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文学论文 > 正文

在诗意的行走中和解——浅析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中的父子关系

作者:刘晓茜来源:《视听》日期:2019-09-20人气:1377

20年前,一部名为《那山 那人 那狗》的电影诞生,这部影片虽然在国内只卖出了一个拷贝,但在日本却取得了极其可观的票房,到2003年,“日本发行方赚了10亿日元”,在美国、欧洲票房也很好。这部并没有大起大落剧情的、淡淡的艺术片何以打动众多的异国观众?笔者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重点在于它以在路上为线索、治愈式电影为内核,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一个人类情感中相通的故事:关系疏离的父子二人上路,在路上遇到各种人和事,在这个过程中父子关系一点点复苏,从疏离到靠近,从不解到和解,恰好在这个点,而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也在上路的过程中间接得到了升华,一家三口之间的温情达到了顶峰,上路的结果是更好地回到了家。在这短短三天里,儿子也获得了成长,他在片尾再次上路,真正接替了父亲的职位,而父亲也终于放心让他独自上路,准备回归家庭真正承担起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一、父子关系

本片中的父子关系包含两个层面:存在隔膜又暗含深情、二人存在某种程度的角色错位。

(一)父子之间存在隔膜又暗含深情

在影片起始,导演不慌不忙地展现空间环境、上路之前的准备和各种细节,将一家三口之间,甚至人和狗之间的关系细致地展现出来,儿子和母亲关系很近,狗和父亲的关系很近,上路之后,儿子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晰,他们之间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存在隔膜而又暗含深情。

存在隔膜可能是中国的父子之间普遍的状态,“对于这对父子来说,彼此的交流就更多了一层难度:父亲常年不在家,他对儿子缺少应有的关心和了解,他甚至连儿子脖子上的疤是什么时候留下的都不知道。儿子对父亲也比较陌生,‘爸’都叫不出。”

影片的开头也有很多细节描述了这种关系:当儿子和妈妈告别,父亲有些嫉妒地说:“妈妈的,叫得亲。”上路之后,儿子内心独白:“有他跟着我觉得挺不习惯的,再说了,遇到了工作上的事儿,我们俩谁听谁的。”歇脚的时候二人无话,气氛尴尬,又同时说出“累不累”,这种陌生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后面谈到治腿病的事,其实父亲只是在感慨,儿子却认为他在担心不能继续公费看病,二人话不投机。这些细节准确地表现了父子间的隔膜,真实生动。

另一方面,父子之间又有着“那种内在的、深厚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亲情”。比如上坡路上,父亲在后面含笑深情看着儿子走路的背影,但是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并不直接跟儿子说,而是通过狗来交流,父亲:“老二跑慢点儿,他还没走惯呢。”儿子听到了,并不回头:“他跑他的,我没事儿。”

父子二人陌生、缺乏沟通、不善表达,又有着浓厚的亲情,看似矛盾又合乎情理,父子之间的这种状态和关系是影片的起点。

(二)父子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角色错位

随着二人的行走,这个三口之家以前的状态得以逐渐呈现,父亲常年不在,童年的儿子对父亲是陌生和恐惧的,此时母亲要同时承担起父亲的社会功能,所以母亲过得很辛苦。随着儿子的成年,儿子开始承担父亲的责任,处理家庭和外界的关系,照顾母亲。离家的时候儿子看到父亲要跟他一起走,就跟母亲喊:“妈!你有事就找许安昌,我托过他了。”实际上儿子早就托付过许安昌了,虽然之前他以为这次父亲会在家。这一细节隐含着他对父亲的不放心,包括后面对父亲在村里处理各种关系的叮嘱,都是他在家承担父亲角色的体现。在这个家庭,父子二人的角色是有一定程度错位的。

影片中,儿子要走出家庭,接替父亲的职位,成为一个合格的乡邮员,父亲则要回归家庭,真正承担起作为丈夫的全部责任,从错位的角色中恢复到原本应有的位置,这种角色互换的过程为二人关系从疏离到贴近提供了基础。

二、文化背景

电影中父子二人的这种关系和中国传统伦理息息相关,和中国乡土社会的背景息息相关,也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息息相关。

(一)中国传统伦理

在生物层面,父子之间是最近的血缘关系,在家庭层面,父亲为子女提供成长的条件,父子之间首先是亲情、家人的关系,这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更改的关系,根植于每对父子的血脉之间。片中父子之间虽然一开始有隔膜,但这种与生俱来的亲情关系是深藏在骨子里的,也是父子之间相处的深层动机。最能描述中国传统父子伦理关系的词是“父慈子孝”,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国传统父子伦理关系的精髓”,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家庭中延续。

父慈:首先父亲和子女有深厚的感情,片中的父亲放心不下孩子一个人在路上,他知道一个人在路上的那种孤独,更加上需要把自己所有的经验告诉儿子,于是忍着腿疼陪儿子走,是父爱的一种表现,镜头多次闪回儿子小时候被父亲抱着的亲密场景。其次父亲应该以身作则,起到表率的作用,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好的影响。片中的父亲在出发前为儿子画好了详细的路线图,并仔细叮嘱时间和路程的安排,出发后这一路上父亲并没有一味说教,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和感染儿子,比如给盲眼老妇人念空白的信、给她钱,儿子看到这样的情景被父亲感动,从而认同和延续父亲的做法。

子孝:孝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重要组成,对父辈要尊重、孝顺,父母老了要赡养,孝顺的人应该继承父辈的经验,传统文化里人们崇尚子承父业。片中的儿子就是顶替了父亲的岗位,父亲实际上承担着帮助山里的人们和外面的亲人沟通的角色,这个角色在山里很重要。虽然母亲是不乐意的,怕儿子再像父亲一样受苦,但儿子却充满兴趣,不能不说这是父亲多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是孝的表现。趟过小溪时儿子背起父亲,更是孝的表现。

此外,在传统伦理中,父亲是家里的核心,他掌握着话语权,母亲则处于从属地位,父亲负责处理这个家庭和外界的关系。但片中的这个家庭,父亲因为职业原因常年不在家,因此母亲必需承担起父亲的一部分功能,辛苦是必然,这些被童年的儿子看在眼里,又因为有孝在心,他长大后自然而然承担起维护这个家、照顾母亲的角色,包括去和邻里以及村里的领导打交道,承担这个家的社会功能,而这些本是父亲应该做的。

儿子因为孝承担起父亲照顾家庭的责任、接替父亲的职位,父亲因为爱要和儿子一起走这趟邮路,第一次父子这么长时间如此近,而且是一起去完成一件事。一路上儿子把母亲的不易告诉父亲,以便他回家后能更好地承担照顾母亲的任务,父亲把工作的不易告诉儿子,以便儿子能更好地接替父亲的职位,而这一切都基于中国传统伦理,“父慈子孝”,以及一家三口之间的爱。父子之间的深情、父子的角色错位因以上原因得以解释。

(二)乡土社会

父子之间的隔膜也许是中国父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中国男性之间往往不善互相表达感情,我们的文化中自小就教育男孩“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对父子之间的隔膜除了这一点之外,应该还有所处的乡土社会的深层原因。

影片发生在湖南山村,村庄是乡土社会最大的单位,家族其次,家庭最小,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小社会,村庄里的人互相熟悉,从祖上就沾亲带故,在邻里关系相处的时候遵循乡约。80年代初,山里还没有那么多人出去打工,因此父亲在村里是一个特例,他是村里人,却很少在村里生活,就是那种日复一日的住在村里的生活,父亲的生活是在邮路上的,因此他和邻里的关系是相对陌生的。儿子就不同了,他在本村的乡土社会中如鱼得水,他从出生到现在都在村里生活,并逐渐取代了父亲在这个村庄的社会角色,成为这个家庭的代表,处理邻里关系,和村干部打交道,虽然刚满18岁,却把村里乡土社会的处事规则摸得很清楚,有离开家的时候可以拜托照顾母亲的朋友,还懂得和干部相处和注意点,他做这些事做得比父亲在行和老道,他理所应当地认为父亲做得不到位,以至于在明知父亲不出门的时候就已经拜托了同村的许安昌照顾母亲,他对父亲回来能否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很不放心的,包括片子中对父亲的各种叮嘱,都是他内心对父亲不信任的体现。

另一方面,父亲其实和其他几个村庄的关系看似更近,作为信使,他为他们带来远方亲人的消息,承担着村民们和远方的亲朋沟通的责任,他在这些村民中受到尊重,他自己能感受到价值,他也很享受这种存在感。相反对自己的家庭所在的村子,要面对正常的村庄生活,开始处理日常的社会关系的时候,父亲很显然是陌生和不适应的,儿子让他不要得罪爱贪小便宜的村长,因为农药种子化肥都得通过他才能拿到,但父亲看不惯,主张公事公办,儿子说,“反正我跟你说了,遇到麻烦你不要来找我。”父亲感慨:“这是乡下,还这么复杂!”儿子说:“这么多年不就是这么复杂过来的吗。”这段对话可以明显感觉到父亲对于本村社会的不熟悉和不适应。父亲回家像是做客,待一天或者一晚上就又走了,儿子和母亲是很亲的,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取代了父亲的位置,父亲内心实际上有隐隐的嫉妒。乡土社会对一个父亲的种种要求父亲做不到,儿子却做得很好,这可能也是父子之间隔膜的深层原因之一。

(三)社会政治环境

80年代初,文革刚结束不久,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从封闭开始走向开放。儿子1983年的时候24岁,他的成长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父亲当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造成父子之间隔膜的原因。

父亲送了几十年信,他是公家人,他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奉行无私奉献、有苦不说、克服困难为人民服务,也正是因为这些他落下了腿病,但同时也赢得了各个村庄的村民们的尊重。儿子则不同,改革开放5年了,无私奉献已经不再是年轻一代的信条,思想解放、以人为本的观念也逐渐渗透到乡村,因此在父亲只是感慨感慨腿疼看不好的时候,儿子首先想到的是父亲在担心以后不能用公款看病了,这明显引起了父亲的不高兴,父亲说:“我不是在说治病!”儿子:“你就是在说治病嘛!”父亲只好停止了话题。实际上这种隔膜也可以理解为代沟,即对同一件事两代人的看法或做法不同。

三、叙事

1983年,29岁的青年作家彭见明创作了小说《那山 那人 那狗》,以一位老乡邮员的视角,描写了他退休前把工作交接给儿子,最后一次走邮路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是一部清新、纯净、而又充满醇厚感情的文学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原小说并未将重点放在父子关系的描写上,更多的还是基于老乡邮员的眼和心,写他走最后一趟邮路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而这些是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的重要基础和创作起点。以此为基础,影片以一条邮路为线索,串起路上发生的故事,叙事视角以儿子的视角为主,并运用插叙手法,使故事在当下和过去两个时空中逐渐展开。

(一)线性结构

编剧思芜认为,“虽然原著不长,也没有很完整的故事,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核心话题——父亲与儿子,由此延伸出很多内容,像继承与进步,疏远与交流,过去与未来等等。通过父子二人可表现的东西很多,它还提供了一个线性的结构,一路上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可以成为影片的悬念与观众的期待,这两点使得剧本可以很大限度地展开但又不会断裂,再加上弥漫在全剧中的父子亲情,剧本阶段就比较完整。”编剧的思路可以说很接近公路片结构故事的套路,虽然当时国内还没有公路片的说法,这个线性结构实际上就是父亲给儿子画的那张路线图,实实在在的一条路。父亲带儿子走他的第一次邮路,同时这也是父亲最后一次走这条邮路,这趟共同送信的旅程,给了父子二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同一个时空相处和沟通的机会。

(二)叙事视角

和原作的以父亲的视角叙述不同,电影主要以儿子的视角来讲述,多次采用儿子的内心独白,从儿子的角度去感受父亲。从一开始儿子和父亲相处时的陌生尴尬,到一个个小故事逐渐拉近二人的距离,儿子开始了解父亲的不易,理解父亲的想法和做法,父亲也开始了解儿子,以及儿子和妻子在家的不易。并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这条路走得很平常,但又很不平常,每个小故事都没什么冲突,但每个小故事的设计实际上都在为拉近儿子和父亲的距离作出贡献,这种作用是一点一滴地逐渐积累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缓慢、润物细无声的讲述方式,和二人在翠绿的山间行走的画面,和儿子平实的内心叙述形成了统一的诗意风格。

(三)插叙的使用

片中不断插入过去时空的段落,有儿子的回忆,也有父亲的回忆,这些段落展现出这个家庭从无到有的过程,和一家人以往的生活状态,使故事有了纵深和厚度。父亲的回忆总是触景生情的,从儿子和侗族姑娘跳舞想到自己和妻子的相遇、结婚,从儿子背着自己趟过小溪,想到儿子小时候自己背着他逛集市。儿子的回忆段落往往带有内心独白,通过他回忆的段落,展示出儿子从小对父亲的感受,为当下父子间的隔阂和感情找到过往的基础。

其中,儿子背父亲的段落,将二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展现出来,父亲想到他背着儿子的画面,充满感动而流泪,儿子内心独白,男孩背得动父亲就长大成人了,但这两人内心的感受,他们互相之间是没有交流的,过河之后,父亲赶紧背过身擦眼泪,把话题转向别处。中国男人总是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特别是对自己最亲的人,这个段落真实而又感人。

整部作品贯穿父子二人在湖南山村的小路上行走的画面,充满诗意,而内在则是二人“在不理解中理解,在无法表达中表达,构成了两个男人的感情碰撞。而深一层的意思,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悟。”路上的三天,将父子之间的过往和当下关系的发展娓娓道来,在诗意的行走中,父子二人一点一点消除隔膜,达成和解,实为一部充满温情的、极具东方气韵的佳作。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