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百家讲坛》看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

作者:陈静,胡美玲来源:《视听》日期:2015-03-06人气:1909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并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理想人格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近两年来,CCTV-10的《百家讲坛》栏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传播效果,尤其是推出《清十二帝疑案》后,《百家讲坛》就从纷繁复杂的节目中影刃而出,成为电视节目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亮点。它成功地实现了学术性与大众性的结合,在适应受众心理、提高传媒效果、创造高收视率等方面进行成功探索和实践,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节目成功的过程中,《百家讲坛》显现出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掀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牌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浪潮。

一、 通过《百家讲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着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传统文化通过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向人们传播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内容,可以使广大受众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弘扬本民族文化之精髓,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立。

1、实现了与观众的交流,使受众更清晰地了解中华文明。

电视作为视听结合的电子媒介,直接诉诸感官的图像、声音,并赋予抽象的古代典籍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使历史与文化不再抽象。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讲解“品三国”,讲到古代的脱靴之礼时,在讲台上亲自示范。他获得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把硬梆梆的学术品评用语向着群众化、平民化、大众品位化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把本就艰涩、单调、史笔类的专业化的学术用语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平明简洁、琅琅上口、生动活泼的口译直白,从而使受众在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同时,如同听评书一样欲罢不能。那些不同人物的说话口气、动作、性格、甚至姿态相貌,都历历如见,呼之欲出。通过这种形式的电视传播直接模拟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观众乐于解说且易于接受,不仅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而且还能形象而直观地展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2、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本质在于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其包含的价值观念等道的层面适合代社会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电视再传播从正面或侧面反映和折射着当代社会生活,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局面,进而成为维系民族统一存在的、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民族进步的思想。《百家讲坛》注重知识传播和分析,不论是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讲座,都表现的贯穿着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这是该栏目高价值的原因之一。这些讲座都渗透着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弘扬发展这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核心。《百家讲坛》节目中专家学者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学术功底,这样可为观众提供正确的背景资料、还深入到具体分析,使那些仅有符号意义的历史文化,成为当代,生活空间的一部分,还能从这些分析中得到读书方法、思维方法、研究方法。

二、 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电视传播的特点

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但是与传统的电视历史剧节目如《李卫当官》的娱乐化传播相比,作为新兴的精英文化大众传播代表的《百家讲坛》更有其自身的特点。

1、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有机结合

在目前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传播导致了它必定高雅不了。诚然,电视历史剧(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李卫高官》)由于其将历史知识融合于娱乐化的表现手段,借古讽今,符合特定时代大众的社会心理。传统文化通过电视剧的娱乐化传播使历史变得虚拟化,历史在电视剧中成了传统民间故事叙事中的时间模式,忽略了其本应具备的教育意义,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人们的娱乐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后,必然也会转向寻求历史的真实,这种趋向必然会导致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日渐靠近。没有精英文化或舍弃大众文化,文化都是不完整的。改版后的《百家讲坛》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语言上的突破,用平民化的语言化解艰涩难懂的学术观点,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融学术性、知识性、可听性和画面观赏性于一炉。这才是《百家讲坛》制作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2、用心选题

同一嘉宾连续讲述同一主题形成系列化对比性的规模播出,是《百家讲坛》在选题内容上的新颖点,这一特点符合观众连续收看的特点,特别是长期收看历史剧还能够培养出对历史的兴趣。《百家讲坛》策划了很多中国古典名著的经典选题,并针对当下流行的影视作品,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清十二帝疑案”、 “《啼笑因缘》的爱情三模式”等系列讲座,还策划了诸如“身边的礼仪”、“购房的陷阱”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百家讲坛》的内容选题不仅有益于电视的节目的感性表达,还能够找到说明抽象理论的具像物体等,用一种符合人们视觉感受方式来表现。同时,《百家讲坛》选题大多数都是百姓大众有所了解,但是有没有深入的研究,既有经典,又注重与大众关心当代的社会相联系,从而形成了对百姓的吸引力,提高了观看节目的兴趣爱好,从而保证收视率的提高。

3、巧设悬疑,创造学术明星

《百家讲坛》比较好地解决了学术品位和形式大众化的关系问题。首先,讲述方式由平铺直叙变为紧扣悬念。在节目编排上引用了电视剧的手法,在讲述过程中利用人们想知道结局的心理,设置层层悬念,吸引观众一步步走向深入,直到最后的大结局。易中天讲的《三国》系列、纪连海讲的“和珅系列”、刘心武讲的《红楼梦》系列都采用了“悬疑”的叙事方法,创下了一个个收视高峰。其次,在主讲人的选择上,《百家讲坛》一直遵循一个原则即名家、名人、名流。来讲座的人都是在某一领域内有着一定影响力,在受众心目中具有权威和可信的人,同时它也要求主讲人要有表现力和吸引力,所讲的内容必须要能让大众听懂。随着《百家讲坛》收视率的飙高,一批批学者在荧屏上活跃,由过去的寂寂无闻而迅速成为妇孺皆知的“学术明星”,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固定的收视群。

三、 中国传统文化电视再传播的发展策略

传播理论认为,信息内容要让受众接受,除了信息内容有趣味性外,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而当前传统文化传播时枯燥乏味,传播手段缺乏创新和新意,不能引起现代人的关注。这就迫切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改变传播方式,利用多种途径以保持传统文化的领先地位。

1、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推广

利用电视传播高雅文化,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和影响力,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让其魅力得到更好地发挥有效的展现出来。文化传播工作者应学会总结一些成功的传统文化娱乐化个案的经验,并利用动画片、历史剧、直播栏目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手段传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例如,《百家讲坛》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内容与讲师的故事化、趣味化,完全依照大众文化的基础和底蕴来表现出来,同时又吸收评书和电视剧的技巧,打破了讲座节目的传统讲法和模式。传统的讲座节目历来是最让观众望而却步,40分钟的节目,如果没有听到前5分根本不了解后面的内容。但是刘心武教授讲的《红楼梦》十几讲,都在不断地探秘解密,所有的观点辅以具体故事和情节,促使了由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了数以百万的电视剧观众,反响截然大有不同。文字上,可以将学者说的每句话、某些必须解释的概念与必须引用的原文也以字幕的形式加以强调,

并在节目中添加流动字幕,预告节目内容,鼓励受众参与等。另外,随着电脑的普及,学者们大都会把自己的讲座提纲制作成软件,尽可能地在适当的地方加人适当的图片及画面资料,讲座时利用投影演示给观众,这样不仅直观又有学术性,还能达到深人浅出的目的,尽可能减少受众的视觉疲劳,是学术性栏目与电视化结合的绝好手段。

2、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

电视要成为传播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渠道,必须把有价值的东西转变成被社会共享的有利的传播价值,让百姓也能够理解并享受更高的文化思想内涵。我国要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发展,首先,要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充满自信,并吸收世界历史文化的先进和创新成分。还要通过必要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相关手段,建立和深化民族文化思维空间。其次,传统文化是一种既属于大众又能提高大众精神素质的文化事业。它必须制作得相当精致、有品味,给予受众有震撼力的思想和审美式的愉悦、高雅的休闲。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娱乐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必将导致媚俗倾向,终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应采取相应策略加以控制。在进行文化传播的时候,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只有导向正确了,才能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最后,传播的史料要准确。传播先进文化,都有一个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的问题。随着《百家讲坛》开播以来,讲座的内容也引起了不同的学术争议。因此,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对历史人物还是对史实的传播,都要尊重历史事实,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3、坚持以人为本,寻求大众的参与

新媒体技术革命使人与信息联系更加快速高效。人真正成了传媒文化的主宰。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塑造自己的价值理念。建设新型的电视文化必须保持人民群众在电视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电视的大众媒介的特点决定了电视节目的制作要面向大众,电视的生存也依靠大众来维持。而观众的构成是多样而复杂的,其对电视传播的需求也是有着各自不同要求的。节目的制作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媒体应更加面向大众、接近平民,并寻求更多人的参与。《百家讲坛》 的成功充分说明,电视栏目的定位准确是其成功的关键。《百家讲坛》受众的知识构成主要是从初中到高级知识分子,参差不齐,因而栏目有必要做到雅俗共赏、喜闻乐见,让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也能够明白、有兴趣,让专家、学者更具有认可度甚至有所思考和感想。在开播之初,《百家讲坛》就定位成“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目的在于借助这个栏目平台,促使专家资源得以更高效的利用,畅所欲言,并力图通过该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思考平台,普及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提高个人的修改素质和民族的文化素养。因此,《百家讲坛》才能在众多的电视节目竞争中,以内涵丰富、表现手法精致、风格清雅,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注意力。

4、注重品牌的包装,形成产业链效应

品牌包装是传媒行业进入21世纪后越发强调的一种观念。《百家讲坛》,这个差点惨遭淘汰的科教节目,却通过对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完善,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品牌价值,并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带动了图书、音像等衍生产品在市场上的热销。它的成功,与其对于节目的精品化包装是分不开的。首先,《百家讲坛》非常注重节目的外包装,运用多种配套方式,对节目进行大力的推介。比如对自己现有的栏目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观众来收看百家讲坛节目。这种做法在以往电影、电视剧、娱乐栏目中使用比较多,带有很浓的商业性质的,但是实际效果很好,起到了导视、介绍、宣传、解读的功能。其次,被《百家讲坛》邀请的主讲教授专家,特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亲切幽默,抑扬顿挫,还会伴有丰富的肢体语言等。这样拉近了学者和收视观众之间的距离,这是培养固定收视群体的主要因素。最后,推行多方共赢的品牌战略思路。《百家讲坛》已经决定有计划地推出“百家”名家的DVD和相关书籍,并通过全方位开发电视节目、出光盘、出书等既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提高栏目的知名度。电视节目的品牌效应也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百家讲坛》成功的经验同样可以为其他类似节目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程玲玲,从《百家讲坛》看高雅文化的电视传播[J],山东视听,2006,(11):9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11):20-22.

3、蔡尚伟.钟玉,电视传播与传统文化的双向激活[J],电视研究,2008,(7):88-90.

4、陈芳,从《百家讲坛》看学术性栏目的电视化表达[J]中国电视,2010,(7):125-126.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