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关于加强高校团组织(团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党建论文

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杨爱东来源:原创日期:2012-01-23人气:2160

摘要:随着国内外新形势的变化,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针对目前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新问题,高校团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团建新模式,改进团组织工作方式,让团组织与现实实际结合、与学生生活结合,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活力,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进而加强团组织的建设,为高校的稳定与和谐贡献基本力量。

关键词:高校 团组织 团支部 建设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团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呈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同时团建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

一、高校基层团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团员意识淡薄。团员意识淡薄,先进性不突出,团员应起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员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而进入高校的学生也绝大多数拥有团员身份,彼此差别不大,此外和入党的层层考察不同,许多同学入团时都未经历过严格的层层考察,从而淡化了身份意识。许多同学只有在交团费时才想起来自己还是个团员,其他时候都淡忘了,这种现状使不少团员有一种消极的平衡感,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政治上进心不强,组织观念淡薄,这都使大家的团员意识渐渐淡化,大家都感受不到先进性的存在,因此先锋队作用也就难以体现。

(二)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弱化。首次,现在高校的基层团组织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而高校里班级的织管理相对松散,不如初高中那样严格,这就致使团组织工作在基层团支部开展时缺乏执行力和效率。实践中往往是上级团委热情高、点子多,校级精品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大,二级学院团委(团总支)在落实上级团委精神时效率就会相对较低,因为它掌握的资源相对前者会少很多,而最后在落实到基层的团支部时效果会再打一次折扣。其次,团支部的基础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忽视的情况,导致基层团支部工作不系统,组织建设没有规律,团组织活动目的不明确,文娱、体育等以娱乐为主的活动较多,活动层次不高,而真正的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活动比较少,弱化了团组织活动对青年的教育功能和吸引力。再次,团支部的组织生活不健全。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经常而规范地开展团组织生活较困难。

(三)基层团支部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的形象和影响力下降。作为团组织的基础,基层团支部的职能和作用如果不能有效发挥,无法给予广大青年学生更多的锻炼平台和展示机会,它在团员青年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必然会打折扣,也就无法树立团组织在广大团员中的形象,无法赢得广大团员的信任和支持,那么上级团组织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它的形象和影响力也就无从谈起。

二、原因探析

(一)高校教育改革导致的形势变化。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高校实现学分制、弹性学制,在此条件下,以班为单位的建制发挥的作用减小、 班级的概念淡化。学生的个人自主性充分体现的同时, 也淡漠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参与意识。我们长期形成的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的传统组织体系受到冲击, 使共青团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过去那种由委统一组织活动、统一模式抓基层组织的方式,已经行不通。 一是难于集中不同院系的学生,二是因脱离学生专业,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使团组织活动流于形式。 只有根据形势,重心下移,结合专业和学生的关切点和兴奋点,精心设计团组织建设活动,才能活跃基层,夯实基础。 各高校可以根据“大型活动全校化,全校活动科技化;中型活动系院化,系院活动专业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日常化”的的思路来设计学生活动。

(二)在校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呈现多元化特征。

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致使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交往日趋加深,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追求更趋多元化。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涌入都会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从国内环境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评判、价值实践等带来深远影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得高校团工作更艰巨,现在的大学生多是二十世纪八零九零后的一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们, 个性活跃, 思想行为开放务实, 渴望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同, 潜意识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 奉献与索取的矛盾冲突。[1]

(三)网络虚拟世界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严峻课题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 无疑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上信息鱼龙混杂, 一些不良信息, 如色情、暴力以及宗教仇视等文化垃圾, 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加大了人们之间的感情隔阂, 致使一些人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民族意识淡化。[2]

三、改进高校团建工作的对策

(一)寻找新的切入点,增强团员身份认同感

从理论上讲, 团组织一直具有团结、 教育、 服务青年的职责。但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 强化了团组织团结、 教育青年的职责, 而淡化了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职责。只有真正把服务团员意识贯穿于教育和管理团员中, 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理解团员、 尊重团员和关心团员、 爱护团员成长, 才能增强团员的身份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 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喜欢独立思想, 求知欲强, 表现欲强, 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的能力。广大团员不仅有学习知识的诉求, 思想进步的诉求, 更有关心社会、 发展能力的诉求和生活健康娱乐的诉求。理解了团员的这些切身利益诉求, 从帮助团员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 基层团组织更多地为团员提供这样的服务内容, 提供这样的锻炼平台, 为团员争取更多的权益。相信实实在在的权益、 踏踏实实的工作, 充分发挥团员的积极主动性, 会比简单的高高在上的宣教更易赢得更多当代团员青年的青睐, 从而使得基层团组织真正成为团员自己的组织, 进而增强身份认同感。

(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高校团建新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面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挑战, 高校团建唯有开拓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才能使团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高校团建工作应积极开拓进取,根据各自的特点,探索、尝试团建新模式。就我校而言,部分学院拥有多个影响力大、实力强且颇附凝聚力的社团,如文法学院的广播剧社,开创了许多精品活动:戏剧文化节、经典话剧公演等,主演的话剧曾先后到南京、北京高校上演,此外该社凝聚力也很强,社员永不退团,开会时大家席地而坐,社员对剧社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高校可结合各自的特色资源,进行试点,探索出合适的的团建新模式,由单一覆盖向多重覆盖转变,扩大对青年学生的有效覆盖。

1. 专业建团。 即以同一专业方向为基础,跨越并淡化年级概念,以同一专业、同一课堂为单元建立专业团支部。专业建团就是以课程为单位组织教学,以专业方向为依托基点而进行的团建模式, 以同一专业、同一课程为管理单元建立课程班级团支部或专业班级团支部。 打破年级界限建立团支部利于不同年级学生加强交流,利于高年级带低年级,也利于低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快速提高。 团支部可根据同一专业人数的多少确定成立一个团支部还是几个团支部,或成立团总支、基层团委。

2. 公寓建团。随着学生住宿公寓化的发展,生活园区越来越成为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 在生活园区,学生团员相对集中,便于组织;学生需求多样化,便于开展活动;学校各个部门参与管理,便于协调;生活园区团建工作要循序渐进,一种方式是在保留原有班团支部的基础上,先建立团的专门工作部门!负责生活园区团工作的开展,在楼层、宿舍建立基层团组织;另一种方式是在条件成熟时,在保留班团建制的同时,建立完整的生活园区团组织,把生活园区作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另一工作重心。[3]

(三)依托新科技手段,延长团的工作方式

随着科技进步,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步入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高效团组织要与时俱进,善用先进的沟通方式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目前网络是高校团组织有效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上级团委、院系团委和团支部三级组织机构要充分利用网络,构建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阵地,使共青团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活动方式新颖化。在活动中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网上民主评议、团支部网络主页设计大赛等活动。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开设网上论坛,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要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高校共青团对校园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地构建信息时代高校共青团新型的团建阵地。

参考文献

[1] 孙 广.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形势与对策.[ J ].时代教育,2008(3):29

[2] 胡余波.高校共青团工作范式创新.[ 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3):15-16

[3] 李同果.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70

[4] 蔡灿武,鲁钒.论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 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7):73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