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建设:基于乡村生态文明视角——中州学刊

作者:张勇、汪应宏来源:原创日期:2013-07-23人气:877
1.人与自然共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和维持农村土地整治区域生物多样性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指标。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通过保留自然斑块、构建生态廊道等方式来保护农田中的生物栖息地。我国在土地整治实践中实施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工程措施也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整治区域生态系统的扰动,应遵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理念设计道路、灌排等工程,适当保留农田中的生态岛等关键的斑块与河流两侧的防护性树篱廊道,从而为动植物提供稳定的栖息空间和生存环境。如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在实施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和与欧盟的国际合作项目“土地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EU-China biodiversity programme,ECBP)中,在贵州荔波和关岭土地整治项目区,综合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格局优化模式,运用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采用了以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恢复溪、渠、塘生态系统功能,用爆破碎石建设生态岛屿,设置人工鸟巢,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在设计灌排工程中,充分根据整治区域水系湿地现状、水资源利用状况、现有的排灌系统、农作物种植状况等因素进行设计,构建与自然水系相协调的灌排系统,河流至农田之间的输水渠道采用的是PPR管以减少人工修建的水泥沟渠对生物的阻隔作用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持田间水塘的常年蓄水状态,维护鱼类及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保留和恢复农田中的灌草等原生生境,保持生境的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便于动物的隐蔽和迁移;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生命力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等。通过上述多条途径,有效地保护和维持了整治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出了“农田—溪流—湿地—田间小岛”错落有致的如画景观,提高了农田的抗风险能力。
2.低碳整治: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是个不能忽视的巨大的碳库,土壤碳库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实施必然会对整治区域的土壤碳循环平衡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碳平衡及降低土壤的固碳能力,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农田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平衡。农村土地整治中的农田整治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是最主要的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工程。在整治的实践中,为了达到不破坏乃至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耕作层地力,可以采用适当的物理改良措施如表土剥离与回填、深耕与深翻,以及适当的生物措施如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物理措施中表土剥离与回填一般是对质地构型为均质型壤土、均质砂壤土、均质黏土和均质砾壤土的土壤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一般在15cm—30cm之间,表土剥离后要依次实施地基平整和地基整理,再进行客土回填,回填的客土可以采取适当的物理技术加以改良。深耕与深翻可以对整理后的耕作土层加以疏松,提高土壤的透水保水性能,加速土壤淋盐和防止表层积盐等功效,一般在农地整理工程中土地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比较适宜。生物措施中,绿肥是能够翻耕到土里作为肥料用的绿色植物,种植绿肥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转化,直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提高耕作土壤肥力,进而达到土壤固碳作用;秸秆还田可以极大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耕作层保水、气、肥、热等能力,降低耕作层土壤体积质量和增加土壤孔隙度,节约农田化肥用量,从而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积累。另外,农田整治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需要相互结合,整治后应该及时灌溉,保土保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积极改善农田小气候,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3.天地人合一:建设乡村“生态农场”
农田、林地、湿地、草地和灌木树篱带等相互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农田景观。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乡村土地整治特别重视农田景观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强调要尽量在维持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对原有景观进行创设,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景观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整治中,通过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复垦使大面积的集约化的农田出现成为可能,但是这也会导致整治区域的农田景观变得十分单调,景观多样性明显下降,使原有的农业景观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强化整治的生态化、景观化效应,在实施时,应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布局农田单元,保护农田的原有自然环境,提高农田景观的视觉品质,尤其要注重保护农田景观的异质性,增加廊道宽度和斑块连接度,以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农田景观生态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须加强农田景观规划,通过规划使整治后的农田生态系统不仅要获得超过自然系统的生产力,并且要保持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
从空间布局而言,笔者认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区域内的农田景观规划应着重于以下方面:一是要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提高农田斑块舒适度。田块是农作物的载体,与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不同,需要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增强景观美学效果,其布局应力求紧凑、现状规则、视野开阔,达到景观多层化功效。二是要重建自然植被斑块和廊道,因地制宜地增加分散的自然斑块和绿色廊道,以补偿和恢复农田的景观生态功能,如沟渠里应保持完好的水生生态系统,在河道两岸人工构建复杂的小生境,为更多的农田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农田中的渠道两侧可以用人工绿带与农田隔开,在田间道路两侧可保持一定宽度的非农田性绿带,以形成“田缘线”,通过构建“田缘线”以提高农田廊道的舒适度,增强其空间的多样性,使人既感觉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近景。三是从追求农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格局达到最适宜化的目的角度考虑,构建“天地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最优农田景观环境需控制区域内建筑斑块盲目扩张,节约工程及居住用地,基于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角度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塑造居住环境优美、与农田自然环境系统相协调的宜人景观。从工程定位角度来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生态化、景观化是其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整治实践表明生态化、景观化的定位应改变传统的整治项目区的概念,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推进土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未来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建设成为类似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规模化的乡村“生态农场”,参见(图4)。根据浙江大学吴次芳的研究,他认为未来的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土地整治区域就是一个生态农场,至少应该把全国的基本农田都整理成生态农场,以满足13亿人口对食物的数量需求和健康需要。
4.“三位一体”:建设乡村生态文明
乡村孕育了人类文明,是城市的底蕴。在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不仅仅包括桑基鱼塘、农家庭院等景观物质生态文明,而且包括“天地人和”、“天人合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等文化思想和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是有着强烈的本地特征符合和象征,是社会体验、文化含义和地方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保持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方面,德国的土地整治就体现了这一点,值得借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今后我国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要实现建设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目标,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当保留当地传统乡村文化和传承悠久的农耕文明,要注重从当地乡土景观和民俗风情中汲取精华,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保持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出方便生产生活的景观格局,使得人工整治出的“斑块”、“廊道”要和乡土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充分体现当地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二是要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农耕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协调乡村景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塑造出自然生态平衡、乡村景观健康的和谐生态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要找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注重挖掘和提炼浓郁的乡土景观特征,在土地整治中尽可能认识、维护、提升和重建这些地域乡村景观特征。因为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美学、文化和经济价值,是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乡村都具有一定的景观特征和风貌,而且都是一个地区人文和自然历史演变的记录和标识,体现的是区域自然和文化形态的结合,如果失去这些特征,所有的乡村变得同一化、格式化,这无疑是一个低级的错误。如安徽省池州市地处皖南山区,在实施村庄整治中,应该结合皖南山区徽风皖韵的乡村文化风格,营造出徽派建筑风格的乡村聚落风貌,彰显出皖南山区村庄特色和乡村生态文明,体现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延续,充分体现皖南山区村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彰显出皖南山区自然村落的悠久历史、古朴自然,兼有自然之容、山村之貌,突出“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
三、结论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整体的、全局的和系统的工程,在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整治要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服务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基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遵循生物多样性、土地多功能性、生态性、乡土性、地方性、景观性等原则,运用工程技术和景观设计手法,构建文明、健康和可持续的乡村土地生态系统,提高乡村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我国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2]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2(2):8—11.
[3]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选择[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7]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1(4):1—6.
[8]吴次芳.农村土地整治的问题指向、国际经验和现实选择[J].四川改革,2009,(8):11—16.
[9]吴次芳,叶艳妹.土地利用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12.
[10]陈博宁.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52—154.
[11]胡振琪.土地整理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62—165.
[12]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4(2):60—63.
[13]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14]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127—130.
[15]叶艳妹,吴次芳,黄鸿鸿.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1,(9):167—171.
[16]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08,28(5):2261—2269.
[17]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8.
[18]郧文聚,宇振荣.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6.
[19]谢苗苗,李超,刘喜韬,等.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5):313—317.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