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来粤留学生对岭南文化的适应——以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为例

作者:熊雨田来源:《视听》日期:2015-06-06人气:1053

一、引言

在粤留学生在来中国学习生活前,都已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系列认知,很大程度上已对中国文化形成一定印象。基于这些文化认知,来粤留学生已做好了相应的文化适应准备。但是由于中国历史和幅员辽阔的特殊性,其文化也具有相关的地域多样性及文化所存在的特殊多样性直接影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原本理解。其中,岭南文化由于其地域特殊性,与广大的中原地域文化有更大程度的不同。因此,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的岭南文化适应情况进行研究,依此得出相关结论,以帮助往后来粤留学生更快地适应岭南文化。

二、文献综述

(一)中国地域文化概说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因此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人文习俗、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性文化。学者葛剑雄认为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它的一个前提必须是和其他周围区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它产生的原因是地理环境、移民、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民族、宗教以及外来文化,它主要表现在方言、饮食、民居、风俗、民间信仰等方面。

而中国的地域文化都是在中国文化的主体上发展演化而来,跟中国主体文化息息相关,却又各有特色。留学生对中国地域文化的适应可以说是在进行两个层次的跨文化适应,他们先完成对中国整体文化的适应还必须面对地域分支文化的适应。

(二)岭南文化的特点

岭南文化学者吴国钦认为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状况, 使岭南文化的风貌有别于中华文化的其他支系, 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岭南地区的方言、饮食习惯、风俗礼节等,与由中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其他地域的地域文化存在很大差别。这便使岭南文化的风貌有别于中华文化的其他支系,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地方特色。下面以语言、饮食习惯和风俗礼节为例,对岭南文化的特殊性进行部分阐释。

1.语言的独特性

岭南地区的语言,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罗康宁在粤语文化研究的论文中提出,七大方言之中有四种在岭南地区通行。这些方言除了大多保存了古汉语的人声,难以辨别其音之外,语法结构上也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读音和语法的双重差异造成了岭南地区方言难懂难学难理解的问题。但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是粤语,粤语的发音和语法都与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相差甚远。

2.粤菜的独特性

在饮食文化方面,岭南地区的粤菜与潮菜占据着中华八大菜系中两席重要的位置。粤菜和潮菜口味清淡、讲究精美,与中国其他菜系的口味有很大出入,不仅在饮食口味上区别于大部分中国菜,在饮食方式、就餐礼仪和就餐时间上也有所不同。另外,广东地区对于食材的选择也极具多样性,很多食材是其他地区中国人难以接受的,对于外籍人士更是如此。

3.风俗的独特性

岭南文化的主体还是古越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进行融合的产物,虽然以汉文化作为主体的文化,但由于岭南地区的封闭性,它保留了相对完整的特有传统风俗,例如,在广州家家户户都会拜门神,供神龛,这些习俗在中国的中部地区早已不存在了。还有待客之礼、婚嫁习俗等都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于需要跨越适应两层次文化的留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三)跨文化适应相关文献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大多数研究者研究的对象多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已经成人,即完成了社会化过程的人群,包括留学生、移民等,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选择和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

我国国内跨文化研究学者李国宏等人认为所谓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是指留学生在留学国家中生活环境的改变,由此产生了对新环境的适应与交际能力的过程。在学术界对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包括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文化适应能力。

三、研究过程

为了了解分析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对岭南文化的适应现状,笔者对华工5名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具体信息见下表及问题设计。

参与访谈留学生的基本背景情况见下(表一)

(表一)

学生

性别

学历层次

专业

国籍

1  

博士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

乌干达

2

硕士研究生

传播学

吉尔吉斯斯坦

3

硕士研究生

对外汉语

蒙古

4

博士研究生

电子控制

加纳

5

硕士研究生

食品工程

巴基斯坦

根据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理论,笔者提炼出相关问题,通过面对面交谈、社交网络工具、短信等方式与访谈对象进行交流。这些问题主要是:

1、来到中国前认为中国文化是什么样的,是否觉得中国各地方的文化都一样,是否知道岭南文化?

2、来到广州后的文化体验与想象中的中国文化有差别吗,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与想象中有差距的文化体验,适应了哪些,怎么适应的,哪些差异现在依然存在?

4、如果没有这些差别,或者能事先了解岭南文化的相关信息,是否能更好的适应在广州的生活?

根据与他们交流得出的答案,笔者归纳得出以下方面的信息和结论:

(一)留学生对岭南文化认知尚浅

五位受访对象中有三位都认为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都一样,而且都认为孔家文化就可以代表整个中国文化,另外两位留学生指出他们早已经了解到中国文化存在南方和北方的区别,来自蒙古的留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粉,说明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有差异,体现在生活方式,气候及农业上”。而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由于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来过中国天津,所以知道了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差别。尽管这两位同学知道中国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也只是定义在南北方差异。

这五位留学生在广州都生活了一年以上的时间,都不知道岭南文化这一概念。

(二)现实文化体验与自我预期存在偏差

五位受访留学生都认为来到广州后所经历的文化体验与自己在留学前所想象的不相同。这些偏差主要体现在语言、饮食、社会交际方面,这些偏差的产生无不与岭南文化的方方面面相关联。

语言的偏差表现在留学生们以为普通话是所有中国人所使用的语言,但来到广州后发现很多人讲粤语,一时间难以适应。

社会交际方面的偏差因受访对象的文化背景具有比较大的区别,来自蒙古的留学生则认为广州人十分热情,虽然刚才之时他们的直接、开放让自己有点难以接受,但后来觉得很易与他们相处。

(三)留学生对岭南文化适应积极性偏低

五位受访者只有一位来自蒙古的留学生表示对岭南文化适应的积极性,也表示会在接受访问后对岭南文化作进一步了解。其他留学生都普遍觉得让他们适应广州地区的文化不是一件简单是事情,甚至有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认为是件及其困难的事情。而且大部分的受访留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去与当地人接触,去了解岭南文化的相关信息,他们用自己爱宅,不愿交友来回避在广州的文化体验。

这样消极的情绪难以达到较好的岭南文化适应,以至于他们更难融入当地的本色生活,调节学习生活的积极性。

(四)留学生能够接受岭南文化的差异性

五位受访留学生在回答现实岭南文化体验与他们之前想象的中国文化体验所存在的差异时,都表示基本上能够接受这种差异,但是对待差异的态度有所不同。

四位同学认为即使中国不存在地域文化,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与他们们预期的相同,也不能使他们有更好、更迅速的适应岭南文化。而有一位蒙古留学生则认为假如完全没有差别,或者她能够在来广州之前对岭南文化有所了解,她能够更快的适应在广州的生活,但她说:“没有差别,我确实会更快适应这里的生活,但有这些差别使我的生活更有趣了。”

(五)岭南文化的部分元素对留学生具有吸引力

虽然五位留学生都表示没有听说过岭南文化这一说法,但在访谈过程中他们的回答却包含了许多有关于岭南文化的理解,几乎每个人都对岭南文化的些许方面表露出兴趣。在笔者对岭南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后,他们更是增加了对岭南文化的兴趣。在华工国际学院办的孙中山文化节上,留学生从中所了解到岭南文化的信息,特别在提及孙中山先生时,他们对岭南文化了解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

四、如何加快留学生对岭南文化的适应

根据留学生在广州生活期间对岭南文化适应的反馈显示:岭南文化与中国整体文化的差异性确实对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有所消极影响,所以岭南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一个分支所具有的相对独特性应该被留学生在来粤之前所了解。根据华工留学生对岭南文化的适应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下三点策略:

(一)加强中国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

我国在国际上增加国际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就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但是国家在保证中国主体孔子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时,也要注重对中国各类地域文化进行一定的对外传播,普及中国地域文化的概念。中国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不仅可以使欲将去当地的留学生做好文化休克的心理准备,也可能激发当地吸收国外留学生的吸引力。

在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选择上,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名片,就如岭南文化的对外传播,广泛借助于孙中山、岭南画派、粤菜等岭南文化名片的效应,使国外受众对当地地域文化理解的速度加快,理解程度加深。

(二)学校海外招生应对岭南文化加以简介

为了具体到留学生这一分众群,可以在留学生招生宣传中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介绍。例如华工可以在今后进行留学生招生宣传时附上粤语、粤菜、粤俗等相关信息,对岭南文化进行一个初步的展现。学校招生宣传媒介作为一个贴近留学生的官方平台,在此平台上附着岭南文化的信息和链接,不仅方便留学生在来华之前做好岭南地域文化适应的准备,更能够体现出地域文化知识对他们来到带留学地之后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三)激发留学生对岭南文化的认知兴趣

在留学生来到学校之后,学校应该在开展中国文化普及活动的同时,也开展岭南文化的普及活动,比如说文化讲座、图片展、历史文化名胜浏览等,特别是一些具有互动性的活动。例如华工国际学院开办的孙中山文化节,让留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相关比赛中,这一过程中,留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到了岭南文化的相关信息,不过这样一个单独性的活动还不足以帮助留学生明晰岭南文化的整体概念。所以岭南文化的普及活动需要有一定的接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这样才能激起留学生对了解岭南文化这一中国地域文化的兴趣,使得他们对岭南文化有相对系统的了解,以保持他们文化适应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葛剑雄.中国的地域文化〔J〕.贵州知行讲坛,2011,(09).

2.吴国钦.“岭南文化与岭南学”笔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3.马伟明.岭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浅论〔J〕.长沙大学学报,2010,(01).

4.罗康宁.粤语与岭南文化的形成〔J〕.学术研究,2006,(02).

5.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04)

6.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孙雷安然.来华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短期汉语师资培训人员跨文化适应〔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05)

8.李国宏,裴庆祺,郭彤,高新波.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9.周源.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沟通分析〔J〕.知识经济,2009,(10).

10.郭玉晶.浅谈如何加快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J〕.华章,2010,(18).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