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个人化、故事化、情感化——当下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创作的三个维度

作者:何流来源:《视听》日期:2016-07-16人气:1590

尽管作为人类实践,口述历史几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但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的流行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在国内荧屏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情。在这类节目中,编导将最古老的“说历史”“听历史”的治史方式与电视媒介的视听语言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宏大叙事转变为第一人称的个人化微观叙事。创作者利用历史亲历者的叙述、回忆取代了历史教科书上的史料。这样的艺术处理使得口述历史类的栏目普遍呈现出故事化、情感化、碎片化的特点,创作者试图去挖掘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故事,从而实现从小人物的视角去观照大的历史时代。

一、个人化的叙述视角

近年来荧屏中出现了不少较有影响力的口述历史类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见证·亲历》、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凤凰大视野》以及重庆卫视的《记忆》和湖北卫视的《往事》等等。这些节目不单是关注离我们相对比较远的历史事件,同时也关注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历史题材作品往往会承担政治宣教的任务。但时过境迁,以往那种宏大叙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已经难以再满足观众的需要了。因此,寻找收视率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平衡点,就成为了编导的核心任务。这样一来,个人化的叙述视角成为了一种具有可行性的选择。创作者没有高高在上地想要去教化观众,而是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去呈现历史,具体表现为平等的“讲述”。在讲述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因素被有意无意地淡化、消解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节目所呈现出的视角甚至实现了对以往主流宣传的解构与质疑。这一点在凤凰卫视推出的《凤凰大视野》里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在《凤凰大视野——中国远征军》这几期里,对以前鲜被提及的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对日作战的历史就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观众从中获得了不同于以往正史的另一种解读。

再苛刻的观众也必须承认,想要在一档电视栏目里实现对历史完全准确的还原是不现实的。用文字记录的历史尚且会遭受那么多的质疑,用电视的声画语言去表现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就更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了。最后在节目中呈现出来的历史形态必然是从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切入的。这里我说的个人化,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创作者自身所持有的个人化视角,另一方面则是观众对于历史的个人化解读。

对于创作者来说,个人化视角还意味着不再使那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被掩埋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而是从对人和人性的观察中表现历史人物。比如湖北卫视《往事》某期节目对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龙成长经历的回溯,就跳出了以往的窠臼。创作者没有把他看做一个不寻常的名人,而是从普通人的角度表现了李小龙选择功夫的心路历程,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更为立体与丰满的李小龙形象。在央视《见证》栏目策划播出的《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中,编导有意选取了反映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像素材,如当时的流行歌曲、电影海报、日常饮食等,给作品赋予了一种人类学意义,让观众看到个体在动荡年代中的挣扎与坚持。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①今天的观众,必然会用今天的眼光去打量历史。这种个人化的解读,借用接受美学上的观念,实际上有助于让观众参与到节目的再创作中。它与创作者的个人化视角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

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历史学家吴晗就提出历史剧既是艺术,也是历史。当然他所说的历史剧在那个特定时期主要是指戏剧和戏曲作品。一直以来,国内的历史题材电视栏目和纪录片忽略了故事性的体现,不注意控制叙事节奏,致使作品“叫好不叫座”。在市场的呼唤下,这类节目以一种新的叙事方式为观众所接受。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故事化,即将真实性与艺术性、故事性结合在一起,用现代的审美观念重新审视历史,使表面枯燥的历史最终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这种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不断获得市场的认可。比如《凤凰大视野》《讲述》都获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实际上,所谓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就是在不违背基本的历史事实基础上,人文历史纪录片运用情景再现、人物扮演突出历史中人物的方式,为纪录片接近真实、还原历史提供了一种方式。

历史题材类节目本质上应该承担传承民族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责任。因此,创作者应努力使受众了解到真实的历史。但同时电视毕竟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创作者又必须采取适合于电视这种媒介表现的方式来还原历史,因而节目的故事化也就成了必然选择。如1988年央视拍摄的《让历史告诉未来》运用了情景再现的做法,《凤凰大视野》有关五四运动的专题节目采用了情景再现与历史资料结合的方式,让观众与那个早已过去的激荡年代找到了共鸣。在演员搬演的段落中,我们似乎又听到了那群热血青年当年的呐喊。这比传统意义上的解说词加资料片的组合要更具有感染力。

三、情感化的艺术表达

与当下火爆的各种真人秀相比,口述历史电视栏目的观众恐怕是人数很少却很执著的一个群体,他们不满足于在电视上看到教科书上已经讲述过的内容。显然,作为电视艺术作品,历史题材栏目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的个人化表达。但是,历史绝不是冷冰冰的事件与数字。历史事件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的无意识与潜意识。因此,口述历史类节目的最大优势——以情动人得以体现。

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栏目开播于2005年,是国内第一档直接以“口述历史”命名的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在情感化表达方面,该节目与一般的历史类栏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口述历史》的编导一改往常由一个置身事外的叙述者(类似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中说书人的角色)占据主导地位的做法,转而将主导权交给了口述者,让口述者的叙述在时间上占据节目内容的主体,形成了电视栏目中的历史专业主义精神。

另外,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如何为现实服务,也是创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类栏目中,观众与其说是了解历史事实,不如说是了解历史事实里的个体故事、个体情感。比如《口述历史》有关中国科学家实现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节目,在大量的史实之外,观众通过当事人的回忆,也对那段历史产生了认同。在节目中观众能够体会到在那个特殊时期中国科技界打破西方封锁、自力更生的报国情怀,实现了情感上的一种升华。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是口述历史类栏目未来仍需坚持的创作方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整个中国电视当前呈现出一种极强的“泛娱乐化”倾向。也就是说,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类型节目,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种盲目迎合部分观众的趣味、以片面的猎奇心态来娱乐的心态。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娱乐这一概念的曲解造成的。娱乐不仅仅是无厘头搞笑或者猎奇。娱乐性与思想性、艺术性是能够并行不悖的。口述历史类节目的娱乐性应该体现在对于个体的充分尊重与平等对待上,也就是情感化。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只要作者所体验的情感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情感的传达”。②

综上所述,历史题材电视栏目的作用是通过展示真实的历史,让历史之光照亮现实的社会人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正能量。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防止不当演绎损害栏目本身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