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对电影《花样年华》女主角的精神分析——电影文学

作者:管琳来源:原创日期:2013-09-09人气:2355
 19世纪末叶,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20世纪西方社会的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精神分析逐渐从心理疾病的治疗技术发展成为诠释人类动机及人格的理论和方法。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早期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组成的人格结构。[1]
象征主义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一笔名叫让·莫雷亚斯的年轻诗人,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与此前的帕尔纳斯派不同,象征主义重新回到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但它抒写个人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它抒写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表层的喜怒哀乐,而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2]
色彩本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一种物理现象。然而,在生活中,色彩赋予物体以灵魂,它是情感的象征。通过这些色彩人们就会产生联想。色彩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无论有彩色的色还是无彩色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或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情感也就随之改变了。[3]
本文即是从“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影《花样年华》的女主角苏丽珍的内心真实情感。在表述过程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旗袍的不同色彩来象征苏丽珍在不同场景中的情感变化。
一、欲追求的“本我”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是遗传下来的动物性本能,它处于心灵最底层,特别是性冲动,它与生俱来,是最原始的部分,遵循着“快乐原则”,盲目地追求满足。[4]
1962年的香港,报社主编周慕云(以下简称周)和太太搬进了一幢公寓,与他们同时搬来的还有另一对年轻的夫妇——苏丽珍(以下简称苏)和她丈夫。蓝底橙色大花朵旗袍,女主角苏丽珍第一次登场。橙色是一种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它使我们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蓝色在纯净的情况下并不代表感情的冷漠,它只不过表现出一种平静、理智与纯净而已。因此苏过着的是一种富足的、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第一次照面,楼梯上,一个进门,一个出去。第二次照面,依旧是门口,简单的寒暄,各自回家。交往便也是从这里开始。此后,苏前七次的出场分别穿过不同花色的旗袍:白底黑色格子,白底红花,黑色竖条格子,黄白黑三色花朵,彩色暗色竖条纹。各种颜色的搭配,显示了苏的神秘高贵庄严淡定的形象。苏和周的第一次正式交谈是在苏第八次出场的时候,在顾太太家,苏向众人介绍自己的丈夫从日本带回的电饭锅。苏穿的是一件暗红色的旗袍。红色代表热情,大红色过于张扬,这件款式单一的暗红色旗袍代表了苏其实是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但是又是含蓄的,这点在后面苏丽珍关心女邻居的场景可以完全表现出来。接着的第九次出场,楼梯门口,苏来顾先生家借报纸,顾不在,周去取报纸给苏丽珍。此时苏穿的是一件白底灰色横条纹旗袍,内心平静。不经意间,两人发现了彼此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武侠小说。从这里开始,苏单调平静的生活起了变化。苏的第十次出场,穿了一件绿底白色格子的旗袍。苏到周家还书,周不在,从保姆口中得知周和他的太太吵架已经几天没回家了。这是苏第一次穿亮色旗袍。鲜艳的绿色非常美丽,优雅,特别是用现代化学技术创造的最纯的绿色,是很漂亮的颜色。绿色很宽容、大度,象征了生机、青春、希望、充实、和平,是自然界中最宁静的色彩。苏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读小说,生活不再是沉闷的色调,第一次有了欢快的色彩。同时,绿色也代表了情感上的小萌芽,代表了苏开始展示“本我”。第十一次出场,暗色的彩色竖纹旗袍,苏买了面作为晚饭,独自提着保温瓶在楼梯上与周擦肩而过,无交流。丈夫不与自己一起吃晚饭,暗色代表了此时苏内心的孤独和郁闷。第十三次出场的时候,苏穿的仍是那件暗色彩色竖纹旗袍,内心压抑。苏去找顾太太的时候顾不在。周太太抱恙,苏关心她却被拒之门外。想到丈夫总是不能陪自己,对人热情又吃闭门羹,苏不禁雨夜在浴室痛哭,周敲门。之后苏一直都心情抑郁,期间有和周的两次相遇,都是在楼梯,各怀心事。第十七次出场,在餐厅,谈及各自伴侣的现状,周的领带和苏的先生一样,苏的包和周的太太一样,虽未道破,但两人已对事情心知肚明。复杂的花色象征了知道真相的苏复杂的心情。此后的出场很戏剧,苏和周分别扮演对方伴侣,苏穿的是暗色旗袍,“本我”继续受到压制。这种角色扮演既让苏内心纠结同时也含部分暧昧的成分。接下来的场景转换到餐厅,苏和周分别吃对方伴侣喜爱的食物,明亮的暖色调图案,白色,蓝色,黄色,此时苏的内心并不纠结,两人之间暧昧的成分增多,可以说是打着探究婚外情的旗号,实际上苏的“本我”一点点在表现出来。之后周约苏吃饭,苏所穿的黑白灰三色旗袍,干净的颜色说明苏的内心坦然接受邀请,终于在下一次的汽车上两人有了第一次的近距离接触,周碰了苏的手。此时的苏没有受到道德上的束缚,完全释放自己的内心感受。之后两人就这么交往着。苏的第二十三次出场,在旅馆,苏穿了一件大红色的外套,非常热情的颜色,“本我”发挥到最高点。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羞低着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他没有勇气接近,她掉转身,走了。
二、多重身份交织的“自我”
“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本我”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欲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因此,“自我”要调节“本我”,知觉现实,寻找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适当客体。[1]
从第二十三场苏转身离去那一刻开始,她的“本我”被“自我”代替。苏和周的交往不再是无拘束,受到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苏开始动摇,纠结。实际上如果周主动一些的话也许情节就完全不同了。就是说苏的变化不是出于自己内心主动的感受,而是被动地只能接受现实,被动地由“本我”走向“自我”。第二十四场,她特地为他做了芝麻糊,为了不让人说闲话给所有邻居都送了。鲜亮的彩色花朵旗袍就像她的心情一样,为了他,喜悦而又有点小甜蜜。可是当与他相遇后,他说:“自己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了婚就不一样,很多事情做不了主,对不对?”她回应:“如果一个人,自己做得好就够了。可是两个人在一起,只有自己做得好是不够的。”暗红色的旗袍,一方面代表热情,但同时这热情是被压抑了的。社会舆论的束缚使苏的“本我”受到压抑。接下来两人不咸不淡地相处,一起讨论武侠。一次在顾太太家,众人在打麻将,苏和周待在一起,两人小心翼翼独处,周给苏端了碗面,苏说了一句话:“真的不能走错一步。”粉红色底子灰色波浪横纹,粉色代表一方面苏的内心有些涟漪,另一方面,灰色代表了理性。周的“本我”和“自我”纠缠在一起,压力还是来自于社会,他们怕别人知道他们之间的事,哪怕其实没什么。这一点可以从他们早晨出门躲躲藏藏表现出来,别人这时候还没发觉什么,可是他们自己觉得心虚。之后直接交往就减少了,周请苏吃饭被苏拒绝,但是她也会打电话给他。他说:“用不着说话,响三声就好。”他几天没去上班,她接到电话,毫不犹豫去旅店找他,白底黑花的旗袍外面罩了件大红色风衣,内心交织着一半热情和一半理智。他说:“我没想到你会来。”她说:“我们不会跟他们一样的。”她把自己的“本我”否定掉了。她的心情在短暂的平静以后终于还是无法控制,她伏在他的肩头哭泣,而这一幕刚好被她的女邻居发现。她委婉提醒她,从此,社会压力正式直接束缚了她的行为。她穿深色复杂的旗袍,她的内心凌乱无比。之后代表她压抑的热情的暗红色旗袍和代表她的希望的鲜绿色旗袍相继登场。他开玩笑说要去新加坡,她抱着自己的手臂哭得那么伤心。他回头安慰她。“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她只敢在心里这么问。1983年,新加坡,他接到一个无声的电话,他在门口看到一支有口红印的烟,他知道是她。自此,“自我”彻底表现出来,由于方方面面,他们都不能让“本我”主导自己的生活。她穿了件蓝色的旗袍,平静的颜色,她的生活重新步入原来的轨道。
三、脱离世俗的“超我”
“超我”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被描述为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1]
1966年,她一身典雅花色旗袍,带着平静的心和儿子一起回到香港。时过境迁,香港时局有变动。从和孙太太的交谈中她得知以前的邻居都搬走了,“大家像自己人一样的日子”再也没有了。那个时代已过去,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他也回香港,走同样的楼梯,错过。1966年戴高乐访问柬埔寨,殖民时代结束。1966年周在一所庙里的树上挖了一个洞。“从前的人,要是心里有了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巴封起来,那秘密就永远留在树里,没有人知道。”从此,他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对于苏,她有了儿子,也就是有了新的生活。他们也许会再次在那个楼梯相遇,却又都回不去了。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粘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经历过“本我”和“自我”纠缠的苏,最终进入“超我”的状态。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如果那时候他带她走,一切都不一样了,可是这个社会有它的规则,尤其是对女性,不会有那样的“如果”,她只能根据他的情感的变化作出各种回应,她从来都没有主动的权利,一旦她有任何“本我”要表达,就会有各种来自社会的声音把它压住。她是不能那样做的,甚至于想都不能想。
苏最终选择实现“超我”人生目的的途径,通过这种升华了的幸福意义让她在超道德的氛围中领略到一种超越了世俗男女关系的永恒之爱。
[参考文献]
[1]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鲁丹.谈歌剧《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的美学内涵[J].学术探索,2012(08).
[3] 童彦婷.中西色彩象征比较研究[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4]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M].刘烨,编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