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西峰祭祀纸扎的历史渊源及其所蕴含的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4-07-01人气:1285
西峰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是陇东董志塬的核心区。西峰祭祀纸扎技艺作为庆阳的一种民间艺术 ,产生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从西峰祭祀纸扎可以反映出古今庆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貌。早在先周时代的农业生产中就出现了祭祀活动,而西峰祭祀纸扎艺术则源自先周祭祀活动中的“载燔载烈”,承袭了远祖对火的崇拜观念,整个纸扎艺术就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才逐渐形成的。它既是奴隶制贵族用活人殉葬的社会意识承袭,又是对陪葬品由人到陶俑再到纸偶的历史推翻和替代,属社会文明的艺术品。西峰祭祀纸扎品类造型逼真,色彩缤纷,富丽堂皇,是一种民俗意象性极强,又融会了道、佛思想的极具内涵的焚祭品,在推动丧葬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极大的丰富。西峰祭祀纸扎艺术作为一门手工技艺被庆阳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承下来。 

一、西峰纸扎艺术的历史渊源

西峰祭祀纸扎是周代祭祀活动的遗俗,经过数千年社会变革演变出来的民间手工技艺品。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先周祭祀活动中的燔火遗俗。周代在祭祀时在野外燃火烧牲祭祀天地,称为“燔火”,这种类似火崇拜的祭祀活动随着时间逐渐演变成焚烧纸扎祭祖宗的形式。

(二)奴隶社会陪葬制的演变。纸扎中的冥衣人,即童男童女焚烧在亡人坟前,是奴隶制陪葬活人的替代品,是社会文明的跨越。

(三)从汉、唐时代起,中国道教文化对民间的影响,西峰纸扎秉承了这种思想文化的内容,即打醮中的引魂幡被制作成花云子的巨型幡筒,为亡人招引魂魄。

(四)佛教文化对民俗生活的渗透,即人亡后,脱离轮回的思想,造成祭祀纸扎的多样性,即塔状的斗子,楼阁型的走水、靠山等均成为亡人往生西天的理想境界。

(五)西峰祭祀纸扎多来源于地方民风民俗古老遗传,纸扎中的白鹤蜡台既是周代“载燔载烈”的蜡祭遗传,也是民间意象中白鹤长寿的民间文化遗传。

二、西峰纸扎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品类

西峰祭祀纸扎的基本文化形态是以纸为原材料,融合绘画、折迭、雕刻、剪裁、点刺、烫贴、染色、掬纹、绑扎等多种程序制作出的专门供丧葬与祭坛拱或焚的立体象形手工艺制作品。祭祀纸扎的工艺程序有一个平面制作与立体组合的全过程,包含绑扎骨架、盔模型、绘图、折迭、点刺、染色、掬纹、凿刻、组合等共十多个环节。西峰祭祀纸扎是陪葬历史的推翻和替代,是一种意象性极强的主体造型焚祭品。西峰祭祀纸扎所以产品有十种类型:童男童女、鹿马衔宝、灵亭子、过亭子、牌楼、靠山、斗子、走水、幡筒、白鹤蜡台。

三、西峰纸扎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

西峰祭祀纸扎源远流长,涉及到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美术学各个方面,体现出了自身的特殊价值。

1、周代祭祀活动的历史研究价值。

西峰区作为先周祖先公刘的出生地,也是中国祭祀文化的发源地。在对大自然不理解,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思想支撑下,以农为业的周先民产生了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神祗的崇拜,于是祭祀活动应运而生。这种活动延伸为周族后人对祖先的崇拜,漫延成历史上民俗活动对祖上的祭奠。西峰祭祀纸扎正是这种历史的演变产物,所以通过它对研究“先王遗风”的周族祭祀活动有着补益价值。

2、美学研究价值

祭祀纸扎在民间工艺制作上有独到之处,且随着不同的祭祀对象,祭祀内容制作手法迥异,效果不同。涉及到设计骨架造型的绑扎,色彩的渲染,花样纹饰的烫、掬、剪、凿、刻等技艺,全过程以美为基调,因此研究祭祀纸扎对美学研究极具价值。

3、民俗学研究价值

西峰祭祀纸扎运用在亡人祭奠、三周年祭奠、追远祭奠的民俗活动中,根据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组合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即体现了地方志所记载的“勤本业,重丧祭”的习俗,又体现了民俗形态的多样性,对研究中国农耕文化发源地乃至影响几个世纪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有着资料性的价值。

4、宗教价值

纸扎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与宗教学有着密切关系,与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都有较深的渊源关系,值得不断探讨研究。

5、实用价值

纸扎艺术原材料成本低廉,环保。作品轻盈,便于携带,具有普及性和便利性。对世人来说,用纸扎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能起到安慰和调节伤感的作用;用纸扎艺术形式来祭祀祖先、神灵,能表达心中敬意、敬畏和乞求福祇的诚意。纸扎艺术作为缓解死别伤痛的精神慰藉品,和表达人们情感的一种载体,在一些民众生活中有着一定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纸扎文化是西峰民间一项源远流长的重要民俗活动形式和内容,虽随时代发展而有所演变,但历史渊源和功用都是大体一致。即以纸扎品为替代物和媒介,寄托人们对崇拜者或敬畏对象的一种感情和愿望,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既具有象征性视角,又有化生性观念,既具有环保型性质,又有节约型理念。其长流不息的现象,对文物考古的分期断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人们不断地以科学的历史主义和视点进行探讨研究。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