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报记者新闻写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新闻主要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着政治新闻是新闻事业当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文化水平、参政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各种政治信息需求量也开始加大。日报记者所报道的新闻大多倾向于宏观的政治信息,例如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领导人活动等等,因此,日报记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新闻写作水平,让日报新闻的功能性得到最大发挥。我们首先便来日报记者新闻写作当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日报记者新闻写作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自身丰富的日报新闻写作经验,将日报记者的新闻写作和都市报记者的新闻写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发现了日报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题不够吸引人眼球
据相关研究显示,许多日报记者所撰写的新闻作品,其新闻标题都不够吸引人眼球,叙述比较平淡、乏味。而都市报的新闻标题,则比较有吸引力。主要是因为两者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上,有所不同。都市报的新闻报道,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新闻标题、新闻内容上都比较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例如2015年9月1日7点,羊城晚报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广东村官侵占169万矿山资源 警方曾称危害不大”,由于该新闻的内容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新闻事实通过记者的加工,反映在新闻标题上,该新闻很容易便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日报记者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大多和社会政治有关,如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领导人谈话等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这就使得新闻标题的吸引力比较弱。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各媒体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加,都市报为了追求行业效益,便会千方百计的提高新闻标题、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吸引群众的眼球,扩大受众范围[1]。而日报受众人群范围有限,这就使得其标题的吸引力有所削弱。
(二)新闻报道的选择性较少
由于日报记者所撰写的新闻内容,大多是跟国家的政治内容相关,例如国家的经济情况、领导人活动等等,新闻报道的选择性较少。例如2013年3月28,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则新闻:”在当的领导下汇聚圆梦力量”,由于这种新闻报道和人们的生活距离较远,群众可以选择知道,也可以选择不知道。日报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恰当的报道方式进行报道。
(三)报道的导语是固定的“新华体”
通常情况下,日报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都是采用较为固定的“新华体”写作模式。通常在导语部分要将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给报道清楚。例如这则新闻,“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闭幕”,该新闻的内容如下,“本报是8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的,会议通过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修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的决定……”,这种固定的模式,往往会让新闻报道失去其自身的特色[2]。而都市报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却可以选择自由的报道形式,如散文式结构,或者设置悬念等方式等等。
二、日报记者新闻写作的改进方法
针对上述日报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写作方法:
(一)新闻报道要有选择性。通常情况下,时政新闻往往侧重于舆论导向性。因此,日报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要注重对整个受众群体进行分析,分析出哪些内容是群众所关心的,然后要尽量选择对群众影响较大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真正让新闻起到自己的智能作用。日报记者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要抓住比较吸引人的新闻要素,尤其是一些新闻细节进行叙述,提高新闻写作水平。针对新闻报道要侧重舆论导向性,笔者列举了以下新闻例子。例如“2015年1月14号的四川5.0级地震”,通过该时政报道,可以引起全国人民的警惕,有利于及时掌握准确的地震消息,为之后的四川地震救援活动做准备;而“2015年1月11日中纪委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该时政报道能够让群众了解会议召开的内容,有利于群众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让群众自觉参与到国家党风廉洁的建设中来,对于净化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具有重要作用。而“2015年1月21日,因上海外滩事件黄浦区书记等11人被处分”,该报道能够让群众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对社会的官员也能起到重要的警醒作用[3]。因此,日报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要注重选择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事实进行报道,在报道的时候,要注重报道方法,尤其是要将报道中的关键点很好的展现出来。
(二)注重采用多样的报道形式
日报记者大多比较偏爱“新华体”这种报道模式,“新华体”这种报道模式能够清晰的反映新闻事实,也是一种常见的报道方式被应用于新闻报道中。“新华体”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写作速度快、具备时效性,文字简短,但是文字生硬,让新闻失去其自身魅力。针对这种情况,日报记者要注重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选择不同的报道方式进行报道,例如可以采用“散文式“、“倒金字塔式”的报道方式,来增添新闻的特色。例如2015年8月27日,新华网有这样一条报道,“最高检8月公布54明部厅级官员被查 涉部级官员7人”,该报道首先对检查机关,利用自己的职能,向广大群众揭露违法犯纪行为做了总结,又详细分析了官员的贪污受贿现象。这种”倒金字塔“新闻报道模式,将整个报道详细呈现在群众面前。而“华尔街日报提”是美国惯用的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性题材的叙述。它基本的叙述特征是,以一个具体的事例比如(小故事、小人物、小肠经)来开头,然后自然过渡到新闻主体部分,然后将新闻要传递的主体、中心思想、背景全盘托出,之后逐步深化主体,让整个新闻显得意味深长[4]。日报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报道,增添新闻报道的魅力。
(三)增强新闻报道的故事性
日报新闻由于其报道内容往往涉及的时政事实较多,因此,增强日报新闻报道的故事性,能让吸引群众的注意力,让整个报道显得更加的生动、形象。日报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要注重新闻报道的故事性,让报道吸引人的眼球。例如在时政新闻中,将典型人物采写当成新闻特写,是目前时政新闻采写典型人物的重要特征[5]。在对典型人物进行报道时,可以注重报道的故事性,让典型人物更加的深入人心。在2010年,郭明义成为了公众模范人物,在对郭明义的报道中,增添故事性,能够让报道更加的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比如有一条报道是这样写的:“一个新生命的出生,本应该是家庭最大的幸福,然而,孩子在第十个月的时候,被诊断患上了白血病,这对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天大的灾难。孩子的家人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依然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人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郭明义说,我给孩子带点儿钱,那孩子妈妈说,你都给过了,我不要,你一个月也工资也没有多少。郭明义说,我挣得挺多。其实他挣得一点儿都不多,他就是郭明义,一个普通工人。他和他的妻子、女儿住的房子只有40平米,但多年来帮助比他更困难的人,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习惯……”。在报道中,增添一定故事,能让整个报道显得具备吸引力。
结束语
日报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不应该将自己局限在某一种文字形式或者遣词造句上,应该不断创新文字形式,尝试将不同的新闻元素和话题放在首句,然后依据这个起点,进行独到的新闻叙事。新闻是时下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日报记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不断创新写作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新闻选择,提高自身的新闻写作水平。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