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探析——经济论文

作者:边爽来源:《时代金融》日期:2014-10-19人气:74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现行的利率构架、传导体制以及机制上的缺陷日渐显露出来,既无法正常反应出资金的供求情况,又制约着资金的充分流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因此,进一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势在必行。且中国利率市场化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备一定的宏观环境、微观基础和其他配套条件,才能稳步前进。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1993年中国共产党于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供求为基础,央行基准利率调控为核心,各种利率水平由市场资金供求来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与市场利率管理体系。[1]中国利率市场化计划从此逐步展开。

    回首这近20年的历程,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出现过许多问题,但从这些问题的一步一步解决,以及利率市场化制度的不断完善,可见我国政府对利率市场化的决心,以及寻求利率市场化可行性方案中所做的尝试。中国利率市场化是势在必行,以下是中国政府在寻求中国利率市场化中所做的尝试: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众人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进行市场化发债。

    1998年:对贴现利率生成机制等进行改革。

    1998年后: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1999年10月,国债采用市场招标形式发行,实现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等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2000年9月,对外币贷款利率进行放开政策,并对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外币存款利率进行放开政策;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即300万美元以下的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2002年3月,人民银行对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外币利率进行统一管理政策

    2003年7月,对瑞士法郎、英镑以及加拿大元三种外币小额存款放开了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

    2003年11月,对部分币种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包括欧元、美元、港币、、日元。

    2003年11月,允许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的银行增加了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2],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与1.7],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不再成为分别制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根据。为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企业贷款利率的下浮幅度将保持不变,依旧为10%,但是最高上浮幅度可以扩大到70%。

    2004年10月,贷款可上浮;并取消封顶;而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并未做到完全放开。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可以下浮,下不设底。

    2006年8月,将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

    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为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人民银行于10月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

    2012年6月,央行再一次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同年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2013年7月30日,《财经》消息称,央行已经制定了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整体改革方案,并在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批准。

二、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

2.1 中国经济基础雄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明显进展,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来支撑金融体制改革。相关财经报道资料中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1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达近4万亿元,财政赤字占 GDP 中的比重在合适范围内。国家储备的外汇余额为3万亿美元。[3]201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等依旧保持着增长的上升趋势,这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2.2国际经验分析和借鉴

    发达国家大都经历过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所处环境虽与发达国家由所不同,但依旧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例如,利率市场化必须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方式已被他国证明是一种稳健的改革方式;金融安全是决定利率市场化次序的出发点;若要保证市场化的顺利推进和健康正常运行就必须进行充分监管,适时引入一些不受利率管制的新的金融产品。[4]与此同时,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进行改良创新,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策略。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处在调整期,同时经济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正是这个国家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机遇期。

2.3中国微观基础进一步完备

    2013年7月,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再则,我国的上市银行也普遍具备了合理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财务约束机制,风险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经得住利率市场化得考验。同时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对利率的敏感性日渐增强,能够根据利率的变动对自己的金融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2.4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

    利率市场化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国随着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共存的金融市场体系,且金融市场规模大、功能全、产品序列齐全、运行效率高。加强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发展体系建设,并使之协调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

2.5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伴随着金融机构的成长而一起成长。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使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降低了利率市场化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利率风险,为金融体制的改革营造了法律环境,为金融创新打下了制度基础。自1998年后,央行逐渐细化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金融体系趋于成熟,金融监管的手段和金融监管的措施不断完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为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三、结论

    利率市场化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利率的市场化更能正常反馈资金的供求情况,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运作,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外部条件,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要根据自身特殊国情,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的进行利率市场化,做到由市场决定,央行进行调控,灵活机动的推进,将利率市场化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赵晓娜.利率市场化—金融改革的突破口[J].当代经济管理,2012( 6) : 86 -89.254

[2]周小川.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家,2012,( 1) : 24 - 27.

[3]周梅.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建议[J].金融论坛,2011,9.

[4]罗彦杰应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研究[J].时代金融,2012,( 6) : 12 -13,1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