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

作者:冯丽来源:《教育探索》日期:2014-09-18人气:2232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1],涉及整个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等全方位问题。[2]在教育对象方面,教育公平是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期望,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而言,这种期望体现的更加明显。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规模不断扩大,这一群体逐渐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和住所,随之孩子们开始跟随父母进城,这些儿童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有着“农村户籍”和“外地人”的双重身份。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讲,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或“农民工子弟”。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相对概念。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首先面对的问题是面对社会的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逐步接受现在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3]这种适应本质上就是流动儿童承认环境的变化,并通过重新认同自己的角色、身份形成稳定的情绪情感来适应城市生活,认同城市文化,融入其中,认同其价值观并逐渐产生归属感。

二、问题的提出

2011年8月份,北京近30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遭强拆,引起社会对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的再探讨。[4]流动儿童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从幼年到青少年的发展阶段,处于早期社会化的时期,既是认识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过程,又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需要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使他们逐渐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并有所适从。由于流动儿童环境的变动,社会适应的难度加大,同时他们进入公立学校插班借读,或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将面临种种社会适应问题。

(一)情绪体验层面:自卑感增加

通过与流入地儿童的对比,流动儿童在身份认同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情绪问题就是自卑。所谓自卑是指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流动儿童的自卑感同样也来自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有学者对近2000万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因受歧视而自卑,同时在其试图化解这种情绪体验时往往发现补偿受阻。[5]原因在于,流动儿童在原居住地的交往圈中断而进入新的环境,经过对自身的评估后产生自卑感,往往更加害怕与流入住地的人进行交往,在同辈群体交往圈形成过程中存在困难,尤其是与城市儿童进行交往,使其在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詹姆斯·科尔曼认为,“流动会打破已建立家庭和社会关系网,而这种关系网对儿童的生活学习是一种支持和奖励的资源。”[6]如果不进行主动干预,流动儿童可能找不到适当的行动来消除这种紧张情绪,从而导致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下,严重影响的心理发展,对人格的形成产生长远的影响。但也不排除一些性格开朗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极好,但主要是经济条件稍好的独生子女家庭,这部分儿童可以自由跨越流动两地,可以很快消除自卑感。

(二)文化差异层面:交流障碍

流动儿童进入新的环境,面临着较为明显的文化差异,有可能导致交流障碍。首先是交流形式差异。流出地文化与流入地语言形式相比显得格格不入,新环境对流动儿童来说是陌生的,与他们存在头脑里的语言记忆是非同质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使流动儿童的特征凸显,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其次是交流内容差异。语言没有阶级性,但却体现着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老师使用的语言有着最广泛的主题,最客观的表达,渗透于课程、教学以及整个学校文化,是以城市儿童为基准的根深蒂固的主流校园文化思想,因此需要一个同化过程,这就增加流动儿童对语言的适应难度和内心自卑感。

(三)需求理论层面:情感需求缺失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图来看,个体的缺失需求(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以及尊重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才有成长需要的需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者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7]从国内实践来看,流动儿童对自身身份进行评估后,往往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其情感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首先,从教师层面来讲,流入地学校的教师经过相应的培训,在与流动儿童互动中给予的肯定和鼓励无法倾斜,而在专门的流动儿童子弟学校,外聘兼职教师较多,师生关系不稳固,不仅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形成,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与对自身评价的形成;其次,从学生层面来讲,与城市少年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度低,对教师和同学普遍缺乏信任,有更高的孤独感,对安全感和归属感有更高的要求,受教育学校的变化往往导致其对自身身份的认同障碍,因此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中缺乏自信,呈现出自闭的倾向。

三、策略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解决好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问题,使其顺利融入新的环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流动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无论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还是社会补偿的角度,都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解决这些问题,从多个方面帮助流动儿童消除自卑感,提高安全感和归属感,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援助,消除自卑感

鉴于自卑对人的负面影响,对流动儿童提供心理援助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部分儿童社会适应性较差,学业成就低,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疏导,同时另一部分学业成就高的孩子也需加以关注,他们刻苦努力,但学习动机大部分是为改变生活和命运,为体恤报答父母,这种功利性学习动机会让这些孩子在面临学业成就低时产生极强的挫败感,如不及时疏通,将危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今后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经验,为流动儿童的成长提供积极的帮助。如西方许多国家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香港、台湾等地的学校也有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为学生们提供心理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对流动儿童而言更是急需解决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与家庭都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充满关爱与友情的氛围。流动儿童能够与亲人、朋友、师长等及时的进行感情上的沟通,专门的主体关心儿童的成长进步,鼓励其发挥积极性,不断克服自卑心理。

(二)让教育适合所有儿童,消除文化差异

“尽管我们假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的设定、课程的设置以及知识的传授与评价过程中没有阶层上的倾向性,”[8]但不可否认教育的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尤其是文化层面的差异成为流动儿童沟通与交流障碍。为此,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异,使教育适合全体儿童,而不仅仅是城市儿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的学业成就问题。另一方面,流动儿童到流入地往往面临学业中断,面对新的环境课程内容、学习进度、教学方式与流出地存在的差异,甚至有些课程对流动儿童来说几乎是空白,作为学校来说,应当构建衔接过渡体系,对其进行测验和追踪观察,通过补课等方式消除差异,同时改革考核方式,对学生评价方式过程中的信度、效度以及区分度等应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调整。在某种意义上,学校对流动儿童应有同等的待遇和管理方式,尽量缩小其身份差别,同时营造一种接纳流动儿童的校园氛围,让这些孩子更好的融入新环境,对学业有更大的信心,以一个健康的心理取得良好的学业成就。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学校都是流动儿童的主要支持力量,有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是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三)流动儿童自我赋权,增强安全感及归属感

自我赋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人不断挖掘自己潜力的过程,以最大程度克服自身、人际关系、社区或政治等方面的限制。[9]应该引导流动儿童利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的融入到新环境中,将可控的学业成就不单单依靠学校、社区、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的力量使自身获得权力,学会从培养自己的品性,以积极的方式思考问题,摒弃自卑心理,面对问题时乐观应对,迎接挑战。虽然同样面临很多问题,一部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很好,流动儿童自身也应学会反思,认识自身的力量和不足,提高自我效能感。在与流入地师生交往时,学会从心里理解对方、接纳对方,建立起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社会交往圈,即与流入地的儿童进行社会交往,躲在流动儿童群体中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倾向,不利于儿童成长。

(四)由家庭支持到支持家庭

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应当从强调家庭支持转向支持家庭。过去有很多研究都是从家庭背景或者从家庭文化资本等方面出发,提出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状况,以解决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但是农民工家庭无法给子女提供更好的物质支持和学业辅导,单纯指望农民工家庭改变经济环境或者教育方法都是不现实的,因此现实意义并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未来会有更多的流动家庭出现,流动儿童群体人数会更加庞大,流入地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给家庭提供支持,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如对流动儿童受教育过程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保障,集中社会力量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组织专家编写适应流动儿童学业过渡的教材,为流动儿童中断的学业做衔接辅导,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孩子了解城市文化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等。

总之,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受教育机会的获得并不等同于获得社会公正的待遇,无论是进入公立学校还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给了他们一种身份,使得他们区别于城市儿童,无论是积极适应还是拒绝逃避,或是走向更加边缘的境地,他们需要找寻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他们困惑于这将来自学校教育还是来自现实的经历。一部分儿童有着良好的学业成就,他们致力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将希望寄托在学业上,一部分学业困难,拒绝融入新环境。对如何解决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还需进行更多的思考,至少流动儿童不该成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无法实现代际向上流动,否则教育真将成为阶层的复制品。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5-8

[2]郭元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3).21-24

[3][5]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06).4-7

[4]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将关停涉及近3万学生.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GB/15423306.html

[6]石人炳.美国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29-33

[7]刘儒德,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0

[8]方长春,风笑天.家庭背景与学业成就——义务教育中的阶层差异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8,(08).47-54

[9]顾江霞.自我赋权视角下的农民工社区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