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敢“问”路在何方——小学语文课堂中“问点”的选择-教育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军来源:原创日期:2011-11-03人气:1058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在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找准最佳的“问点”,择时择机在课题处、矛盾处、关键处、疑难处、空白处设疑,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定能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
关键词:语文、课堂、问点、提问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更是如此,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课堂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的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钻研教材和学生,发掘问题,找准“问点”——提问的切入点,巧设疑问,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局面。
一、一石击起千层浪——问在课题处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或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概括课文的内容,或明示文章的行文思路……在此处设疑,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而读书,产生明确的阅读目的及欲望,按照设疑思路去品读课文。
学习如《草船借箭》一文,教师紧扣题眼——“借”,问:箭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最后得出结论:这不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暗示了这些“箭”在以后的对曹作战中是要“还”的。抓一字而动全篇,抓住了“借”字,层层设疑,环环相扣,使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二、道是无晴却有晴——问在矛盾处  
现在的文本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差异,有时甚至是内容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是作者的匠心所在。教师在这样的“矛盾处”提问,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深更透彻,深化学生的思维。
如丰子恺的《白鹅》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在这段话中,“一样”这个词重复出现了三次,我以此作为“矛盾点”,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一番讨论。
师:在这几句话中,“一样”这个词连续出现了三次,但老师却常常教导我们“用词不要重复相同”,一个文学大师是不是在这里出现了用词重复的错误?
学生一时陷入了沉思,我又引导:去掉“一样”我们读读看,看看是否会更舒服一些?
学生反复读书,最后形成共识:大师没有出现错误。 
生1:我觉得还是加上“一样”好一些,因为这里作者似乎在特别强调白鹅吃的是这三样东西。
生2:对,就是这样。这里分成三个短句来讲,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鹅下饭非这三样东西不可。
生3:鹅就是这三样特别简单的东西下饭的,但它还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所以常常使我们发笑。
生4:这样简单的东西下饭,鹅还架子十足,还得有人在旁侍候,真是高傲的动物。
……
在上述教例中,我抓住“一样”这个很简单的词语,巧妙设问,引导学生研读,不但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体会到了语言大师在遣词造句上是多么的讲究。
三、牵一发而动全身——问在关键处  
“击鼓要击在鼓点上”。有些课文中往往某一个关键词句便足以提契全文、沟通文脉。教师要善于把握,进行推敲、挖掘、发问,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着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的题旨,达到促动全篇的作用。
例如,教学《桥》时,我没有面面俱到地展开教学,而是在仔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斟酌再三,最终选定文中“他像一座山”这句话为“问点”,引导学生理解“老汉与山之间究竟有哪些相像之处?”学生在感情朗读、品词析句的过程中,从“老汉的形象像山一样沉稳”、“老汉的话语像山一样坚定”、“老汉的动作像山一样刚毅”这三个方面深入理解了“他像一座山”的真正内涵。这样的教学,既顾及了整体,又突出了重点;既凸显了文本的独特之处,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我和学生在一个充满张力的问题的带动下,创造出了一个文本浓缩后的精彩教学片段。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问在疑难处  
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因为他们的知识还不够丰富,阅历还不够深刻,总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句。教师若能把学生的疑难点作为“问点”,可以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2)“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这样设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的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围绕疑难点来提问,既可节省时间,又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豁然开朗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体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删繁就简,紧扣文本、找准问点,进行巧妙提问,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像“二月花”那般春光独占,别具奇趣。
参考文献
[1]朱太安.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河南教育,2004,(9).
[2]赵玉荣. 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3).
[3]黎玉琪.  语文课堂提问教学论略[J] .  语文教学通讯,1996,(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