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寒门状元之死”霸屏背后的传播心理分析

作者:段馨蕊来源:《视听》日期:2019-09-24人气:1281

“寒门状元之死”事件的起因是知名自媒体 “咪蒙”旗下 “才华有限青年”公众号发布的一篇名为《一个出生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文章用极尽煽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努力生活,却因家境贫穷而英年早逝的高考状元形象。由于在选题方面具有话题性,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迅速形成热点话题。“家境与努力哪个更重要?”“这个社会究竟有无公平可言?”一系列相关讨论如潮水般涌来,负面情绪与消极言论在网络上蔓延。

可是时隔一日,该文章就被证明内容不实。虽然“才华有限青年”公众号的账号主体发布声明解释:该文章属于非虚构写作并不是新闻报道,为了保护寒门状元的隐私权,他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模糊处理,故事背景和核心事件都绝对真实。可这一说法无法再次博得网友们的信任,关于分析“寒门状元之死”中逻辑错误、细节错误、价值观错误的文章层出不穷,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再次受到质疑。

虽然“咪蒙”团队不断强调《一个出生寒门的状元之死》不是一则新闻报道,不应在细节上被过度要求。可是其转发量和影响力已经远超过新闻对受众的影响。根据其内容的不可靠性和为网络受众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将《一个出生寒门的状元之死》定义为一则贩卖焦虑的虚假信息。而“寒门状元之死”事件的本质则是一些无良的自媒体,为了获取商业利益的恶意营销。

一、“寒门状元之死”传播心理分析

“寒门状元之死”事件之所以会产生如此轰动的社会影响,与其背后的传播心理有很大关系,本部分将从传播主体和受众两方面着手,分析“寒门状元之死”事件在网络传播中所产生的传播心理。

(一)传播主体的“利益至上”的传播动机

“寒门状元之死”事件的传播主体,作为盈利性的自媒体经营者,发布这则虚假信息的主要诉求是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达到流量变现的结果。而对商业价值的过度追求是他们传播虚假信息的主要心理支撑。为了在互联网传播中获得更多的流量以达到变现的结果,自媒体运营者不顾内容的真实性和价值观的正确性,故意选择一些有争议的、容易引发轰动的信息进行传播,这种行为不仅忽视了新媒体发展中“内容为王”的要求,也违背了新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为了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咪蒙团队”借助社会上比较敏感的“家境与努力哪个更重要?”这一话题,通过编造一个极端的故事来吸引社会的关注。这个错误的价值观和负面的传播心理就决定了“寒门状元之死”信息的虚假性和社会舆论的消极性。

(二)作为接收者和“二次传播者”的受众心理

广大网民不仅是“寒门状元之死”事件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寒门状元之死”事件的二次传播者。他们不仅自己阅读《一个出生寒门的状元之死》这一文本,还将加上自己的评论将其转发到朋友圈中,并以各种形式在其他新媒体平台进行讨论。那又是什么心理,促使他们关注并“二次传播”这则虚假信息呢? 

1.强烈的自我代入感

当代社会大多数人都有很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咪蒙”微信矩形方阵的主要受众,以85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群体,更是处于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压力之下。“寒门状元之死”中家境贫寒,却又不断与现实抗争的“周有择”,与处在生活压力下的受众在生活经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处境的相似性会让受众产生强烈的自我代入感。他们同情“周有择”的遭遇,在看到身为省级高考状元的“周有择”,为了给妹妹攒学费努力打工省吃俭用,最终因胃癌离开人世时,大多数受众会产生感同身受的情绪。而这种自我代入感,是促使受众关注并二次传播该事件的主要因素。

2.社会偏见和刻板印象

社会偏见和刻板印象是一种常见的影响社会行为的心理因素。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研究室对2010-2014年社会热点事件的调查,网络舆论背后的社会心态主要有仇官、仇富、仇警的“三仇”情节,对弱者一边倒的同情心理,对他人隐私尤其是情色之事的窥私心理和激清澎湃的爱国心理。这些均是社会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具体体现。而“寒门状元之死”中,恰恰透露了一种仇富心态。贫穷的人不断努力却无法摆脱家境的牢笼,富有的人却甘于堕落浪费已有资源。而文章中隐含的仇富心态与大多数受众固有的社会偏见与刻板印象相吻合。这也是导致受众关注并二次传播该事件一大因素。

3.群体交往中从众心理

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这是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对个人在群体中的心理特征的表述。而这一表述正是受众在群体交往的从众心理的体现。当各大网络平台都在讨论“寒门状元之死”这一事件时,大多数作为群体成员的受众会不自觉的进行关注,并附和已有的舆论导向。这种从众心理是吸引人们持续讨论该事件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4.对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猎奇心理

社会主流价值观告诉我们努力比家境更重要,提升自身实力,是达成自我价值的有效手段。而“寒门状元之死”中所“揭露”的“社会黑暗面”,对各种职业的“别样解析”,展露了一种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社会状况。而面对这个与固有价值观和认识体系有偏差的“寒门状元之死”事件,受众们会产生猎奇心理,要求获得新的认知,从而更加关注“寒门状元之死”事件的发展。

二、关于“寒门状元之死”霸屏的反思

“寒门状元之死”事件产生轰动效应的背后,是整个新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肆虐的影射。依据对“寒门状元之子”霸屏背后传播心理的分析,笔者尝试总结了以下两点避免虚假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

(一)传播者:端正传播动机,提高职业素养

不同于传统媒体严格的审查机制,新媒体对传播信息的审查比较宽松。传播者端正传播动机是如今新媒体环境下保障信息真实性的主要手段。为了避免虚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新媒体中的传播者应该树立正确的运营观念,重视对传播内容质量上的提高。除此之外,新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充分意识到新媒体信息传播对社会舆论和价值观的影响。不盲目追求商业利益,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受众:提高信息甄别能力

“自我代入感”、刻板印象、从众心理、猎奇心理等心理因素的存在会影响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信息甄别能力。受众在接收新信息,尤其是接收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新信息时,要保持警惕心理。首先要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新信息的合理性,再经过多平台尤其是主流媒体验证,来对互联网上纷繁复杂的新信息进行甄别与筛选。只有形成独立的思考习惯,理性的面对新信息的传播,才能有效的避免虚假信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除此之外,提高新媒体平台对于信息的审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保障新媒体信息传播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