略显笨拙的跑酷运动(非专业水准)、显得颇为世俗的扒手技艺(非浪漫艺术)等等。在好莱坞影片中,人物的激情戏总是博得观众的好手段,影片开场的镜头是毫无戏份的女性为配合扒手偷窃而裸呈身体引发围观骚乱,在梅森计谋得逞后,这对“狗男女”的激情戏即将好莱坞式的上演时却遭到硬生生地掐断,梅森拒绝和妖艳女郎一起回家的请求,反而在巴黎地铁街道闲荡,眼神极为忧郁迷茫,一种法国颓废的气质和作派。在警察男友唆使佐伊去国民阵线放置炸弹那场戏中,操着法语的吻戏让人误以为这是标准的法国片,没料到自此以后就再难觅踪影。按照好莱坞电影的结局模式,问题得到解决,众角色皆大欢喜,梅森和佐伊出生入死,应该有着身心上的契合和交流,但导演却让佐伊消失的无缘无故,剩下两个大老爷们在继续商量此前加入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问题。整部电影从美式艳韵开场、法式情调过渡,到英式保守结局,小资作风不断地减弱,最后迂回到政治左翼的立场上。

三、结语

美国文化批评家萨义德在谈论民族或国家特性时,特别强调不能将其完全纯粹化,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独立,而只能作为分析式的方法使用,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电影特色,但实际上本质化的国族艺术难以存在,它们之所以形成就源自于不断地开放,是与其他国族相互冲突和融合的结果。换言之,电影艺术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的、共存互融的,只有不断地异质性联结才是其真实的存在。影片导演采取与这位同情左派的评论家相同的立场,无论其演员阵容、情节设置和风格呈现等都是西方左派所提倡的全球化产物。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