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研究现状综述

作者:邓惟佳来源:《传播与版权》日期:2015-12-12人气:1497

    邓正来教授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改革开放以来与西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碰撞和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以来开始大规模的知识引进运动,把西方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通过翻译“引进”过来,这个“引进”阶段直到今天还在延续,未来也有必要延续下去;第二个阶段始于90年代初,是“复制”西方知识的阶段,最早是经济学、统计学这些学科, 现在还包括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其他学科。在这个阶段里,我们把西方的概念工具、分析框架拿来解释中国的经验,企图复制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模式,这个阶段也在继续;第三阶段从9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中国开始在学术规范、学术体制等方面全面和国际“接轨”。经过这三个阶段,客观地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第四阶段: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全面走向世界,力争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获得国际话语权,从而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

    本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查找与“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学科”“走出去”、“走向世界”和“国际化”等内容相关的论文,通过仔细研读、梳理和综述后发现,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全面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整体规划”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 “整体规划”的定性研究

   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层面解决若干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加形式有效地实施该战略以达到预期目标。近10年来,学者们分别在重要性、可行性、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四个反面进行了思考和阐释。

(一)重要性和可行性

    学者们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塑造和展示中国世界大国新形象的现实需求和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举措。如此意义重大的战略要得以顺利展开,先认清其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在世界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特别是中国在举办重大活动、应对危机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和成功实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独特优势。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已经超越经济层面,开始认真对待和研究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模式,这都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发展可能性。

(二)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

    虽然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也一直在努力实施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但和经济领域的发展相比,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似乎仍然有待提高,因此,不少学者开始思考和分析现存问题,为制定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本身、学术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教师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学术绩效考核导向等方面与国际学术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

     无论是对重要性、可行性还是现存问题的研究,都是为制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发展策略服务的,因此大部分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方向。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传播内容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我们的优势在于对中国的认识,因此至少可以拿出三样东西走向世界:一是让中国的哲学文化传统走向世界;二是让对当下中国的深度研究走向世界;三是让我们基于中国立场对世界秩序性质、走向的重构与理解走向世界。而从阶段性策略制定的角度,有学者则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是个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可以实行近期、中期和长期三阶段的发展战略。还有学者则从战略与战术、形式与内容、本土化和国际化、传统与创新以及“竞争性”与“吸引性”等五组关系角度进行了策略制定与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发展策略同样是专家学者们所制定和重点研究的。首先,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选拔和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着力解决走出去的瓶颈问题。第二,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着力解决走出去的话语体系问题。第三,以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学术合作水平,着力解决走出去的渠道问题。第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项目,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海外“软着陆”。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实践领域”探索

     整体规划要想得以有效实施,就必须落实到实践层面,理论引导实践,反而来再用实际问题研究、验证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预期目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问题研究在“实践领域”的探索主要在“中国学者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发表”、“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和“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三个方面展开。

(一)中国国际SSCI、A&HCI期刊论文发表研究

    基本态势和整体情况方面,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子库,检索了中国大陆在世界核心刊物上自1900年至1949年间发表的几乎全部论文,并从文献量、著者、机构、学科主题、核心期刊、引文等角度进行了归类统计和分析,用定量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实况、研究水平、科研布局等具体信息。类似这样的研究还有不少,绝大部分都是运用这种方法对一定时间段内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发表为分析对象,研究之后发现中国学者被SSCI和A&HCI收录的文献数量虽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总体上具有稳步增长的特点,其未来发展前景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

    除了整体情况分析,还有不少学者针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了细致而又系统的分析阐述。例如有学者通过核心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收集了1956年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走向世界的几乎全部核心期刊研究成果,截取大陆高校38所高校(60篇以上的产出量)和9所香港澳门高校(90篇以上的产出量)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核心机构,对其发文量、高层次文献比例、发文较多的学科领域/主题以及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更好地反映了我国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还有学者对建国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中的学科和年代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显示:在学科分布总排在前列的是心理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卫生学、政治学、人类学与考古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二)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

    有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研究主要出现在“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成果中,其中专门针对“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其他研究同样具有很积极的借鉴作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从现状、问题和发展策略三个层面展开。

    有学者利用相关数据库,通过量化统计后发现: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在国际社科学术界发挥足够的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等。还有学者认为由于数量偏少、质量偏低以及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检索情况不乐观等原因,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成效不明显,这些都是由一些制约因素导致的。

    针对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学者们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制定发展策略。有学者认为期刊专业化定位,实施集群化战略,打破自我封闭,进行国际化运作;突出学术影响力,提高稿源质量;强化主编主体意识,调整编辑队伍等策略可以有效推进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也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语境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已成历史必然,而营造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氛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建立专业化转型和数字化的学术平台,应该是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主要途径。还有学者从“增加期刊内容国际化含量”和“开拓国际化发行渠道”两个方面入手,认为扩大稿源,面向国际作者市场;严格把关,建立国际同行评议体制;努力推广订阅渠道,争取相关国际知名机构订阅;力争加入国际大型数据库;与国际大型出版社理性合作;打造自己的网络出版平台等方法都可以有效解决现存问题。

(三)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研究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专门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出版的文章几乎没有,基本都是以“中国出版”或者“学术出版”为主题词的,但本研究认为其部分成果同样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参考。

    首先,有学者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从内容来看,自然科学以及传统文化类图书多,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少;从地区来看,输出到东亚及东南亚周边地区的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少;从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本身来看,人文类图书多,社会科学类图书少。二是出版单位和翻译者积极性不高。三是翻译人才缺乏,翻译水平不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质量亟待提高。四是哲学社科类图书海外传播力较差。长期以来我们较多依靠国内出版社出版哲学社科图书的外文版,但这些图书很难进入外国的主流销售渠道,无法进入国外图书馆、大学和科研机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其次,有学者从发展文化战略的角度,认为中国出版业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出版走出去的自主性;丰富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涵,提升出版走出去的亲和力;培养跨文化意识,扩大出版走出去的交融性,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有学者认为,要做好学术出版与学术走出去工作,首先要保证学术出版的质量,提升学术出版的声誉;其次,要做好需求调查与需求分析;第三,要根据读者和市场的需要搞好学术出版,引领市场的发展,并保证翻译质量;第四,要处理好学术成果和学术出版的关系;第五,要处理好版权转让与合作出版的关系。

总结: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从2004年提出至今已有10个年头,回望学界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百花齐放、成果颇丰,正是在“理论领导”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的学术研究推进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还没有取得像经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虽然各方面原因繁多且互相交织,但围绕此问题的学术研究应该依托现有成果在广度、深度和整合性上进一步展开。所谓广度,就是要拓宽研究范围,从过去主要研究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国际型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国际化,拓展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学者互访和特色项目培养等新的领域;所谓深度,就是研究不要仅仅局限于提纲式的现状呈现、原因分析和策略制定,要深度剖析每项考察指标的具体表现和实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所谓整合,就是不能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割裂开来进行,而是针对实践领域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也不要只做量化的数字描述,要将定量的科学性优势和定性的思辨逻辑性整合起来,共同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研究服务。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7676.html  《传播与版权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