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简论报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粟钰琪来源:《记者摇篮》日期:2019-06-06人气:2087

信息传播往往是对物质表征和非物质表征内容化后,向不同的人群展示内容本身的信息,本质上是世界中的“物”和“人”的连接。在传统的传播过程中,人和其他事物的联系必须有“物”对“人”,即报纸对读者的物理连接才能达到传播内容的目的。在报业工作活动中,传播形式的变化不会引起“人”与具有吸引力和一定相关性的内容连接的本质。因此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人与内容的连接提供了一种新的介质,打破了空间、时间、物理介质的限制,使用户与内容产生高度黏度的可能性增大,从而达到媒介内容传播的目的。

一、数字化与“人”的关系

数字化转型不仅能让报业对某一项信息进行数字化呈现,更能对物质与非物质信息的系统整合,形成联动效应。使用户跨过空间和时间介质获得感官体验的同时通过其内涵的延伸,对某一事件或信息有一个接近无限完整的认识。因此,不同于传统纸媒传播形式,信息内容的数字化展示和数字化传播必须依仗数据化,报业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包含的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目前传播数据化可分为五类,其一,“物的数据化”即信息的数字化呈现;其二,“人的数据化”主要指用户的行为数据,例如消费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等。在报业数字化传播中,这将给作为传播主体的报业提供传播策略制定的依据;其三,“人与人的关系数据”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把人与人在时间、空间、介质三个维度中的关系数据化。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便是网络社交软件,它们把人与人交流的物理介质数据化,消除了传播跨时间、空间、物理介质的制约;其四,“人与物的关系数据”,这与“人与人的关系数据类似”,目前在网购、外卖等领域运用广泛。对于报业数字化而言,这是用户与信息内容的链接;其五,“物与物的关系数据化”也是时下所说的物联网,为报刊的管理提供有据可查的数字支撑。

二、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从上文数字化对“人”的五种形式上看,不论信息在平台数据化的形式如何,数据和内容始终围绕着“人”而进行。换而言之,用户在乎的不是数据,甚至也不是其内容本身,而是“人”—自我。数据和内容如何围绕着“我”而开展工作,即使“物与物的关系数据”并没有直接将“人”涉入其中,但其对于内容传播而言,核心还是为了满足“人”对事物掌控的欲望。因此数字技术提醒着报业,未来的传播模式将不再是某一个传播组织对内容所持有的主观认知进行传播。用户运用数字化平台对某一内容信息的了解和认识,更在意的是“我”作为“人”在各种关系中是否能打破时间、空间、物理介质的制约,实现“我”与内容的数字化连接,并在内容中的得到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参与和社交。

丹斯在《人类传播理论》中提出的螺旋形传播模式阐述了:“人在传播过程中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并能够储存信息。”报业作为信源为数字化技术提供了范本,数字技术为报业提供了传播介质和无限的储存空间。由此来看,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既是对信息保存时间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延长,也是将“人”作为主体,不断缩小自我与信息内容的时间、空间、介质距离。VR的出现证明了“人”作为主体的重要性,第一视角的本质不仅让用户“看”,还提供了无限的参与可能。这好比在KTV等娱乐业中,明星的歌曲只是为受众提供了范本。歌曲能否得到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个“我”能不能演绎它。同样的,报业数字化也是围绕着“人”的自我认知意识而进行。例如新闻传播是一个无法规避媒体主观意识的活动。如果传播的信息反应了大多数“我”心中的预期,媒体的主观将会被忽略。

三、报业所面对的数字化语境

媒介即讯息。数字媒体带来的最大变革是时效性的增强:由以往的以天为传播单位时间,到后来的以小时为传播单位时间,到现在的一分、秒为传播单位时间。这极大的改变了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对于专题报道,连续性与时效性是传统媒体一直所追求的,但由于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受到技术以及复杂的编辑审核流程,其新闻的“新鲜度”往往是不能和数字媒体相比的。其次,用户渐渐适应了新媒体所形成的语境:碎片化的,故事化的。如果传统媒体只是更换报道平台,而不去适应新时期的语境做出转型,就很难再维持自身的影响力。

通过整理文献,现总结出目前数字化媒体语境下的两种种新闻报道模式

(一)蜂巢型

数字化媒体背景下,时间的分秒传播让媒体只能在获得零散的要素而不是完全获得新闻的5W要素时就要对之报道。在这种刻不容缓的报道状态下,记者不仅没有时间等待相关方面的回应,更没有时间查询背景资料。新闻媒体就像蜜蜂采蜜,点滴积聚新闻信息,直至时间尘埃落定以后,信息黑洞才能完全被填满,时间的面貌才能显现。

这可以理解为,用整体的完整性换取每一个局部信息形成的时效性。

(二)菱形报道模式

在时效性非常强的数字媒体出现之前,一篇新闻报道一般含有标题、导语、事件、后果、背景、反应与评论等范畴。但在以分秒为单位进行传播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闻背离了这种新闻叙事结构,菱形报道模式则是将这些新闻范畴切分开来进行报道,使得每一个范畴都成为一篇独立的新闻话语。

相比蜂巢型,菱形报道模式更注重先后时间先后的延展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更为模式化而不是盲目的。

在数字化媒体语境下,蜂巢型和菱形的新闻报导相辅相成。前者是一种碎片化的实时报道,满了新媒体语境下的时效性要求和人们当时迫切了解信息的需要;后者则是一种完整、多维的事后呈现,弥补碎片化所带来的人们难以获得时间全貌的缺陷。

四、报刊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纵观媒介技术的更迭,从短信时代不断进步至互联网,再到如今的数字时代,报纸作为信息的集散地的地位始终没有被技术所淹没。内在原因不是报纸传递信息的模式如何完美,而在于报纸不断的吸取新技术传播的思维。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推动着人们信息交互方式的改变,也让人们产生“新技术”能否取缔传统作业模式的思考。诚然新老更替是万物的规律,但新技术是建立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之上而更新的,不是凭空而来,“新”并不意味着取缔。同时,作为传统媒体的报业一直存在至今的理由之一便是它在每一次技术更新都能保持人与内容连接的核心,又同时吸收新的传播思维。

报纸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及百年累计的传播经验,面对数字化浪潮,并不会因为某一次技术更迭而被淘汰。不过,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新技术的到来却也已经改变了传播环境。因此,在新的传播环境的影响下,数字化转型成了报业的目前的需要。

(一)故事性的需要

评价一部好的电影的标准并非它是否是一个好的故事,而是这部电影是否为观众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如电影故事并非电影的全部,好的电影会因为音乐的美向观众提供一个无限享受的世界;会因为美术的描绘让观众置身于充满想象的空间。然而,这些非故事性的感受受到了观众的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心理感受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并不能直击人心或是清晰的被观众感知到。能快速让大部分人感知到“好”,且产生共鸣的正是故事性。

报业所传递的信息并非一两个故事能够展现的,但如果只是更改传播平台,而不去适应新时期的语境,就很难引起用户的关注和共鸣。因此在数字化传播活动时,应该尽量采用“蜂巢式”传播模式,集中于精炼的故事性的传播。在对事件的报道上,让用户先通过故事了解事件,再通过“菱形式”逐渐完善事件所要传递的信息。

(二)人作为主体的需要

技术的更迭始终围绕“人”的参与是否直接而进行,因此在数字化传播中应该把“人”作为主体,强调主体的参与性和社交性尽可能地营造第一视角的氛围。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随着技术更新而增长,更为追求人对信息的参与和互动性,传统报业简单的纸质模式显然也不能达到人们新的需求,因此需要做出数字化转型。

(三)时效性的需要

同样是因为媒介即讯息,技术的更新让受众接收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作业已很难赶上如今以分秒计时的传播。这需要报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传播速度。

(四)保存的需要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海量信息的保存已很难通过纸质保存。这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的海量性造成了纸质资源的需求量增多,另一面也是因为相比数字化,纸质并不能得到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利于受众对海量信息的检索工作。因此,报业需要数字化转型。

五、总结

技术更迭影响了传统传播模式,同时技术的更新是一个无止尽的、延续性的工作,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阶段。作为报业在面对新技术时,大可不必担心自身被取代,因为传播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和传播经验是新技术所不能取代的。但技术也影响着传统报业,它促使着报业要学习新的传播模式,做出改变。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程度和其影响的传播环境来看,报业需要进行数字化的转型。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qk/2273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