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陕西教育

作者:李飞来源:原创日期:2013-06-19人气:979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者,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地,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1.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林地、草地和淡水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2]。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和谐共生、和谐共处、和谐共荣。“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与文化引领的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不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公正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生态文明要求大学生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和道德规范,这些品德的培养,促进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制约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1.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度低,获取方式单一
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含义的认知程度低,重要性认知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含的认知仅停留在听说过的程度:听说过占58.10%,知道占21.54%,不知道占20.36%,这表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概念认识不是很清晰。在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方面,其中仅有38.93%的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12.65%的学生知道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缺乏[3]。
2.大学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意识还是很强烈的,但转化为实践的不多
在调查是否愿意做一名维护生态文明的志愿者时,愿意占53.16%,可以考虑占39.53%,不愿意占7.31%;对于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学生选择主动制止的比例很低,有时制止占70.16%,主动制止占16.40%,不理会占13.44%。常购买环保产品的仅占8.89%,常主动采取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占18.58%,从没参加环保志愿活动的高达38.14%[4]。所以,大学生还没有将这一强烈意识直接转化为行动。
3.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缺失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是各类高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位,充分利用已有环境和社会条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态文明培养和影响,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教育保障制度。目前,高校还没有健全的教育机制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首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再次,在师资结构上,教师的人文与生态文明素质有待提高;最后,促进学生自主教育的手段还不明显。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从改变教育者已有观念及整合校园内外环境等外部因素入手,更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来完成。当前,高校在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方面还没有更多的有效途径。
4.大学生过度的消费行为等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自然资源行为的现象严重。长流水、长明灯、乱扔馒头、乱倒饭菜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学生不爱惜公物,甚至破坏公共财产,毁坏公共设施。有的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攀比消费,用物质来炫耀其所谓的成功、富有、高贵的社会地位,满足其虚荣的心理需求。过度消费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极度破坏,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鉴于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高校应该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制度约束和观念引导,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为载体,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校园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循环利用,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以生态教育为起点,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强烈的生态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其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平等观教育;再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唤起他们关爱生命、善待生物的良知,并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动[5]。
2.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促进高校生态文明进步
以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促进高校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高校应全方位、创造性地健全生态文明教育机制。首先,应创新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创新。其次,应创新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生态文明教学模式、创新生态文明研究模式等。再次,应完善师资结构。师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自于教师人文与环境素质的提高。最后,应创新自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从改变教育者已有观念及整合校园内外环境等外部因素入手,更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来完成。
3.破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消费
一般来看,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在于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攀比心理。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许多人喜欢以个人的消费水平作为评价其能力的标准。二是虚荣心理。有的同学在学习或文体比赛活动中落后了,在某种虚荣心理的驱使下,转而在衣着打扮等方面展示、炫耀,以求心理平衡。三是放任心理。针对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而导致的不文明消费行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多管齐下,共同引导学生生态文明消费。
4.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举措必须切实可行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一方面,购置固体废弃物处置设备。高校的固体废弃物以生活垃圾为主,目前采用的处理办法主要是异地填埋处理,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处理的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指将固体废物变成适于运输、利用、储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其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和固化处理。单个高校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应以分类收集和减量化为抓手推进源头管理,实行废品回收,分类收集,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妥善处置并购置污水处理设施[6]。另一方面,推行其他节约措施。如实施浴室计时刷卡收费制度,公寓、教室定时供电,纸张双面用过之后换回再生纸发给教师和学生使用等,这些举措都非常有效。
5.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必须与生态法制建设相结合
罗曼罗兰说,善良不是学问,而是行为。校园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更是一种人们的日常行为。校园生态行为建设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校园生态制度建设和校园生态意识建设等最终都要落实在校园生态行为建设的实际行动上。在新形势下,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以法治促德治。从我国高校目前仍存在差距的客观实际看,制订全国高校统一的高校生态文明行为准则时机尚不成熟。但是,可以根据高校各自特点,制订符合高校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准则等地方性法规。通过将基本行为准则法规化,违法者受到相应惩处,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就能逐步促使人们文明自律。
总之,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的作用。社会的未来系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灵魂。绿色教育、循环教育、低碳教育正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肩负起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杨梅枝,劳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08.
[2]林汐.走向辉煌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11.
[3,4]苏美岩.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调查与研究[Z].国环境教育网,2011-5-20.
[5]叶通贤.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头羊”[N].中国教育报,2009-1-23.
[6]马昭.西安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多年的20%多增至61%[Z].西部网,2008-01-04.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