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心理健康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理解和应用-教育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来源:原创日期:2011-12-12人气:120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而近几年发生在高校类似药家鑫事件等诸多悲剧再一次表明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教育工作在对心理健康概念、标准理解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并将其标准运用到心理教育工作中,通过学习能力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教育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高校教育管理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概述
(一)心理健康概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解释,当中提到“健康不仅是指毫无身体疾病与缺陷,并指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能力完满适应的状态。”因此,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广义的心理健康指的是高效满意并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体现的是人基本心理活动协调、完善过程的内容,即知、情、意、行达到完整统一的标准,人格可以协调、完整并适应社会。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念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着复杂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完整的人。大学生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阶段。大学生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征,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正确自我意识
对自己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期望和要求;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自信乐观,能确立自己生活目标,并努力向目标靠近。
(二)健全统一人格
能保持气质、性格、能力、理想、信念及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情绪和行为反应,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态度;与社会步调合拍一致。
(三)开朗轻松心境
经常保持开朗、乐观、愉快、满足的心境,虽然也有暂时悲观、消极等情绪,但是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需要;对自己现有的一切心怀感激。
(四)坚强个人意志
在生命发展不同年龄阶段,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都会有对应心理反应,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龄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因此,要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困难、逆境面前不灰心、失望、不气馁,百折不挠。
(五)较强适应能力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环境关系,能主动适应环境和改变现状。在集体中能与他人融为一体,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独处沉思之时无孤独感;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适应能力和较充足安全感。
(六)和谐人际关系
用真诚、信任、宽容和理解态度与人相处,并保持真诚微笑。接受他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接受自己,也接纳他人,认可别人存在重要性和作用。既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换位思考,又能获得别人理解和接受;在与人交往活动中积极态度总是大于消极态度。
(七)积极学习态度
以较强求知欲、自觉性和浓厚学习兴趣来对待和善于学习,刻苦钻研。要乐于珍惜、热爱、积极投身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我个性和聪明才智,能从工作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解
(一)健康身心
身心以整体形式完满融合,具备旺盛精力、乐观积极、开朗自信,健康心理需要基本上能得到满足是心理健康表现。现如今“郁闷”、“无聊”等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口头禅,这样一个自我感觉无聊、心理压抑,这样情绪只能导致不健康心理产生,若不能有效抑制将会引发心理疾病。因此,判断个体身心健康标准之一即为自我感觉是否良好。
(二)正常智力
在基于脑神经活动基础之上,侧重潜在认识能力,反映认识及解决事情能力。大学生智力结构含有许多方面,有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正常智力构成大学生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心理前提条件,并成为保证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如果大学生智力不够正常,则一切社会活动都会受到制约难以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必然会降低,导致大学生无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所以,大学生唯有心理健康方可正确认知事物和解决问题,发挥出正常智力水平并取得成功。
(三)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正确是一种积极自我观念,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有正确了解和客观评价:了解自己优点与缺点,了解自己能力、性格、爱好和情绪特点,努力发展自身潜能,肯定自己;而且还能接纳自我,对于自己无法弥补缺陷能安然处之,不妄自尊大,不骄傲狂妄,能以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
(四)善于控制调节情绪
情绪在影响人健康同时,也影响着人际关系。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饱满的情绪能使学生保持乐观心态,对于生活和未来都能充满期望。即便是生活中偶有悲伤、忧愁等消极表现,但也可得到适当发泄来恰当调节控制自我情绪。
(五)良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尺之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接纳、尊重、宽容他人对人真诚、善良;能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他人,乐于奉献。能使自己很好融入到学校这个“小社会”当中。
(六)良好适应环境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认识环境上坚持正确观点;二是能够处理好个人和环境关系。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良好地适应环境,他们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并评价身边环境,并与社会良好接触进而适应社会。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面对现实,及时调整需要,让思想、行为和社会保持一致。
(七)人格完整
人格可定义为人精神面貌的整体状态,人格完整指人格要素的构成,包括能力、气质、理想、性格、信念等各方面均衡发展。大学生如心理健康,则具备较高水平的顽强性、自觉性、自制力和果断性;在面对困难与挫败之时能够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与处理态度,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厄运不屈服、面对困难不退缩,并能将困难转化为动力,有机统一目标、需求、愿望与行为。
(八)符合年龄特征心理行为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具备相应的心理行为,因此,心理行为表现在不同的心理年龄阶段不尽相同。一个人如果心理健康,表现为和其年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相匹配的行为习惯;通常而言,大学生如若心理健康,则表现为思维敏捷、精力旺盛、乐于探索;若心理不健康,则表现为缺乏朝气、喜怒无常、单纯幼稚或精神萎靡。
四、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
关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同时,必须以教学内容形式来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丰富广泛的教学内容,其中包含情绪稳定教育、积极适应教育、正确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大学生心理发展,把握规律,从发现其心理素质中的缺陷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培养其优秀心理素质及良好人格品质。适度提升承受心理压力及处理心理危机的意识状态与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一)学习能力培养
学习能力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够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学习。大体看来,多数学生可以积极应对综合素质考验,轻松融入紧张的学习气氛,最终顺利完成学业。其中也不乏存在学习动力、散漫、对专业不感兴趣等心理问题的“困难户”,学校可通过良好学习环境使学习动力强化,积极要求学生开展、组织相对应的心理讲座或集体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进而挖掘自身潜能,以期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二)适应环境能力
适应环境能力培养是生存发展的需要。一个人如若跟不上环境变化,就会被社会孤立乃至淘汰。现如今,许多大学生对环境不适应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新生体现得比较明显。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对环境适应,提升其环境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现实,矫正不切实际的错误看法,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接受能力,并以充分的心
旧丁已
实残与棵索
理准备和相对较强的适应能力来应对变化剧烈及不断发展的社会与未来。
(三)始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突出体现在他们的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享受到的都是温室中花朵的待遇,所以,养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骄傲、缺乏交往经验,不善沟通,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随即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正确引导可以教会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良好相处,进而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
(四)适当的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积极调节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应了解每个人情绪的正常值并把握个体情绪变化的主要特点,方可有效调节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形成良好情绪反应能力及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尽量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如急躁、忧伤、苦闷等,尤其是生活较为贫困的同学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更不善于调节情绪。所以,必须引导广大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情绪特点,尝试进行情绪自我调节。如通过自我控制、注意转移、自我安慰、适当发泄等方式完成情绪的自我调节。五价值观教育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价值观体现在人的社会核心内容。正确的价值观将影响一个人是否可以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并决定其人格是否完整。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处于大学时期的青年,相对而言,生理机能不够成熟,心理发展比较薄弱。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心理与完善人格的过程,若不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会出现各种思想窘境甚至严重的理想信念危机。
(六)挫折教育
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心理发展介于成熟和不成熟两者之间,因此,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现在大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感情脆弱,对待事物往往感情用事,意志薄弱,挫败感承受能力差,进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因此,学校教育就必须遵循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教育,增强他们应对生活和学习,以及未来可能要经历的心理冲击的承受力。并且使学生把握意志品质的主要特点及问题,指导其正确客观地审视自我,坚强、勇敢地应对挫折,磨练意志。
总之,心理健康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点,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