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屏读”语言的应用及其缺陷

作者:汪杉来源:《视听》日期:2019-09-21人气:89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到智能手表屏幕,大到电脑的液晶显示屏,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电子屏幕获取信息,开展娱乐活动,或进行工作。在这种情形下,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不断加快,用户和受众参与网络的方式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凯文·凯利在其书《必然》中提到,在过去三十年中,以这种科技为根基的社会经济经历了跌宕起伏,但很明显,这发生的一切都被一些大势所主导。而在这种大势中,“屏读”就是其中一种必然的科技力量。

当今,超过50亿张的数字屏幕在我们生活中闪烁,制造商每年生产出的新屏幕高达38亿之多。屏幕不仅被放置在我们的口袋中,行李箱、仪表盘、客厅墙壁和建筑物的四壁上都有它们的身影。无论我们做些什么,都离不开它,现在的我们都成为了“屏幕之民”(people of screen)。

一、电子屏幕背后的科技产品参与方式的改变

相较于研发者们对技术的革新,影视工作者们则对于“屏读”这一表达方式产生了兴趣:影视作品是否可以不再拘泥于现实场景,而将整个故事架构在电子屏幕上,使用各类电子屏幕与人物的互动说好这个故事。在新媒体的环境以及这样新兴想法中,“屏读”这一电影语言应运而生。这里的屏读并不止于对屏幕上文字的阅读,更包括对图像、视频、对话气泡以及电子屏幕上各种视觉互动符号的解读与互动。

从定义上来说,屏读语言是以应用软件和程序作为叙事载体,视听叙事完全在电子屏幕上展开的一种电影语言。其与传统电影语言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虚拟现实性”。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其传承了网络世界的核心——虚拟。界面、应用,镜头里的一切都起源于0和1,也无实际触感。而这种对虚拟世界的完全照搬却又增添了语言的现实感。其创造出的整个意境与当代人们的生活相互切合,是大多数人工作娱乐的真实写照。使用这种语言,观众的代入感增强,沉浸体验更好。这种虚拟与现实对立统一的矛盾,达成了影像在另一个维度上的真实重塑与形式创新,塑造了“屏读”这一新电影语言。

在以“屏读”语言叙事的影视作品中,观众通常会被安排在第一视角,“沉浸”在整个故事中,与主人公共同经历种种跌宕起伏。不仅如此,整部作品从头到尾都只使用这一种语言,观众也只能通过看屏幕上的屏幕(电脑、手机、平板等)来理清脉络。当然,为了使叙事不那么单调,拍摄者也可通过视讯聊天这一方式将现实画面嵌入各种电子屏幕中。

而“屏读语言”的技巧,并不是灵光乍现的独特,而是在日常对电子屏幕的使用体验中积累所得。比如你在做正事的时候,突然被弹窗吸引,一个接着一个点进去,最后将本应完成的任务抛到九霄云外。又或是和别人聊天的过程中,原本因为愤怒或兴奋或其他情绪快速打了很多字,停顿了一会儿以后又一点点把字删除。正是这些生活细节,让略显紧张的叙事节奏轻松起来,受众也有共鸣,代入感会更强。

总结来说,这种电影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大众语言(universal language),是一种建立在新科技上的叙事语言。这种视觉呈现方式的创新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即改变科技产品在电影中的参与方式,引导观众的目光和视角。这种参与的背后,不仅是由于我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科技产品和社交媒体,更是因为它们的出现和发展逐渐改变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方式。

二、“屏读”语言的运用及作品分析

其实早在2009年,英国网友亚当·布彻就自导自演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屏读语言片——互联网故事。有人把这种拍摄方式称作“桌面电影(desktop film)”,顾名思义,泛指故事冲突和镜头全集中在网络和电脑桌面的电影。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屏幕也不再拘泥于电脑桌面,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的相继问世,故事的展开也越发多元。因此,“屏读”一词应比“桌面”更加恰当。

2010年,google发布了一条利用屏读语言叙事的的广告片Parisian Love(巴黎爱情),宣传其搜索引擎。整部影片非常简短,制作也非常简单——从主人公搜索在巴黎留学开始,到他和在法国认识的妻子的孩子的出生,画面中只有google的搜索引擎输入条以及搜索结果。如果说互联网故事是屏读语言的一次尝试,那么巴黎爱情就是屏读语言真正的开始。它是自蒙太奇技术问世以来后,电影语言的巅峰,即通过相关词汇和声音补充观众认知,帮助他们完成对剧情的理解。比如说,观众看到Google搜索条目里出现“教堂”就自动脑补了男女主角结婚,看到“婴儿床”就脑补了他们有了孩子。这种全新的电影语言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也开始利用屏读语言进行故事叙述实验。

(一)借用其镜头语言表现传统题材

在2015年,现象级美剧摩登家庭就在第六季第16集尝试了使用屏读语言讲了个温馨幽默的家庭故事:联系不上女儿的妈妈有些着急,便使用iMessage、Facetime等软件与家人实时通讯,甚至试图黑入女儿的社交账号去发现女儿的下落,这些举动引发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最后女儿从家里的地下室走出——原来是因为她一直在补觉,没能及时查看手机收到的消息。由于《摩登家庭》整体定位走温馨喜剧路线,且时长在20分钟左右,这样单独剧情的一集并没有利用屏读语言制造太多的悬念。但因为《摩登家庭》原本的人物关系就比较错综复杂,因此整集的剧情不显单调,观众可以在每时每刻都发现新的惊喜

而最近刚刚上映的电影《网络迷踪》,在拍摄时也使用了屏读语言。女儿失踪,父亲通过电脑上的社交信息搜寻其下落,在经历了解密,反转等各种波澜起伏的事件后,父女最终团圆,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化解。这样的故事其实规矩而老套,但其涉及到的话题却很宽泛——亲子关系、人性的自私、媒体的冷血、社交媒体对生活的侵入等等。若是将这些单一的话题展开,每一个都可以单独成篇,但如果将所有的话题都压缩在传统的电影中,就会使得信息量过大,观众也难以吸收如此庞大的内容。但屏读语言帮助了电影在单位时间内增加了信息量:通过屏幕上任务栏显示的文字,或是查找资料时那些对情节没有推动的其他信息(网友对女孩失踪事件的评论),这些有意无意的感情渲染,从侧面反映出了人心的冷暖,也是屏读语言中别具一格的设计。

总的来说,美剧《摩登家庭》这一集以及电影网络迷踪都是“新瓶装旧酒”——只借用了屏读的形式,但在主旨核心上还是传统故事的延续,讨论的也都是人性、家庭这些经久不衰的话题。在这一类影视作品中,屏读语言都丰富了其表现形式,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偶尔会借屏读语言增加故事的剖析面,但都只是点缀,并不能起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二)通过其镜头语言展现新媒体困境

而上映于2014年的惊悚电影《解除好友》以及其2018年上映的续集则在屏读语言的基础上讨论了更多因新媒体时代到来而呈现出的社会问题。第一部的故事核心为“网络霸凌”,带有灵异色彩:因为网络霸凌而自杀的女孩子在一年后的忌日突然“重返”网络聊天室,引发了昔日好友间的背叛、猜疑与骚乱。虽然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女孩死后朋友们的反应,但话题核心是网络暴露他人隐私而产生的霸凌行为。这里的屏读语言,不仅使整个事件还原得更加真实,也提升了叙事的纵深感。在照片发布后评论的飞速增加,到片中的青少年在视频聊天中因为愤怒而离开,或网络连接时故意而为的卡顿……都让网络暴力表现得更加鲜活而残忍。创作者所选的“网络暴力”这一议题,更是值得关注和讨论。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交流共享越发迅速、方便,而社交网络中身份的隐秘和交流的阶级弱化,则使得群体极化现象愈发严重,网络暴力事件也变得轻易。创作者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屏读语言将这一议题搬上了屏幕,引发大众关注。这部作品,既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也在剧情背后令人反省深思。

其续集则选择了“暗网”为题材进行创作。区块链、比特币等词近年来热度不断,而基于这些技术进行非法交易的暗网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赛博恐惧。在本片中,暗网中的用户付钱雇人虐杀少女,这样的设定,可以说是人们目前可以想象到的最极端的反社会人格的实体化。而剧中的每一位参与者,其实都在暗网用户的摆布之下。暗网用户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他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暴露在各种线上媒介中的我们毫无安全感可言。可以说,这是创作者“对数字时代的警告”,更是一种借助屏读语言将网络恐惧具体化的表现。

除了增强现实和加入信息量的功能,在这类影片中,屏读语言是电影主题的助推剂。屏读语言和事件发生的背景完美契合,又记录下“屏幕前”的人物在接触电子设备时的茫然、恐惧与挣扎,更是通过技术的故障、修复或漏洞将媒介融合时代的不确定性实体化,在增加故事纵深感的同时也对当代的新媒体现象旁敲侧击。

三、“屏读”语言的缺陷

屏读语言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到目前为止都备受关注和追捧。许多影视创作者目前都在试图尝试将这一语言融入电影叙事中,比如哈内克的《快乐结局》、徐冰的《蜻蜓之眼》等,但因缺少网络运行的基础知识,剪辑后的逻辑也不流畅,导致一些作品连让屏幕本身看起来更加可信都做不到。屏读语言的某些缺陷在这些作品里也被无限放大:

一方面,日常生活中已频繁使用各类电子产品的观众,在闲暇时如果还需要长时间观看“屏幕”,必然会有些疲乏。且在这类影片中,观众根本不需要信任其中的任何一个镜头,快速闪过的带有信息量的界面已让观众应接不暇,人体开始逐渐成为媒介的延伸,主体性被媒介进行了偷换。这样看来,在疲乏的同时,观众也许会在媒介中越陷越深。

另一方面,尽管制作人尽力使得拍摄角度多元化,但从总体上来说,屏幕语言的叙事方式还是十分单调的。且这类电影也一直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有进步,也许会一直囿于“伪纪录片”创作出的伪劣的真实感。观看模式的迅速转变,其实人们也会很快适应这样的电影语言。若仅仅是拍摄30分钟内的短片,屏读语言就是画龙点睛之笔,但电影的时长通常在一小时以上,如何弱化这两种缺陷并利用更好的方式展现新媒体时代特征,是当今影视创作者需要突破的创新点。当然,我们也不难想象,随着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影视语言也会在屏读语言的基础上更新迭代,以适应新的环境。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