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张潇,鞠明明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日期:2018-06-21人气:1149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中央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进入了全面贯彻落实的新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河北是京津产业转移、要素外溢的主要承接地。但京津冀地区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大,尤其是作为全国工业大省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河北,既面临着化解过剩产能和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又面临着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巨大压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三地如何守住资源环境门槛,确保发展质量是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1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

1.1水资源短缺

京津冀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河北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近年来,河北省对地下水的年均超采量近50亿立方米,平原超采区面积近6.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达到了全国的1/3,省内已形成了7个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并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陷地裂、海水倒灌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

1.2 环境污染严重

雾霾天气是当前京津冀地区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居三大经济圈首位,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排名,半数以上来自河北。京津冀地区地表水污染严重,近五年三地废水排量以3%~5%的比例逐年增加,水质恶化,水位持续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京津冀三地同属于海河流域水系,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十大流域中,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劣五类水占比一直居高不下。2000年最高达到57.4%,2003年至2009年,连续7年劣五类水河长占比超过50%, 2011年至2015年,劣五类水河长占比呈下降趋势,但占比例仍接近半数。河北省的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中度污染,其中四大水系为重度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

2 资源环境约束下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则

2.1 在全域视角上统合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要在全域视角上统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重大关系。制定全域生态环境规划,树立全域生态环保价值观,明确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环境也是资源、生态也有价值的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用经济发展的成果反哺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建立全域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根据本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在整个区域内联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区域内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法可依。完善全域责任追查机制,开展铁腕治污、铁规治污,对违法偷排等行为进行严厉惩治,对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严肃追查,确保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

2.2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所谓绿色发展理念,主要是针对将环境保护当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久事业的发展模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前,面对当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的紧张局面,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京津冀三地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从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的发展转向提高资源环境效率的发展,从牺牲环境的发展转向绿色发展。要加大力度调整传统产业,努力培育新的以低碳经济为主力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开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渠道等。同时,努力构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并积极研究制定绿色投资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化生产。

2.3 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产业发展层次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产业结构分布来看,京津和津冀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各地应立足于区域特色,根据本地现实条件,选择合适的产业类型。寻求差异化区域发展路径,避免近距离重复建设,造成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三地应因地制宜,建立产业对接协作机制,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一体联动产业链。通过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同作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3 资源环境约束下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3.1 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

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使用先进生产技术,高效开发资源的同时,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根据“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的要求,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构建区域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园区。利用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企业、产业间的关联度,构建先进技术共享,生态环境共护的生态产业链。

理顺京津冀产业发展链条,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依托原有产业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其发挥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加速实施全面提升产业价值链竞争力的战略决策,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做起,延伸产业链条。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定位,高效优化配置国内国际资源,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做好产业链条延伸,加速品种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深加工、终端产品制造及相关服务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3.2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环京津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

环京津各市县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着力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示范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加工能力,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引领模式,特别是环京津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重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高端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城郊型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开展京津冀市场的全方位合作,扩大河北各地及环京津各市县与京津农业合作的领域和范围,通过产销联合,建立河北农产品进入京津的便捷通道。用开放的理念发展农业,把京津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变成河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把京津的服务需求变成河北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优势。

3.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使经济增长点向第三产业转移

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应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加快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商品和流通现代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准入制度,实施政策创新工程,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有力保障。加大金融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步发展地方金融机构,进一步繁荣金融保险业。发展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促进信息、广告、法律、家政等服务业健康发展。充分保护、合理开发、优化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着力发展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北京及周边市县特别是张家口市的第三产业发展,促使城市经济增长点向第三产业转移。促进京津冀三地在冰雪、旅游以及养老、度假等产业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重点发挥环京津地区生态保障,水源涵养、旅游休闲、绿色产品供给等功能,使京津与周边地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3.4 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技术创新是解除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是京津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利用京津科研和人才优势,谋划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

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开发平台,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发挥政产学研和行业协会等多方优势,共同研究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协同科技、财政部门推进建设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产业发展提供共性、关键性技术研发和服务支撑。

加强清洁生产、资源回收和再循环、环境监测等应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企业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绿色改造,加快京津冀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的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3.5 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保障

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除了资源共享外,还应共同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环境利益的合理化分配机制,健全生态环境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将环境保护目标和区域产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建立环保工作机制,实施环境科技支撑、污染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程,支持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三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促进绿色、循环发展,保护扩大区域生态空间。通过联防联控环境污染,建立一体化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清洁能源行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为京津冀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