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理想在现实中蜕变——电影文学

作者:陈影、贾睿佳来源:原创日期:2013-09-10人气:603
 《我的儿子杰克》是根据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回忆录《谈谈我自己》改编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吉卜林和儿子约翰的故事,从父子关系和家庭伦理的视角诠释战争的悲剧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理想蜕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吉卜林充满激情地想尽办法将年仅17岁的儿子约翰送上了抵抗德军的战场。然而不久便传来了儿子在路斯战役中失踪的噩耗,当时正是约翰18岁生日的第二天。吉卜林夫妇经历了苦苦地寻找,但最终满腔热忱还是化成了无望的伤痛。约翰的战友确认了约翰英勇地战亡在德军猛烈炮火之下的事实。电影展示了一战前后吉卜林对战争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小说家、诗人,一生共创作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吉卜林的作品语言简洁凝练,故事情节充满异国情调,尤其是短篇小说,更是异彩纷呈。1907年吉卜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正是因为他“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才使得吉卜林的作品永远“不会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吉卜林在英国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东西方文化戏剧性融合在吉卜林的精神意识形态之中,使得两种文明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也相互悖驳。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深受社会高层的尊重和热爱。作为一位有时代责任感的文坛巨匠,吉卜林并非功利性地为政客做代言宣传。事实上吉卜林在一战之前积极参战的思想是其建构丛林法则的社会实践;而一战之后,吉卜林对战争的重新审视和态度转变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儿子死在向德军进攻的战役中,而是切身经历战争之后,吉卜林更清醒地意识到战争并非是建立社会法则的途径。在现实的残酷教训之中,吉卜林的理想正渐渐蜕变。这部电影以纪实的手法向我们讲述了吉卜林思想转变过程。
一、关于这部电影
《我的儿子杰克》没有围绕吉卜林在文学上的成就展开,也没有过多展现他在文学上的丰功伟绩,而是将其定格在父亲的位置上。吉卜林的儿子约翰,有深度近视,在18岁之前一直被笼罩在父亲的光环之下,一切都听从着父亲给他的安排。当德军在蠢蠢欲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吉卜林作为诗人一直为国家进行宣传工作,鼓动年轻人积极参军,进行保家卫国的战斗。同时,他也在为自己的儿子约翰进行安排,想让他去从军。而约翰也想加入海军,以证实自己已经长大,可以成为一个男人,同时也可以建功立业。但海军拒绝收留深度近视人士。吉卜林为了儿子能够从军进行奔波,甚至大发脾气。终于,约翰被陆军收留,成为一名士官。
《我的儿子杰克》是一部以战争为背景,阐释吉卜林战争思想变化的影片。这部电影记录了吉卜林和儿子约翰如何在一战前努力为获得参战资格而四处奔走以及约翰在战争中失踪后吉卜林夫妇坚强而执著地寻找儿子下落过程。故事非常感人。电影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是约翰的姐姐,艾欧斯。她似乎是约翰心灵的代言人,同时也是吉卜林父子之间爱与矛盾的见证人。
毫无疑问,吉卜林对惟一的儿子约翰给予了无限的期望和爱。电影定名为《我的儿子杰克》直接点明了吉卜林作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深溺爱。根据英语的习惯,人们常常把约翰昵称为杰克。但同时,吉卜林和儿子之间的矛盾又根深蒂固。吉卜林犯了很多伟大父亲常犯的错误,他过于执著于个人意志而忽略了约翰的个体需求。约翰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中,对吉卜林尊敬有余而亲近不足。电影中的几个细节向我们暗示了父子之间的微妙关系。
其中一个经典片段是吉卜林试图说服儿子不要戴普通眼镜,而是戴“夹鼻眼镜”,一种老式的架在鼻梁上的无腿眼镜。约翰并不喜欢“夹鼻眼镜”,因为不稳,总是不断地往下掉。但吉卜林认为“夹鼻眼镜”可以使约翰在入伍身体检查中获得一个更好的印象而坚持要求约翰戴“夹鼻眼镜”。最终,还是吉卜林赢了,约翰被迫同意戴“夹鼻眼镜”。透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知道父子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质,吉卜林是多么固执而强势,甚至戴眼镜这等琐事也必须服从。
另外,在几经周折获得参军资格一事上,我们也能看到父子间的矛盾。约翰的视力弱对于参军来讲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当约翰依照父亲的愿望申请参军时,需要进行例行体检。开始一切顺利,直到进行视力测试时问题出现了。约翰只有在距离视力表大约一米的距离才能看清最上面一行字!约翰未能通过测试。他是愤怒和尴尬的。后来他和姐姐说起这件事,约翰说他并不真的想要加入军队,但他需要远离“这房子和一切”,他无法忍受家或者干脆说是父亲吉卜林带来的一切。约翰移动到一个书架,取出后面三个小本本,他拿出一包香烟,他就隐藏在那里。
在后来得知约翰“负伤失踪”后,吉卜林有一段安慰嘉莉的话,他说,约翰所有的朋友都在法国参战,如果他留在家里,他将不得不遭受家人朋友和邻居的敌意,这对约翰和这个家庭都是耻辱。对于一位深爱儿子的父亲来讲,我们不能说他的自私;对于一位充满责任感的作家来讲,我们不能说他的虚伪。事实上,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明白坦荡而正直的吉卜林对个体需求的弱化已经到了何等地步。吉卜林认为:爱,但不能不承担责任;荣誉,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是崇高至上而不容践踏的。毫无疑问,吉卜林言行一致,而为此付出沉痛代价的是他自己和他的家庭,尤其是约翰。
二、法则的建立者
在一战之前,吉卜林一直是主战分子,宣扬战争,赞美战争,也言行一致地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的确,在一战之后,吉卜林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人认为是儿子的死使吉卜林明白战争只是政治的手段,带给人的只有死亡和伤痛。事实上,更准确来讲,吉卜林的主战是以战争有利于新社会法则建立为前提的,对战争态度的转变归根结底也是由于认识到战争和社会法则重建之间关系的颠覆而转变的。
吉卜林对战争的推崇主要是从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法则的视角出发的。电影中遍地葱郁的田园和灰霾漫天的战场场景相互交错,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给人带来的是更深层意义上的思考:当旧世界被颠覆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是被动的接受即将建立的新世界,还是勇敢地加入到新世界的建构之中?是被动地承受法则的建立,还是积极地建构法则?毫无疑问,吉卜林推崇后者。电影中,我们看到吉卜林站在台上讲演,言辞激昂,指点江山,意气风发。他正告诉人们英国应该对德国宣战的种种原因。从人群的掌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成功了,似乎已经赢得听众的支持。
吉卜林坚持自己的理念,也坚持把儿子融入自己的理念之中。约翰是不适合参军的,如此严重的视力问题,不是勇敢可以弥补的。在战火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眼镜的约翰如何辨别周遭的事物?弄不清环境的约翰如何做出战略决策?但吉卜林并不接受这个事实,他不放弃,而试图寻找另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吉卜林的思想中,积极参战并非是血腥的权力争斗,也并非是简单的国家利益维护,而是在争取建立崭新的社会法则,使各种利益可以和谐共生,平衡发展。吉卜林为自己崇高的理想而战,不惜代价。但在残酷的战争洗礼中,吉卜林明白了自己理想必须与残酷的现实妥协。
三、理想的颠覆
这部纪实风格的影片看似平淡,实际上却蕴藏着深刻的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大陆,历时4年,从1914年一直到1918年。由于当时的武器特点,一战主要以大规模的正面肉搏战为主。战争期间伤亡惨重,其中协约国士兵阵亡500万余人,同盟国一方伤亡300万余人,平民伤亡更高达600万余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涉及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我的儿子杰克》只是折射了战争的一个截面,甚至这个截面也只是微小的一部分。约翰所参加的那次战争,是英军在法国北部路斯地区的一场战争,那场战争是英军参战的第一战,在战争的当天有1 100名英国官兵阵亡,包括400余名军官,约翰即为其中之一。而约翰所参加的战斗,是从本方战壕里跃出,然后越过战场,去占领德军战壕。但杰克与他率领的那个排在一个碉堡前已经被彻底击溃,甚至连德军战壕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边儿。
战争是残酷的,将人肉迅速地搅拌进去,连渣滓都不给留下来,只将悲痛留给人间,留给前方的将士及后方他们的家人。战争是残酷的。如此残酷的战争之后,吉卜林并没有看到自己理想中的丛林法则的建立。人类社会毕竟不是丛林,法则的简单建构是不可能实现的。
吉卜林并非冷血父亲,其实恰恰相反,他将儿子约翰看做另一个自己。所以儿子的死实际上也是吉卜林的亡。从吉卜林为亡子而写的诗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对子女无尽的爱。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尝试的失败,吉卜林的理想世界坍塌了。吉卜林思想理念的变换直接体现在他文学创作之中。
实际上,自从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遭遇了丧子之痛后,吉卜林的创作风格从激昂转变为沉稳,创作内容也开始更多涉及战争创伤、病态心理和疯狂、死亡等内容。在此之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吉卜林以豪迈风趣的笔调讴歌英国军队在异国的征战,从而赢得“帝国诗人”的称号。包括布尔战争,吉卜林也是积极地主战派,但战争不是感情或理性可以决定的浪漫故事,它更加残酷也更加现实得多。《我的儿子杰克》正将这种战争浪漫主义的破碎给展现了出来。
吉卜林对战争的重新审视不仅仅源于个人悲痛,也由于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更能体会到战争对整个世界的残酷洗礼。这些多重因素让理想国度中的吉卜林重新思考社会法则的现实意义和可实施措施。吉卜林有敏锐的洞察力,他意识到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也附带触动了潘多拉盒子,许多人类社会的危机正越来越吞噬着人类文明。历史证明,时至今日的科技危机、环境危机以及精神危机等正像毒药一样将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人类的确需要一系列新体系来重新平衡前所未有的超速度物质文明发展,但并非吉卜林在一战前所主张的丛林法则。事实上,吉卜林是一位有洞察力、有责任感的作家,但毫无疑问,他并非政治家、社会学家或预言家。吉卜林的历史局限性不可能使其有足够的能力建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法则来适应时代的需求。实际上,百年之后的当下,我们也只是更清楚地明白了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和弊端,而远远没有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战争,使吉卜林的理想彻底破灭了。自此,吉卜林再也没有将战争视为建立新法则的有力手段。《我的儿子杰克》以独特的视角、平实的画面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思想蜕变,堪称一部杰作。
[参考文献]
[1] 吉卜林.谈谈我自己[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 吉卜林.老虎!老虎![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3] 霍夫曼.洞察未来[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