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来源:原创日期:2011-11-29人气:163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干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也日益引起高校和全社会的关注。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为此,本文将就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的培养进行讨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积极意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这三种力量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就将导致心理失常的产生。认为,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就会出现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时期,大学生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科技迅猛发展引起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及时获取大量丰富信息,其中又难免掺杂些虚假、负面甚至有害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是非判断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诸多现实问题,容易产生心理不适应和心理危机问题。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动力。
心理困惑进而引发心理危机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个别学生甚至因为不能摆脱心理危机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客观地分析,心理危机是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危机最初都来源于恐惧,而恐惧是与生倶来的。“自出生之日起,个体就开始了一个在恐惧环境中成长的过程。成长是痛苦的,成长意味着必须离开舒适的逃避之所,走出去直面恐惧与真实挑战,由此往往使人失去安全感。”从健康角度出发,人不能总是生活在失衡的状态中,心理危机尽管是暂时的,也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是衡量其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承受心理危机的压力,最终实现健康人格。
根据动态平衡理论,事物能够通过内部调节实现动态平衡。就心理危机而言,每一次心理失衡都可能导致心理危机,这种危机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和痛苦,同时也是促进个体心理成长的契机。当个体承受住心理失衡并达成新的心理平衡时,对个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有助于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毫无疑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在心理危机中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与自我提升实现的,是一次次超越挫折与失败达到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以心理危机为契机,就可能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顺势而为实现自我成长。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是危机干预机制的核心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的可塑性。
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的实践中,我们经常面对类似的案例,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主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心理困境,或者在老师和同辈帮助下用行之有效的行动去化解心理危机,最终可以顺利渡过心理危机并能够获得自我发展。也有少数大学生面对心理危机时会选择逃避,这种逃避行为进而导致心理危机应对的心态发生变化,失去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最终导致应对危机失败,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会自杀。
在大部分现有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危机应对能力都被作为一项自变量出现。但最新研究认为,心理危机应对方式随个体的环境、教育、经历而发展变化,可以作为因变量,通过引导教育加以改变。具体来说,心理危机应对能力不是个体单一的某种心理特质,而是由应对认知、应对情感、应对意志和应对行为四种成分有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加以培养。大学生处在青年时期,其个体人格和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好。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的培养,来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几率是完全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对现有危机干预机制的反思。
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与自我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能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很多心理危机就会迎刃而解。也就是说,在心理危机的处理过程中,自我的作用要大于外界的干预作用,心理平衡失调之后,归根到底要依靠自我的调节才能摆脱危机,他者的干预只能起辅助作用。按照“压弹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努力培养“乐观进取型”的健康人格。
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体性问题。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一种“反应性危机干预”。即当大学生个体处于心理危机中时,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后,迅速采取行动,启动危机干预系统,对危机个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帮助,使其尽快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这是一种“重治疗、重事后干预”的干预模式。这种机制运行的后果,一是可能导致干预效果不佳,即使在短期内控制住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危机状况,但干预过后会出现“反弹”或“周而复始”的情况。二是可能导致危机恶化,导致心理危机个体反感干预或将心理问题激化。
根本上,心理危机干预的理想目标是增强个体抵御心理危机的能力,培养健全的心理机能,促进其成长和发展。考虑到现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不足,高校应强调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重事前预防、教育与辅导,将干预对象扩展到全体大学生,建立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与反应性危机干预相配合的干预机制。在新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念下,将应对、预防心理危机与增强心理危机者应对能力结合起来,并且把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建设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来抓。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的养成。
加强认识。
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心理危机,根源在于他们对心理危机的非理性认知。因此,要求大学生理性认知心理危机产生172对夂丄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积极面对挫折,要把对心理危机不合理、不现实的认识,发展成更为合理、现实的想法,并且采取富有建设性的行为。从心理危机应对能力角度,要求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座谈等多种方式使大学生对大学阶段可能遇到的危机类型有所了解并知晓一般的解决途径,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熟悉各种心理危机的情况以便从容应对。
培养技能。
实践表明,大学生掌握一些放松方法、日常的心理危机应对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技术,学习、了解并掌握心理救助的一些策略,完全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应对挫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高校应当开设专门课程或专题讲座,使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调节技巧,不断提升自己应对心理危机的水平。
寻求他助。
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克服羞愧心理,在遇到心理困境而自己难以跨越的时候,学会主动求助,及时向同学、长辈、老师或相关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有效帮助,最大限度地应对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改善情绪困扰。高校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设施资源、专业辅导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
应对叽。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