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宋代隐括词的价值浅析

作者:王凤来源:《芒种》日期:2016-02-05人气:1859

    隐括词是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变体,也称为“櫽括体”,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隐括词就是对前人遗留下来的诗词进行重现的创作与加工,如周邦彦在作词的时候就巧妙地将前人的语句浑然天成的移植到自己的词作中,这种形式的隐括词保留原文的数量比较多,与作品中的用典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狭义的隐括词是指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较少运用前人作品,作者只是最小限度的原作品进行更改以此来表现自己作品的内容和意境,本文的研究主要以狭义范围的隐括词为切入点,广义上的隐括词并不在研究的范围之内。宋代的许多词人都有过隐括词的创作经历,如苏东坡、黄鲁直、杨万里、辛弃疾以及刘克庄等,不过宋代创作隐括词最多的是林正大,其著作《风雅遗音》中保留了他隐括词作品。隐括词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宋词的表现形式,同时在增添词体表现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从侧面上也可以看出宋代文人较为开放、开明的文体观念,为宋词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活力。实际上,隐括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宋人和宋代社会独特的精神风貌,从侧面上开拓了认识了解宋代文化生活的另一条途径。目前学界对宋代隐括词的研究并不算突出,主要集中在对其产生渊源、原因、背景以及发展过程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却不具有全面性。本文将试图对隐括词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一、隐括词的产生

    目前词学界一致认为隐括词始于苏轼,饶宗颐先生认为此体应该是源于苏轼的《归去来辞》。在隐括词出现以前,诗歌中并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文体,即使是杂诗的体制中,杂诗中并没有出现过明确著有隐括体的,但隐括词的萌芽产生一定着前代的因素在其中。

    首先,隐括词的概念。隐括词的出现实际上文学发展嬗变的必然结果,对于“隐括”一词,学界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此做出过解释,但一般都是将其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或者是一个限定词。“隐括”又被写作“檃括”,两只之间相通,“檃括”最早指的是一种矫正曲木的工具,“檃”指的是揉曲工具,而“括”则指的的是方正工具。最早记录“檃括”之意的典籍是《尚书•盘庚下》,东汉今经文学家何休最早将“檃括”与文章联系起来,而刘勰则最早将“檃括”一词运用到了文学批评领域,在《通变》、《熔裁》、《指瑕》三篇中均可看见这一词。对于隐括体的起源,有的学者认为唐代同谷子的《五子之歌》在形式上已经非常接近隐括体了,而隐括词的出现则始于苏轼,因为苏轼是最早用“檃括”作标题填词的词人,此后宋词中就开始出现了大量的隐括词。总之,所谓隐括词就是词人对原有作品进行适度的改写,或者取其成句、句义、意境,最终融合成一首完整的词,并且还要符合一定的平仄、法度。

    其次,隐括词产生的原因。隐括词的作词形式非常受人欢迎,其创作的兴盛一定有着特殊的原因。首先与与“以诗度曲”的风气密切有关,“以诗度曲”就是将诗歌改编成长短句以适应不同音节繁杂的曲子,从而将诗歌演唱出来。在宋代最早的“以诗度曲”是刘几的《梅花曲》三首,其改编于王安石的《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刘几将王安石的齐言诗歌变成了长短不一的句子并自度新曲,从而创作出来了一首新歌。因此将诗“檃括”为“曲”在宋代文人之间非常流行,而对诗的改编在客观上促进了隐括词的产生和发展;其次还因为宋词本身就受唐诗的影响,词化用唐诗的现象在其产生之初就非常普遍,借用唐诗的意象也是非常常见的,这实际上是文学之间的一种延续继承,因此宋代许多词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看见唐诗的影子,所以宋词化用唐诗的句子或者意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为隐括词的出现提够了一定的借鉴;除此之外,隐括词的出现还与宋人的游戏态度有关和苏氏一门的影响有关,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隐括词的繁荣发展。

二、隐括词的艺术价值

    隐括词是宋代词人艺术思维活动的产物,它代表了宋人在词体创作中的独特审美意识,但不同的词人在创作隐括词时显示出了不同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特征,从而也使得隐括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隐括词结构上的布局。词原本是一种与音乐相结合的抒情文体,它可歌可唱并由此增加了自身独特的审美表现力,隐括词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词,它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没有忽视音乐的重要性,因此其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与音乐合律合韵,隐括词需要在词的结构上有一个整体性的布局,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微损”式的布局、“微增”式布局以及“微改”式布局。“微损”就是对原有的诗文等进行缩写,一般是对内容上的缩减,林正大的《酹江月》、苏东坡的《哨遍》以及米友仁《念奴娇》等都对原为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微增”就是对原文进行扩大或者延展,一般是对表达范围的强化,从而将强词作内容的表现深度和广度,这种“微增”不仅表现在对字数或者句数的增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词作的艺术审美效果;“微改”就是改变原文的语句顺序和修辞等,这实际表现出了词人自我化的一面,如苏轼的《哨遍》改编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但是却改变了原文陶渊明辞官归家的喜悦感,反而表现出了自己忧恐且超脱的自然心态,这不得不说是词人自我艺术表现力的一种呈现。

    其次,隐括词对意境、韵律的创设和选取。我国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对意境美的追求,隐括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它自身在意境的表现上始终呈现出属于自我的鲜明特色。隐括词在意境的创设上特别注重环境和氛围的烘托作用,如苏轼的《洞仙歌》,这首词取材于孟昶的佚词残句,对其进行了重新的加工和梳理,上阕中的“明月”、“暗香”、“绣帘”就营造出了一股自然真纯且优雅娴静之感,而下阕中“渡”、“转”、“淡”等动词的运用更是将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出来,进而表现出了一种高雅且不轻佻的意境世界。除此之外,隐括词在意境上还注意联想和想象的运用,以此增加意境的表现空间,如朱敦儒的《秋雾·檃括东坡前赤壁》。在韵律的选取上,隐括词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词人在原有词牌韵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创作,为了能够适应隐括词的外部形式或者内部韵律,词人多数情况下会选择一些“声情相谐会”的词牌,并且在韵律的创作中还形成了某种范式,如七言绝句与《鹧鸪天》相适应,而七律则适合《瑞鹧鸪》。

三、隐括词的功能价值和文学意义

    自隐括词诞生之初开始,许多人对它的功能和意义都提出过异议,明清时的学者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价值意义,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带有偏见的行为,隐括词的确具有自身存在的功能与价值。

    首先,隐括词的功能价值。词体文学能够出现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具有娱宾遣兴的作用,因此隐括词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歌唱的娱乐性,因此它最初带有酬赠唱和、娱宾遣兴的作用,如林正大的《水调歌头》(人笑杜陵客)、马廷鸾《水调歌头》(把酒对湘浦)等词作都是酒席间的娱宾遣兴之作,同时隐括词还可以作为朋友之间的酬唱之作,程节斋的《水调歌头》(秋色正潇洒)就是庆贺有人得子的酬唱之作,词人之间的酬唱是一种普遍的风气,这表现出了隐括词的实用作用。除此之外,隐括词还具有抒情言志、记事志乐的功能,许多人都用隐括词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怀或者派遣心中的愤懑与不满,曹冠的《哨遍》(壬戌孟秋)隐括于苏轼的《赤壁赋》,与原词一样,曹冠在《哨遍》中也表现出了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情怀和心境,苏轼《哨遍》(为米折腰)则表现出了他与陶渊明一样的归隐之志和旷然情怀。

    其次,隐括词的文学意义。隐括词虽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自我创作,但是它的出现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文学意义。首先这是宋代词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文体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一种表现,隐括词在保留原文字句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原文词和音乐上的合韵合律,使之成为了一种新的词体形式,这实际上是艺术上的再创作,它不仅可以增加了原作品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在内容、意境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形式和意义,在侧面上也是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提出的词学理论的一种实践。除此之外,隐括词的创作来带来了词体的雅化,词在最初被称为“诗余”、“曲子词”,这表现出了词的地位和其娱乐性与粗俗化,而自苏轼开创隐括词之后,他们在作词的过程中极力的避免原来的浅薄化和陈规旧矩,将丰富多彩的古典知识化入词的创作,因此隐括词在客观上提高宋词的创作水准和水平。

    综上,宋代的隐括词是词体自身发展中产生的特殊形式,作为一种再创作的艺术,它使得原文的语言、内容和意义在作者的笔下产生了一种新的生命活力,因此从总的方面说,宋代的隐括词具有相当大的研究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