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过度设计现象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岳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日期:2015-02-27人气:1118

[摘要]过度设计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它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促进经济在短期内快速发展,产生了企业信用透支、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企业、消费大众和设计师应协同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遏制过度设计,充分发挥设计的正面效应,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商品经济,产品设计,过度设计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经营经验相对欠缺、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导致了不少盲目无序经济现象的出现,过度设计就是其中之一。过度设计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附加功能引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以增加自然资源消耗、加重生态环境负担为代价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却对人类自身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1 产品过度设计概述

1.1过度设计的产品特征

当前不少企业以高科技、多功能等噱头不断激发大众的消费欲望,但实际上很多被企业津津乐道的产品功能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并无实际意义。过度设计的产品主要有以下特征:其一、形式感过重,为了迎合潮流盲目套用产品功能不匹配的流行造型、色彩、结构等设计元素;其二、功能过剩:产品中的不少功能并非消费者实际所需,导致功能浪费;其三、性能过高:不少产品性能配置过高,在使用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导致性能上的浪费。

1.2产品过度设计的负面影响

过度设计往往能够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对企业、消费大众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等都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1.2.1妨碍企业稳定成长,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成长的基石,而稳定的产品品质则是品牌形象的基础。而过度设计产生的很多华而不实的功能、特性严重影响了产品品质,对品牌形象损害极大,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甚至可能影响行业的整体发展。曾在美国兴起的“有计划废止制度”就对汽车企业、行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这种制度以人为的方式(主要是过度设计)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迎合了经济上升时期人们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为美国汽车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同时也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造型、装饰等形式设计而忽视技术创新,导致美国汽车竞争力急剧下降,在与日本、欧洲汽车企业的竞争中节节败退;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污染的特性和频繁的更新换代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对人们的社会道德观、生活价值观也产生不良导向[1]。

1.2.2增加大众经济负担,产生不良消费导向

从表面上看,过度设计的产品往往具有功能全面、性能卓越、时尚前卫等特征,能够满足消费大众的多元需求。但由于功能过剩、性能过高等原因,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产品的实际性价比并不高,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企业的诱导性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众过度消费的欲望,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压力,甚至形成畸形的消费观念,滋生出不良社会风气。近年来出现的通过卖肾、抢劫等极端方式满足消费欲望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过度设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1.2.3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危害人类自身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耦合成为一个大的动态系统,这个大系统能否持续平衡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系统能否持续生存。过度设计一方面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另一方面又增大了人类向自然生态系统排放的废弃物。当人类的破坏性影响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容量”后就会导致大系统逐渐失衡,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如我国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2 产品过度设计的产生原因

在过度设计的形成过程中,作为供需双方的企业、消费者和设计师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2.1企业是过度设计的主要推动者

企业是过度设计的主要受益者,也是主要推动者。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之一,影响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优秀的设计能有效提升产品品质、改善销售状况,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比如日本制造业的崛起就得益于其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但对利润的过度追求则会导致设计的商业效应被肆意滥用,沦为企业“制造”过度消费需求的工具,从而产生过度设计。

2.2消费者是过度设计的主要动力提供者

消费者是过度设计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却也是产生过度设计的主要动力来源。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由于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等各方面条件的不同,每一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2];即使是同一层次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需求的多样性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导致了过度设计的产生:从客观层面来看,多元化需求一定程度上需要“过度设计”,比如多功能产品就是企业以较少产品种类满足较多不同需求的有效方式,但往往由于集成功能多于消费者个体的实际需要而导致设计过度;从主观层面来看,不少消费者因消费观念不成熟,易受外界诱导而盲目地追求产品功能、性能以及品质等,产生脱离实际的不理智消费需求,成为过度设计发展的动力。例如不少消费者虽然极少参加户外运动,却受潮流影响而购买排量、性能远高于一般家庭实际所需的SUV,从而又成为这一购车潮流的推动者。

2.3设计师是过度设计的主要“制造者”

过度设计主要经由设计师之手产生,设计师“制造”过度设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设计师虽然主观上并无利用过度设计获取个人利益的意愿,但由于设计经验不足或工作失误而导致过度设计,比如设计中常见的简单问题复杂化倾向就比较容易导致过度设计;其二是设计师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利用过度设计主动配合企业的过度消费导向或迎合消费者的过度消费欲望,从中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

3 应对产品过度设计的措施

过度设计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很难从根本上加以消除,但必须通过一定措施限制其生存空间,消减不良影响。

3.1确立统一评价标准

设计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设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虽然对过度设计的批判越来越多,但并未形统一的评判标准,导致了一定的混乱。比如不少人将奢侈品设计简单地等同于过度设计,但事实上奢侈品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品牌价值之中,虽然很多奢侈品价格较高,但产品本身并不存在功能过剩或资源浪费等问题,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因此,应对过度设计首先必须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否则不仅无法消减过度设计的危害,反而会抑制设计的积极作用。产品设计是处理人、产品与环境这一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系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利益共享,促进系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在有利于这一系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设定具体的评判细则。

3.2 供需双方协同应对

在统一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企业、消费大众以及设计师应根据各自的社会角色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形成合力有效抑制过度设计。

3.2.1促进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创新销售与服务形式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基本目标之一,但对利润的过度追求并不利于企业及行业的长期发展。只有在企业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这也是避免过度设计的有效途经。因此,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必须合理规划产品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既保证企业能够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同时也要符合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当前不少企业结合低碳理念开发相关产品并进行公益性宣传,就较好地实现了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谐统一。此外,创新产品的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方式等也有助于抑制过度设计。比如针对产品功能大于消费者实际所需这一弊端,如能采用类似于计算机的销售方式,由消费者根据自行配置相关功能模块,则既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又能有效避免功能过剩以及性能过高等问题。

3.2.2培养理性消费观念,倡导健康行为习惯

产品必须被消费者购买才能实现其经济利益,过度设计的产品同样如此。就广义角度而言,所有社会成员都是消费者,都是过度设计的潜在“受害者”,因此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义务抵制过度设计。政府、社会和个人应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等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理论和观念,引导大众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减少过度消费需求,从源头上消解过度设计的驱动力。

3.2.3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职业道德

设计师是产品设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是抵御过度设计的重要“防火墙”。因此,设计师一方面必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加强理论研究,将设计工作建立在科学严谨的理论、方法之上,避免主观臆断导致过度设计;另一方面,设计师还应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防止不良利益的腐蚀。设计具有连接消费者与企业的桥梁作用,能够将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产品[3],但并非所有需求都适合转化为产品。设计师有责任从设计专业角度和社会道德层面等协助企业甄别、剔除不合理需求,消除可能出现的隐患,避免产生过度设计,这也是设计师社会职责之一。

4 结语

设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有力武器,但过度放大设计的商业效应并不利于企业、行业的成长和发展,也不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企业、社会大众和设计师等应共同努力、各司其责,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不断遏制过度设计的生存空间,从而充分发挥设计的正面效用,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