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关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问题的研究

作者:杜梦鹤来源:《视听》日期:2015-04-06人气:106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类节目适时对自身的新闻报道内容和方式做出调整,适应了公众对新闻的诉求变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应运而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逐渐转向新闻深度挖掘,向新闻背后找题材,发现新闻背后的故事,以揭示事件实质与意义。

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内涵及特点

1.1 内涵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和发展趋势的高层次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不仅是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也是电视新闻自身变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度报道能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通过对画面、解说、字幕、现场同期效果声等因素的有机结合,对电视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并以最快最佳的传递形式报道给广大受众,提高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力。电视深度报道从本质上讲是电视新闻深度思想的产物,是对客观报道的深入探讨,有别于动态新闻的只叙不论以及评论新闻的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

1.2 特点

(1)客观准确性。客观真实性与分析准确性是电视深度报道区别于一般新闻报道的第一特性,也是其吸引受众群体独特魅力所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一般是通过电视媒体观察、记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并深入事件之中大量调查取证,最后再进行归纳与理性分析,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

(2)选题针对性。新闻选题主要针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热点问题通常是指一段时间内引起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又迫切需要媒体做出解释的问题,难点问题则是指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解决的,并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复杂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能否入选选题范围关键是看对这些问题的报道是否有利于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 

(3)深刻启发性。电视深度报道在调查采访时,善于用理性的思维去剖析新闻事件背后那些深层次的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因素和影响,着力探寻新闻事件深刻的内在本质,并利用电视媒体特有的表现手法向观众揭示出事件的真相及其内在根源,让广大观众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同时在心灵上受到深刻的启发。

二、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现状

2.1 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状况

    自1980年5月《国际新闻》栏目开办至今,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已历经30多年,使得深度报道逐渐走向成熟。《国际新闻》的出现为我国新闻界打开了新的思路,成为驱动电视新闻改革和深度报道的引擎。紧接着同年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该栏目注重报道的思想性、政策性及时新性,独创了采用评论员形式与观众对面交流。杂志型新闻栏目《东方时空》于1993年开播,其中的《焦点时刻》凭借其内容触及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94年创办了《焦点访谈》,该栏目在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成功架构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形式和框架,并且开批判性报道之先河,通过将舆论监督和新闻事实报道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深度报道的道路。1996年开播了《新闻调查》节目,其节目的定位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融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为一体,无论片子的长度还是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新的突破,自此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成熟。

2.2 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

1.深度报道缺乏评论

    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普遍存在注重叙述而缺乏评论的问题。一些媒体在报到时,过于注重选题的新奇性及表现手法的夸张,而忽视了对事件的思考。中央电视台更是明确指出,对事件的报道只是为了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并没有标明自身的立场与态度。例如,《焦点访谈》节目,该栏目在近些年批评力度严重不足,应景选题却是逐年增加,比如对《有你才幸福》这部央视电视剧分析就是应景和宣传的文章。

2.主观倾向性过于明显

    电视新闻具有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职责与功能。正面的新闻报道可以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而负面报道则是通过对社会负面典型的批评来警示群众。然而,各级电视台在很多都存在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不能很好的处理两者的关系。比如,有的电视台只走歌颂路线,仅仅报道宣扬英雄事迹的新闻事件;有的电视台只做批判性报道,专门报道负面新闻,以提高栏目的收视率。

3.记者自身素质有待加强

    一些记者往往为了凸现自己在镜头前的形象而陷入“自我表现”的误区,总会在喜欢在提问的时候,不忘在镜头前表现自己,比如,通过不断地提问、追问甚至逼问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名嘴”形象。更有甚者,个别记者竟然完全不顾自己采访的任务,借题发挥,本末倒置。比如,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一个记者借提问的机会宣传单位产品,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赵启正先生幽默回答:我听得很明白,你问题的重点是说你这个手机网很受欢迎,只是顺便问一下三农问题。

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应对策略

3.1树立以电视观众为中心理念

    现阶段,各个地方电视深度报道栏目,逐渐关注社会民生,开始真正面向他们的观众。当前的大众传播活动,受众群体开始崛起,他们已由被动接受逐渐转为主动选择,并且希望平等地参与交流和对话。观众本位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运作深度报道栏目,就要立足于电视观众群体,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交流。新闻记者要全面深入生活,真正触摸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总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制作必须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与观众面对面地实行交流和对话,并逐步由过去单一的宣传功能转变为复合型的传播模式。

3.2 合理运用电视新闻表现手法

    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提高节目的播出效果,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运用各种特技手法把受众带入节目中,如蒙太奇,进而传达一种潜在的情感和主题。比如,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对于一些感情冲突比较激烈事件进行处理时,可以在导语之后直接插入人物在事件发生后的反应,也可以直接展示事件的结果,并配以震撼力的场面或音响效果,从而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在节目不断深入进行中能够继续看下去,使其跟随节目引导者进入报道主题,从而对报道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3.3 坚持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新闻报道应坚持客观性,站在中立的立场报道新闻,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真实的认识。然而,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中的人的角色,是无法完全避免人的情感表达的,而且新闻工作本身就具有惩恶扬善的工作原则,带有主观性的态度在所难免。新闻调查节目《双城的创伤》中,记者型主持人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的泪水的画面,久久停留在观众的脑海里。这一抹,拭去的是眼泪,留下的是温暖的人文关怀。诚然,这种情感的表达必须要有一个“度”,一个基于对新闻事实尊重的度。总之,新闻工作者既要主动深入新闻一线亲自做采访,把新闻事实原原本本传达给受众,同时又要从事实本身跳出来,体现“人”的特质,展现新闻报道独有的魅力。

3.4 加强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工作 

    高校应加强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新闻也提供高素质的后续力量。这部分大学生自身有无限的潜力可供挖掘,非常宝贵,然而,一部分学生在报考这个专业时具有盲目性,比如有些同学单纯的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好玩,可以通过针孔摄像机记录、曝光社会的不良现象。对于媒体来说,这些学生并不能做好新闻工作。只有心怀对事业的热爱、对真相的渴求,才能像水均益那样,即使身临伊拉克前线进行报道,也能纹丝不动,处之泰然。尤其是对于深度报道来说,负面性新闻题材较多,需要记者的高度投入和奉献精神,高校应优先选择具备这些特质的学生,并对其进行逐渐的实践培训,有助于为他们将来的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 语

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已经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肯定,并且发挥着舆论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因此,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应着力于自身发展工作,立足于观众群体,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表现力,深入的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促进中国电视新闻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源.论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新闻传播,2010(5).

[2] 罗毅.关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分析[J].新闻传播,2013(3).

[3] 刘艳秋.浅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特点[J].新闻传播,2011(12)

[4] 马明波.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2(6).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