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模因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电影文学

作者:魏晓武来源:原创日期:2013-09-13人气:1586
电影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重要的文化传媒。其观众之多,影响之大,绝非其他艺术形式所能比拟。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品牌商标,起着浓缩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是连接观众和电影的纽带。好的片名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起到“导视”作用,而且还可以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其票房收入。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电影已成为介绍异域文化、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途径,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也是译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不少学者,如林秋云(1996)、宁之寿(1997)、贺莺(2001)、方永彬,王晓彤(2005)[1]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与阐释。笔者认为,电影片名翻译涉及的不仅是语言转换问题,更是文化交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借用、模仿、复制是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将其纳入模因论的研究视域之下,探究模因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一、模因、模因论与翻译
模因(meme)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动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从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道金斯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他认为,如同生物进化一样,语言文化也在不断进化之中。在生物进化中,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模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与基因不同,模因通过“模仿”“复制”等非遗传传播。道金斯的学生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于1999年出版《模因机器》(The Meme Machine)一书,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道金斯的观点,初步确立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布莱克摩尔认为,与基因的运行机制类似,模因之间也相互竞争,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大脑、另一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并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及心理结构。因此,模因论其实质是对文化传播方式和机制的有效解读。
道金斯认为,人类是模因赖以生存的载体(但不是惟一的载体),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模因传播机器。模因既可以在同一文化中纵向传播,也可以在不同文化中横向传播。在同一文化中模因的传播总是通过模仿,尤其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如果模因要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那就需要翻译。因此,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翻译过程就是异国文化的模因通过语言向本国传播的过程。从源语模因角度看,翻译就是通过语言引进外来模因,推动本国文化向前发展;从目的语模因角度看,翻译就是传播和复制,复制的准确性、稳定性是目的语模因在新的文化中能否生存的重要保证。[2]下面体现的就是模因通过翻译进行传播的过程:
即译者首先被源语文化所感染,成为其模因宿主。宿主在对源语文化充分解码的情况下,变更载体,用新的语言对源语模因进行重新编码,构成模因的新遗传阶段,(曾文雄:2007)[3]然后再将这种用新语言包装起来的新式模因传播给新的读者,感染新的宿主。因此,理想的翻译是:模因新载体能使新宿主通过转换了的语言成功解码这些模因,使源语模因得到传播。
二、模因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先行使者,起宣传引导作用。好的译文不仅可以使影片锦上添花,增加票房收入,而且可以宣扬本国文化,促进跨文化艺术交流。从模因论角度讲,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模仿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模因的传播方式,结合电影片名的广告功能,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模仿可分以下三类。
(一)以源语为导向进行模仿
模因的本性是如基因一样,在传播中尽可能完全复制自己,因此,就电影片名翻译而言,最理想的复制是从语言、文化和风格上再现原文。以源语为导向进行模仿指以源语的信息特征和结构为依据的模仿。在电影片名英汉互译过程中,恰当地模仿源语结构、风格、文化意象可以创造出佳译,产生独特的效果。例如将“A Walk in the Clouds”译为《云中漫步》就是一个范例。该影片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弥漫着葡萄花香的葡萄园中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Clouds”指的是影片中的葡萄园,占地广阔,绿茵一片,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云中漫步》这一译文不仅保持了原片名的内涵,而且充满了诗情画意,令观众浮想联翩,仿佛漫步于葡萄园中,看到了云朵般纷飞的葡萄花,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再如将“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翻译为《欲望号街车》也堪称佳译。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徐娘半老的南方女子布兰奇为了隐瞒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追求新生,乘一辆叫“欲望”的电车进城投靠妹妹,但梦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摧毁,最后精神崩溃的故事。可以说“欲望号街车”是贯穿于整部影片中的一个醒目载体。这趟街车盛装着女主人公从乡下来到了一个“所谓”的天堂福地。又在这趟街车上,布兰奇的欲望之火燃毁了自己,最终导致了悲惨的遭遇。在该片名翻译过程中,译者模仿了原片名的语言框架和核心内容,突出了电影主题,实现了原片名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当译语中文化意象缺失时,以源语文化为导向进行模仿有助于宣传源语文化,丰富译语文化。电影《刮痧》的翻译就是一个例子。“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但在美国却被认为“不合法”。整部影片以“刮痧”产生的误会为主线,体现了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冲突。因此将其翻译为“The Guasha Treatment”有助于西方观众了解中国特有文化。再如“Seven”就是一部文化底蕴很丰富的影片。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自认为上帝的疯狂凶手,围绕天主教中七种原罪(暴吃、贪婪、懒惰、嫉妒、傲慢、愤怒、淫欲)的惩戒而逐步展开杀人的故事。在影片中,“七”无处不在:故事发生在七天,罪犯围绕七罪展开疯狂的杀人计划、七次下雨、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在西方,“七”是一个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数字:上帝在七天内创造了世界,人世间有七大美德、七宗罪,神灵住的是七重天。[4]显然,如果简单地将其翻译为“七”,中国观众就不能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与认同,鉴于此,该影片公映时译为《七宗罪》,实现了影片内容与源语文化的有机结合。
(二)以译语为导向进行模仿
在两种文化接触中,当译语和源语文化体系差别较大,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相对陌生,因而可能由于无法解码异国模因而拒绝接受感染时,译者多模仿译语中的文化意象、语言结构等,以使译语读者成功解码源语中的核心模因。以译语为导向进行模仿指以译语的语言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社会传统和观众接受倾向为依据的模仿。这种模仿需要调整源语信息类型、结构,发挥译语语言优势。例如影片“Waterloo Bridge”的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提到“Waterloo”许多人都会联想到拿破仑和他的滑铁卢之战,想到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而看过该影片的人都知道,电影中“Waterloo Bridge”是在英国伦敦,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显然与拿破仑无关。为了避免观众产生误解,译者借用了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蓝桥相会的传说,增译了“魂断”两字,这不仅体现了电影爱情的主题,影射了主人公悲剧性的遭遇,而且蕴涵了中国文化。将“Lolita”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另一个模仿、复制译语的典型例子。“一树梨花压海棠”源自宋代词人张先和苏轼的一则文坛趣话:据说张先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苏轼就此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红颜少妇,“一树梨花压海棠”即老夫少妻。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位中年教授带着对伦理的蔑视爱上其只有15岁的继女——Lolita的故事。该片名翻译借用中国古诗名句,巧妙地突出了“老夫少妻”这一主题,起到了音译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动态模仿
动态模仿也叫“择优模仿”,是一种综合式的模仿。这种模仿取以源语为导向进行的模仿和以译语为导向进行的模仿之长,即在可以源语为导向时以源语为导向模仿,在以译语为导向更佳时以译语为导向模仿,一切从优。动态模仿要求译者视模仿为一种变通优化手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Forrest Gump”的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译者没有将其音译为《福雷斯特·甘普》,而是模仿鲁迅作品《阿Q正传》之名和原片名中主人公的姓氏“甘”(Gump),传神地译为《阿甘正传》,这样既表明该电影是人物传记题材,又照顾了原片名。此外,由于汉语强调平衡美,追求语言结构平衡对称,这种四字词语便于观众接受;“阿甘”这一中国式的称呼也会拉近观众与影片中主人公的距离。再如将经典音乐喜剧片“Bathing Beauty”翻译为《出水芙蓉》也是一个动态模仿的例子。“芙蓉”在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举止文雅的女子,而“出水”却体现了“bathing”在片中的真正含义,这一译文既迎合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审美心理,也渗入了原片名的语言内涵,堪称佳译。
三、结 语
电影是一种大众传媒,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传播、表情、审美、广告等多种功能,[5]因此,在引进国外大片或向国外观众宣传国产片的过程中,片名的翻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具有很强的阐释能力。从模因论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可以采取三种翻译策略,即以源语为导向模仿、以译语为导向模仿和动态模仿,以实现片名形式与影片内容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刘柯兰,万雪琴.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2] 谭占海.语言模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06-110.
[3] 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2-173.
[4] 何向妮.数词语义的模糊视角与翻译策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5]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6] 何向妮.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透视[J].语文学刊,2012(1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