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选准突破口 提高学生的作文品位

作者:李碧洲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6-11-29人气:668

目前,多数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没有特色,题目千篇一律,构思大同小异,选材俗套老旧,作文品位较低。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应选准突破口,让学生的作文“新”、“美”、“活”、“实”,提高品位,吸引读者,取得高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习惯养成、题目拟定、材料运用。

一、要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一)拿笔说话想心思的习惯。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两句话:“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学作文,就是“拿笔说话想心思”,就是“思想──语言”、“口语──笔语”的形式转换的训练,经过反复训练,形成能力,达到“心口如一,言文一致”的境地。

语文教育老前辈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譬如学生作文说他自己学雷锋,曾经搀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就首先要问有没有这回事。”吕淑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张志公先生说:“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心须具备的一般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必须打破‘做’文章的观念,学生的思路才能开展起来。”由此可见,学作文,首先要养成说实话,写实实在在的生活的习惯。

(二)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1、观察的重要性。熟悉周围生活环境,需要观察;学习各门功课,需要观察。观察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2、观自然界。先从观察静物入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山一水,一石一池,一亭一楼,由个体到群体。经常进行实地观察,所写文章常常耳目一新、生动感人。

3、观察社会。有人说,生活库藏,主要是指人物库藏。观察社会生活,应该重点观察生活中的人,观察人物容貌、语言神态、行为动作及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考察了解人物的经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的侧重点应是人的内心世界,即所谓的“心灵”。人的心录,是不能像外露的东西一样直接供应我们观察的,但是,由心灵所决定的一个的追求、爱好、行为、谈吐、乃至穿着打扮,都是可以识别的。我们要培养学生透过一个人的外表探索到人物心灵的奥秘的能力。

(三)多阅读多思考多修改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以下两段话:

“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

“动笔之前拟个简要的提纲,写在纸上也好,记在脑子里也好,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从头至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也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品,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种好习惯。

这是写好作文规律性的总结。阅读多了,写起作文来,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思考多了,文章思路清淅,结构严谨;修改多了,文章锦上添花,精益求精。

二、要重视题目的拟定

(一)标题的重要性。题目是文章的旗帜,是作者展示内心世界的窗口,也是作者与读者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第一通道。其作用精略地说,有能提示中心、限定题材、规定文体、界定范围、激发阅读兴趣等诸多功能。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有个好的标题,文章会因此熠熠生辉,一个失败的标题,会使一篇文章黯然失色。

(二)怎样的题目才算好题目。拟题,就是给诗文词赋等作品拟标题。一个好的题目必须有以下要求:(1)准确贴切。即拟制的题目与所写的内容相符,使读者“见题明义而思读”。如鲁迅的《药》,即指“人血馒头”,也暗含了医治当时社会的良药。(2)简洁精练。如朱自清的《绿》,最大限度地浓缩了作品的内容。(3)形象生动。要使标题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拟题就应力求形象。如《大锅饭》养懒汉》这一标题,贴近生活,接近口语,实实在在且又生动形象。(4)新颖独特。标题切忌平庸陈旧,应力求新颖,如《我是怎么样赚到第一笔钱的》可以改为《我的第一桶金》。(5)符合读者求奇求趣的心理。如《雷锋的户口问题》,这是针对有人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五月走”而写的评论。

(三)常见的拟题方法:

1.以记叙要素为题目,清晰明了。如:《难忘今宵》(时间),《小巷深处》(地点),《孔乙已》(人物),《竞选州长》(事件)。

2.以说明对象为题目,一目了然。如:《人民英雄纪念碑》(说明事物类),《统筹方法》(说明事理类)。

3.以议论要素为题目,有的放矢。如:《学贵有疑》(论点型),《谈骨气》(论题型)。

4.活用学过的课文标题,妙趣横生,如:仿照《死海不死》拟题为《蓝天不蓝》。

5.运用修辞手法拟题,形象生动。如《大自然》的文字》(比喻),书包的自述》(拟人),《花盆还是大地》、《中国人失去自信力吗》(设问、反问),《近水楼台“贤”得月》(双关),《举廉政旗唱反腐调》、《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对偶),《他真“傻”》(反语),《“批而不示”与“示而不批”》、《忙过年、过年忙》(回环),《唉,那如山的愧疚》(夸张)。

6.以成语为题,言简意赅。如:《旧瓶装新酒》《人有远虑,也有近忧》,《喜新也不厌旧》。

7.以古今名句为题,精辟深。如:《玉不琢不成器》。

8.巧借歌辞为题,通俗活泼。如《你在他乡还好吗?》,《青青河边草》。

9.运用“嵌字法”拟题,自然巧合而充满情趣。如:《妹妹“果然”大胆往前走》。

10.运用“反常法”拟题,引人深思。如:《“送炭”何必等特“雪中”》,《曲低和也寡》,《玩物长志》。

在拟题方面下功夫,学生的作文品位定会大有提高。

三、要恰在此时当处理已民用工业的作文材料

无论是记叙文的素材,或是议论文的论据,学生都要巧妙运用,文章才会增色添辉。因此。

无论是教师的指导还是学生复习,都应重点解决写作材料的问题。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观点表达,情感抒发首先依附其上。如:怎样巧用论据。

(一)论据的来源。源于课本;源于经典名著;源于报刊、媒体;源于生活;源于典故。

(二)论据的表述。

不少学生在叙例时千人一口,陈词滥调,罗列材料,堆积词语,导致平淡寡趣,枯燥呆板。尽管所讲的道理千真万确,所用的语言却干瘪乏味。因此,在例子的表述上也应讲究技巧,文章才会“奇”、“美”,才会赢得老师、评委的好感。下面举二例加以说明。

1、层层堆叠,铺排有力。所举事例在性质、层面、角度或其他方面无任何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加,通常这种简单的例举应尽量避免,因为它对论证论点的普遍性帮助不大。但在一定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会变得相当有力。如: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帮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了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2、正反对照,加强力度。这是例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举出彼此相反的两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从而增强论证的力度。如以下文字,用周公、刘备的“兼听”与楚怀王的“偏听”对比来论证兴亡之道:

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帮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方,“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

学生若能积累、整理、归纳大量的写作材料,在考场上运用鲜活的语言将这些丰厚的文化积淀铺展开来,授古证今,编织诗意,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地将情感思想的表达发挥到极致,弘扬自己的创新个性,文章一定能诗意隽永、文彩飞扬。

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学生作文质量高品位的源头活水;漂亮的标题,是吸引读者,赢得好感的“脸面”;巧用材料,文章将“新”、“奇”、“趣”,“活”,“实”。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