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呼啸山庄》传递出的“爱”的哲理

作者:程晓娟来源:《芒种》日期:2015-07-14人气:1799

《呼啸山庄》这部出自于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之手的长篇小说,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深受广大读者群的强烈争议,产生了很多观点,其中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描写变态人情感变化的无任何意义的无需发行的作品;有人认为作品过份渲染异教争执且有故意将其扩大化的思想倾向;有的认为作品是对悲剧式爱情的同情与怜悯。带着不解和纠结的心情,详细拜读了这部被广泛争议的作品之后,本人认为该作品的主要贡献,应当是对人生问题中“爱”的这种人本性的有力探索,作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希望读者能够领悟到,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的滋养下,“爱”不仅需要给予,更应当架起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够是稳定的、长远的、完美的道理。

一、小说中刻画出的两条“爱”的主题线索,引发对爱的深层思索

一是善良的恩萧先生内心深处人本性的爱心流露。处于英国某一偏僻地区的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萧先生怀着人本性的博爱之心,将在利物浦流浪的一名黑人小孩收养并带回自己的庄园,给其起名叫希斯克利夫,这本来是恩萧先生早年夭折孩子的名字,可见恩萧先生对接纳这个黑人孩子成为家庭成员的诚意。在实际生活中,恩萧先生对待希斯克利夫也如同己出,他像对待辛德雷和凯瑟琳一样为希斯克利夫配备坐骑,甚至在处理新的类和希斯克利法之间的纠纷时,不惜挫伤亲生儿子辛德雷的心,而把心中的爱更加倾向于希斯克利夫。

二是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恩萧先生的具有反叛意识的女儿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的到来是接受的,而且还愿意主动和希斯克利夫进行接触,带着希斯克利夫到处玩耍。在频繁的接触沟通中二人成为了知心小伙伴,并在一起淘气一起表演恶作剧。融洽的关系使二人相互之间彼此有了强烈的好感,而且好感逐渐在两个不经世事的孩子的内心深处逐渐萌发了朦胧的爱情,这样的一条男女之间情爱线索的描写,使读者期盼着在你情我愿中收获幸福的果实。

爱一个人是幸福的,被人所爱更是幸福的,但是为什么施人以爱的恩萧先生和凯瑟琳小姐,以及被爱所包围的希斯克利夫,却都毫无幸福感可言呢?而且在希斯克利夫的内心为何发生了由爱而恨的转化呢?引发着读者的深刻思索。

二、爱的要件的缺失导致了由爱到恨的演变过程以及结果的发生

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整个社会处在一种歧视的环境中,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爱置于缺乏平等意识的扭曲形态。

《呼啸山庄》中的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而地点是在英国的“与尘世的喧嚣完全隔绝的地方”,在这样的特定时间段里且地点又十分偏僻的地方,在整个欧洲的意识形态里充盈着种族歧视及原教旨主义占主导地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还是十分落后和保守封闭的,尤其是白色人种的自我优越感极其强烈,这让他们根本不会看得起一个流浪在外的黑色皮肤的男孩,即使有像恩萧先生这样具有博爱心灵的人的接纳,并且恩萧先生也曾经试图通过入教的方式,促使大家来接纳希斯克利夫,但是在事与愿违之后,希斯克利夫更是让人们定义为异教徒而更加不愿意接受他。为此,恩萧先生理想中的爱意抒发被社会环境所扭曲而产生变形,更为悲惨的是,也因此在希斯克利夫的头脑中,形成了仇恨的记忆烙印,并逐步演化成报复的心理状态。“少爷,快来呀!……希斯克利夫使劲踩《走向毁灭的广阔道路》的第一部分,你让他们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唉!换了老头子的话可要好好地抽他们一顿,可他不在啦!”,牧师的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让读者感受到了希斯克利夫对“主”的大不敬,这在希斯克利夫孩提时所做出来的过格的“勇敢行为”,正说明了在希斯克利夫幼小心里就已经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这就是希斯克利夫内心深处爱恨转化的不可回避的社会背景。

作者力图向大家阐述的道理就是,故事的悲剧不是仅体现在某些人或某个家族的身上,更是体现在不健康的社会之中,如果社会环境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悲剧就不会得到有效的避免。要想让世界充满爱,那么基本的人人平等的理念是应该在人类社会树立起来的,基本的人和人之间的平等制度是人类不能缺失的。

从恩萧先生的角度出发,由于对自身在家庭中的威望地位过于自信,而使他所表达出来的爱意过于富有强制性而缺乏引导效应。

在古老的呼啸山庄居住的恩萧先生是一位具有爱心的受人尊敬的庄园主,他在庄园具有说一不二的主导地位。由于在利物浦巧遇流浪黑人男孩,而引发恻隐之心,善意地将这个男孩带回自己的庄园,希望能够将其便成为自己家中的一员。“太太……你一定得当作是上帝赐的礼物来接受”,这就是当时恩萧先生的心情和表现出来的威严。可是由于恩萧先生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希斯克利夫融入家庭,和以儿子辛德雷外代表的家庭成员接纳希斯克利夫的问题,却为家族的覆灭打下了伏笔。恩萧先生的儿子辛德雷对收养希斯克利夫在开始的时候就心存芥蒂,辛德雷不仅看不起希斯克利夫的黑色皮肤和鄙视其流浪儿的身份,更因为辛德雷将希斯克利夫视为夺走自己父爱和在家中应该享有的特权的人,不仅仇视希斯克利夫,而且时不时对希斯克利夫进行毒打来发泄心中怨恨,对待辛德雷的行为,恩萧先生并没有采取教育引导和思想疏通的化解矛盾的办法,而是进行无情的打压,结果是越是压制仇恨越深,甚至在辛德雷的内心积怨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恩萧先生的打击辛德雷偏爱希斯克利夫的这种做法,成为希斯克利夫要挟辛德雷的手段,在希斯克利夫要求和辛德雷换马的篇章中,就更加看出了恩萧先生在解决辛德雷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矛盾的软弱无力。即使在恩萧先生体力不支病入膏肓的时候,也没有改变调节辛德雷和希斯克利夫之间关系的方法,最后采取送辛德雷出外读书的方法,一方情愿的想规避矛盾,然而没有解开的扣却永远成为了“死结”,因此悲剧发生就成为了必然,这是希斯克利夫内心由爱转恨的主要思想基础。

从凯瑟琳的情况分析,由于凯瑟琳具有过于自私的心里,使她所表露的爱情缺乏真实性。

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情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情感萌生到不解并愤而离去,第二阶段为留恋而归到暧昧困扰最终因爱生恨。对于第一阶段来讲二人的感情是真挚的,先是从两小无猜的童真再到懵懂少年的春心萌动,这对于希斯克利夫就是希望和人生的愿景,冥冥之中的一股力量推动者二人将情感推向深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埃德加.林顿的出现,在世俗观念的影响下,凯瑟琳开始纠结和彷徨。

“我这么爱他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想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和我完全一样”,凯瑟琳和仆人之间的告白,完全说明了,希斯克利夫在凯瑟琳心中的位置,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干的”,思想斗争的结果还是世俗观念在凯瑟琳的头脑中占据了上风,但选择埃德加舍弃希斯克利夫对于凯瑟琳来说也是痛苦的。偷听到凯瑟琳心声的希斯克利夫伤心至极的愤然离开了呼啸山庄。在第一阶段二人的感情发展因为凯瑟琳的私欲膨胀而宣告结束,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即使凯瑟琳被世俗观念所征服,但如果她能够敞开心扉地来和希斯克利夫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那么,是否可以避免后来的结果呢?

怀着向辛德雷报仇心态的希斯克利夫,在对凯瑟琳的感情不死心内动力的驱动下,带着钱财和希望回到了呼啸山庄。凯瑟琳因为希斯克利夫的归来而伤心不已,在情感的纠结和现实的无奈中郁郁而终。在和带着复杂心情的凯瑟琳的几次见面后,期盼挽回情感的希斯克利夫被凯瑟琳的暧昧态度所刺激,他对凯瑟琳的爱也开始变的病态起来,他开始利用伊莎贝尔来刺激凯瑟琳和报复埃德加。

凯瑟琳那种叫希斯克利夫只能意会而不能实际得到的爱情,让希斯克利夫没有了真实的感觉,更放纵了希斯克利夫复仇思想的急剧迸发,于是残酷的复仇终于大规模的疯狂地爆发了。

缺失要件的爱在希斯克利特的心中没能形成爱的整体效应。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好人有好报”,但是恩萧先生收养希斯克利夫的善举为什么最后以悲剧而告终呢?这对于而肖先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我们暂且撇开社会的大环境不论,仅从呼啸山庄这个小环境来分析,那么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关键就在于,希斯克利夫所所感受到的爱是残缺的和没能构建成整体效应的问题。可以说希斯克利夫对恩萧先生赋予的爱是心存感激的,因为在恩萧先生死去的时候,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一样带着感情放声大哭,这充分说明希斯克利夫的内心是已经得到了转化的,但因为在恩萧先生爱的释放的不稳定性的刺激下,和受到恩萧先生对希斯克利夫爱的引导上出了问题的影响,使在性格形成时期的希斯克利夫的性格没能导向良性的发展轨道。相反在辛德雷仇视、打击、压制、虐待等因素的干扰下,在埃德加横刀夺爱和凯瑟琳的暧昧计划下希斯克利夫的人格变化了,仇恨的火焰占领了希斯克利夫心灵的空间。本以为可以依赖凯瑟琳的爱来换回希斯克利夫良知的回归,但这也只能是一种无法成行的奢望了。

本就没有形成整体效应的希斯克利夫心中存留的支离破碎的爱,因持续而来的打击而荡然无存。以德报怨的希斯克利夫,让恩萧先生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受到无地自容,即使对以怨报怨的希斯克利夫来说,也没有因此而心满意足,反而感到内心空荡,因为辛德雷等人的死,虽然让他卸掉了心中的怒火,夺得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但“冤冤相报何时了”是希斯克利夫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因此,人性终于在即将走向人生终点的希斯克利夫的身上回归了,决定放弃在下一代人身上的进一步复仇。

纵观全书,使读书人的内心世界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之中,人性是什么,爱在人世间应该如何存在,也一直萦绕在读书人的心头,就在即将读完且不得其解时,作者对希斯克利夫人性回归的安排令人感受到了精神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郑铁生 试谈人性及其在文学上的表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

2.肖让见 《呼啸山庄》中人性的双重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03)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