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构建多维角度的学生党建之路——以宜宾学院为例-党建论文

作者:宜宾学院—张金华来源:原创日期:2012-01-17人气:718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

1、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性与现实困境的矛盾

学生党建工作中,这个困难具体体现在如何把好“入口”关。“入口”环节把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对积极分子培养的难度,进而影响“出口”对象政治方向坚定与否、党性原则纯洁与否。端正入党动机对把好“入口”关尤为重要。[1] “动机”是一个人行为的动力,是一种意识形态,无法精确而量化地直观反映。而目前对入党积极分子较为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党组织全面掌握积极分子的客观情况、真实了解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不利于“入口”环节的把握。

当前学生党员培养程序基本如下: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考核——确定发展对象——对发展对象进行培养、考核——吸收为预备党员。以本校为例,据校党委组织部统计,2010级新生入校即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已经超过85%,这部分同学被纳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由于入党积极分子基数较大,基层党组织确定发展对象时,主要依托团支部对积极分子的表现进行考核。也就是说,把握“入口”关的工作更多地依赖团支部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团支部往往将积极分子学习成绩好、评优获奖情况多作为积极分子优秀的判断标准,忽视了对积极分子入党动机、思想状况、道德品行的考核。这种由于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不断增大而对大学生入党教育方式、效果造成负面影响的现实困境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是矛盾的,此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之一。

2、高校学生党建的“单线式”生成模式与对积极分子全面考察要求的矛盾

当前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是一条相对独立的工作线,由各二级学院党总支负责指导,具体依靠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实施开展。这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一是学生党建工作者往往身兼多职,容易陷入繁忙的日常管理事务中,在深入了解积极分子思想动态及关注积极分子成长状况上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者自身素质问题。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者往往由青年党员教师承担,他们往往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政治理论素质不一,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党建工作者都具备成熟的党建工作经验且熟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因此,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者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时难以保证培养效果。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者在工作中难以全面细致地完成对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培养。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只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建的重要任务,而应是建立在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良好社会环境与校园文化基础之上的,以教学一线与学生党建双线紧密配合和协调统一的共同任务与目标。这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单线式”的生成模式,不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培养工作。由此,如何破除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单线式”生成模式,对于加强改进学生党建工作,保证“入口——培养——出口”过程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3、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效果不佳的难题

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效果,许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都着重强调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引导[2],通过党员自学、集中学习及组织生活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这些建议无疑都是积极而正确的,但事实表明,这种常规教育管理模式如不突破,广大学生党建工作者所作的努力效果是有限的。仅仅通过党员的自学、学生党建工作者个别的交流和有限次数的组织生活,能有效建立对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吗?这样的瓶颈在我们此次调查中得到了反映。

4、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终极目的与“党员市场化”现象的矛盾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终极目的落到底是为社会、国家,为各个企、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培养一批批具有正确政治选择与方向,原则立场坚定、党性纯洁的各项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实际上,每个学生党员都终为毕业生党员,以此论之,把好学生党建的“出口”,理所当然成为衡量高校党建工作是否成功与成熟的重要考核目标。由此,这本质上涉及到“入党功利化”、“党员市场化”的攻关难题。

所谓“党员市场化”,我们认为包含两方面:一是高校学生党员在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下入党动机异化的现象,是学生党员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而利用自己党员身份的现实表现;二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面对提高就业率的现实压力时,对学生入党条件相对放宽的现象。“党员市场化”现象的客观存在,可以部分理解为党建工作目的向高校承受毕业生就业压力这一事实妥协的结果,本质上是不利于学生党建工作终极目标的实现的。

二、宜宾学院学生党建的现状调查

为更加直观地阐释高校学生党建面临的困难,我们以宜宾学院为样本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以就业形势与入党动机关系为调查主线,涵盖了大一至大四的新、老学生群体,调查对象涉及不同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全校在校学生13000余名,本次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7份,其中有效问卷584份,有效率97.3%。调查结果印证了前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惑。

1、入党动机复杂化

入党动机复杂化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现实困境的表现,是大学生在面对当前经济建设改革大潮中社会价值取向复杂化这一事实所表现出的迷惑。通过调查,我们印证了入党动机复杂化存在的事实。

针对“您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选项内容(多项选择)

选择频次

百分比

A、入党是自己认真的政治追求,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坚实一步

441

70.38%

B、是因为觉得入党是一种荣誉,这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

257

44.01%

C、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找工作

264

45.21%

D、因为大家都申请,自己不申请就太落后了

64

10.96%

E、入党是长辈对自己的希望,为了给家人争光

95

16.27%

调查得知,虽然70.38%的参与调查者怀有“认真的政治追求”,但仍有45.21%的参与者明确表示“为了以后更好地找工作”,同时,尚有比例不小的参与者选择了其他选项。由此可见,入党动机复杂化已是客观事实。

此外,我们针对“您认为当前社会上追求个人利益的风气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影响如何?”一问进行了调查:

选项内容(单项选择)

选择频次

百分比

A、非常大

164

28.08%

B、比较大

318

54.45%

C、影响不大

81

13.87%

D、没有影响

21

3.60%

小计

584

100%

结果显示,82.53%的受访者选择了影响“非常大”或“比较大”。这表明,社会大环境中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行为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加上就业压力日趋增大,迫使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倾向于关注有利于就业的因素。在青年学子宗旨意识尚未坚定的情况下,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大学生内心形成强烈的矛盾感。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滞后,会使大学生的入党激情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入党后的不良效应。[3]

针对“您认为影响入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选项内容(多项选择)

选择频次

百分比

A、入党动机不够端正

266

45.55%

B、政治觉悟不够高

329

56.34%

C、评优获奖次数及学习成绩不够好

371

63.52%

D、个人品德及群众关系不够好

248

42.47%

可见,参与调查的同学已经将“评优获奖次数及学习成绩不够好”作为影响入党的主要因素,这反映了考核指标过于单一的事实对学生在入党认识上产生的导向作用。这样的导向,可能导致学生“争取入党过程”的功利化,让学生将“入党”与“评优获奖”等同起来,更加注重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忽视思想上的锻炼。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了现实功利因素对大学生入党动机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折射出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对入党动机复杂化现实困境时,把好“入口”环节这一工作亟待加强的不足。

2、党建教育模式过于单一

由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事实上单成一线,造成党建教育长期以来主要通过党校培训、组织生活、党员大会、专题讲座等有限方式、间断式开展的客观事实。

针对“您对党的历史了解吗”这一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如下:

选项内容(单项选择)

选择频次

百分比

A、一般

333

57.02%

B、非常了解

88

15.07%

C、不了解

55

9.42%

D、了解

108

18.49%

小计

584

100%

从该项调查可以看出,超过66%的受访学生对党的历史了解程度为“一般”甚至“不了解”,仅有15.07%的受访学生自认为“非常了解”。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来说,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熟悉了解党的历史,培养他们对党的真挚感情是端正积极分子入党动机的重要环节,而在当前高校“单线式”学生党建工作模式下,有限的学生党建工作者往往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难以高效地完成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任务,难以高质量地把好“入口”环节,这样的结果事实上导致了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环节的弱化。该项调查结果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学生党建“单线式”生成模式与对积极分子全面考察要求间的矛盾,也从客观上反映了入党教育环节还需作出新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事实。

3、党员教育过程、管理时效性较差

学生党建工作者人员不足和个人知识储备情况不一的事实下,加上党建教育模式单一,导致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效果十分有限。党员教育过程、管理实效性差的事实客观存在。

针对“您认为身边的学生党员在发挥党员先进性方面表现如何?”这个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如下:

选项内容(单项选择)

选择频次

百分比

A、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14

19.52%

B、基本发挥了模范作用

238

40.75%

C、和普通同学没有什么差别

192

32.88%

D、表现甚至不如普通同学

40

6.85%

小计

584

100%

从该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充分”或“基本”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是,仍然有39.73%的学生党员被认为是没有发挥出党员的先进性,甚至有6.85%的学生党员被认为“表现甚至不如普通同学”。学生党员应该是学生群体中最为优秀的分子,经历了种种考验才能被党组织吸收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部分精英学子更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在面对当前社会上物质诱惑与理想信念冲突的困惑中率先垂范、体现先进,但接近40%的学生党员没有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肯定,这是值得引起学生党建工作者警惕和重视的问题。这个比例看似不大,却显示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瓶颈——如何提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效果,从而建立对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这个困难不突破,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培养的接班人的质量。

4、“党员市场化”现象严重导致入党功利化

“党员市场化”现象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反映。这直接体现了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存在的不足。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党员有42名。在这部分党员中,针对“您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调查情况如下:

选项内容(多项选择)

选择频次

百分比

A、入党是自己认真的政治追求,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坚实一步

33

78.57%

B、是因为觉得入党是一种荣誉,这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

16

38.10%

C、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找工作

12

28.57%

D、因为大家都申请,自己不申请就太落后了

4

9.52%

E、入党是长辈对自己的希望,为了给家人争光

9

21.43%

可见,虽然78.57%的党员表明入党是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仍有38.10%的党员选择了“是因为觉得入党是一种荣誉,这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28.57%的党员选择了“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找工作”。另外,以本校某二级学院党总支2009~2010学年度党员发展情况为例:两个学期共发展党员77明,其中35名为毕业生党员。尤其是2010年上半年,也即2010届毕业生毕业前,发展的39名预备党员中有21名为毕业生,比例达53.85%。这个调查结果也明显地反映了就业压力对党员入党动机及学校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现实工作中,为了竞聘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或为了参加选调生考试等现实需要而努力争取一张党票的同学往往让学生党建工作者面临“提高就业率”压力与“维护党建工作终极目的”两难选择的局面;而为配合就业,学生党建同样客观上对毕业生加强了发展工作。显然,为了个人生存需要或为了完成高校就业任务而产生的“党员市场化”现象是不利于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目的的。这个矛盾不突破,不利于学生党建工作把好“出口”关,不利于维护党员党性纯洁,不利于我们党伟大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

三、构建新时期高校多维学生党建之路

面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困境,学生党建工作者们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提出了不少建议,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为,遵循“立足实际,协调合作,多维发展”的工作思路,能有效突破瓶颈,为学生党建工作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1、建立高校学生党建过程的“动态式”管理方式

高校青年学生要求进步的积极性高,参加党校学习的学员、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不断增多。随着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不断增大,传统的党组织对积极分子“点对点”式的考核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庞大的积极分子群体的培养要求了。根据这种情况,当前高校党组织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方式主要采取了“点对面”的形式,具体的表现就是对积极分子进行分批的集中教育和培训,这样的教育培训方式难以照顾积极分子个体的特点,教育效果有限;其次,现实中以“学习成绩”、“评优获奖次数”为判定积极分子优秀与否的主要参考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考核对象的客观情况。因此,对于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及考核过程要采取动态的管理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破除“以团支部人数为基数进行发展对象名额分配”的旧思路、旧方式。着眼整个团总支内的积极分子群体,以“弱化学习成绩、评优获奖次数因素,增强对积极分子操行考核”的方式对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和培养,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方式向党总支推荐发展对象,对于期间表现不稳定的积极分子延长考察时间。这样的动态管理过程,打破了原来对积极分子静态的、“批发式”的培养和考察方式,有利于党总支及时而更加客观地了解积极分子的表现;破除发展名额分配的方式,有利于增加真正优秀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的机会,能够在积极分子群体中形成弘扬优秀、争做优秀的氛围;弱化学习成绩、评优获奖次数,增强对积极分子品德操行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引导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

2、构建教学与管理的“双线式”学生党建生成模式

“单线式”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往往让有限的学生党建工作者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难以高效地完成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任务,难以高质量地把好“入口”环节。因此,认真反思“单线式”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弊端,探寻新型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显得尤为紧迫。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可以从高校学生党建的多维立体角度出发,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将学生党建工作置于教学的高效平台上,构建教学与管理的“双线式”学生党建生成模式,同时,加强党建动态管理过程的实践教育环节,使三者有机协调而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党建工作的教育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与传统“单线式”学生党建工作相比,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进行教育具备以下优势: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涵盖面广,面向了全体大学生;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了形势政策教育,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向大学生传递中央精神,传播新的党建理论知识;三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整体素质高,利于教育培养质量。以本校为例,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均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多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坚实的相关专业背景。通过教研活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及时而深入地学习领会党中央新的理论、新的精神,并且能够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地向大学生乃至成长中的学生党建工作者传递,这是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教育培养环节的巨大支持,有效弥补了仅仅依靠学生党建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带来的教育深度不够、教育效果有限等等的不足。

3、加强党建实践教育环节

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教育培养环节,使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学生党员能结合具体实践学习和理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增强党建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单一的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和党员培养、党员的过程管理中党建工作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对把好党员的“出口”而避免“入党功利化”、“党员市场化”的困境与难题具有多维立体的、有力的帮助。因此,应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的实践培养环节。包括诸如符合实际的到有代表性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区域、革命博物馆的考察等。另外,结合高校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党员进行有意义的户外党建活动,地震灾区的爱心救助和考察活动等。同样以本校为例,“五个一”工程是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之一,通过“每学期开展一次法制教育、一次社会考察、一次义工实践、一次公益活动、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同时,作为党的后备军,青年大学生团员们在高校共青团委员会、各团总支的组织下,也开展了丰富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实践及调查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如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培养环节能够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与青年团组织实践活动紧密衔接,那么,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青年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极大地丰富党组织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学生党员的教育手段,显著地提升党建工作中教育培养环节的效果。

4、完善加强学生党员先锋模范效应

坚持培养具有正确政治选择与方向,原则立场坚定、党性纯洁的各项建设事业的建设者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目的,应对“入党动机功利化”、“党员市场化”的现实困境,应该大力打造学生党员先锋模范效应工程,变“堵”为“疏”。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使得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入党动机功利化”、“党员市场化”的现象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表明,在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是难以做到杜绝“入党动机功利化”的。既然“堵”的效果有限,何不加强“疏”的效能呢?因此,在努力把好学生党建“入口”关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配合“党员先锋工程”活动,健全和加强学生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效应,使大学生在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

比如,毕业生党员往往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代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因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相对处于优势。以本校某二级学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189名应届毕业生中,有83名学生党员。2010年4月进行初次就业率统计时发现,在整体初次就业率为30%左右的情况下,毕业生党员就业率已达到50%以上,学生党员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显而易见。虽然这样的对比恰恰体现了造成“党员市场化”、“入党动机功利化”的部分外因,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学生党建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在就业竞争中体现出的先进性作为典型教育的生动案例,大力营造党员先锋模范效应,在教育引导过程中鼓励良性竞争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有机结合学生党建工作的各项环节,为培养合格的学生党员搭建牢固的保障平台。

四、结语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向党组织靠拢、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从“入口”到“出口”,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作为生长的土壤,需要学生党建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加以呵护和照顾,更需要党组织整合学校、社会的各项有利资源予以浇灌。广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长期致力于完善和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和探索,只要紧扣学生党建“终极目的”不放松,立足工作实际,突破瓶颈难点,一定能为我们党的建设添好砖、加好瓦,一定可以为青年成长成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飞.从端正入党动机入手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3)

[2] 边社辉.大学生入党动机及其教育引导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08)

[3] 王务均等.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Creating the Multi-dimension patter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By an example of Yibin University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has been challeng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unemployment stress and complicated social values. This article, based on a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puts forward proposals of creating the multi-dimension patter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which establies dynamic management, sets up a double-construction pattern that combines teaching with administration and strengthens pioneer effects among student party members. The new pattern may work to overcome obstacles in single pattern of traditional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and poor effects of both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Practical Investigation,multi-dimension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