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教育论文

作者:陈红梅来源:原创日期:2012-05-04人气:2521
中小学生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重任。但据现实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目前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的矛盾中引起心理冲突;在能力与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随力之间的矛盾中引起心理对抗。因而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愈来愈高,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因此,全面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在分析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基础上,就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谈一己之拙见。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与其它人群不同,其多发心理与行为问题也就有其独特之处。据调查,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形态,大致有以下若干种:
学习困难心理,学习兴趣低下,自信心丧失;厌学心理,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虑不安;逆反心理,不能正确对待师长的教育批评,有时为了表现内心的感受、欲望,采取一种相反的行为。焦虑心理,因细小的事而过分焦急,烦躁不安;抑郁心理;遇到挫折过度悲伤,情绪悲观,失望,沮丧等;自卑心理,情绪低落,消极颓废,不敢交际,特别畏惧失败;嫉妒心理,嫉妒别人的容貌、学习成绩、家庭条件以及受老师重视等;自我中心心理,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等;孤僻心理,不随和,不合群,总想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等;脆弱心理,耐挫力差,一旦受到批评或遭到失败,往往会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接受不了。
二、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纷繁复杂,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和生物遗传方面的因素。
(一)学校因素
1、教师素质
中小学生向师性很强,教师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处世态度乃至言谈举止,都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但在有些教师身上却存在着言教与身教脱节的情况,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或者学生受其影响,也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调查表明:在中学生最苦恼的事中,对学校领导和教师有这或那的不满的占80.2%。心理学家指出:精神上受到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和思想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孩子更大。由于孩子的自尊心得不到尊重,孩子的自信心得不到鼓励,因而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2、学习负担过重
不少中小学校由于未能较好地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以考试成绩、升学档次为衡量学生个人价值的标准尺度,只关心学生考试成绩,因此学校随意给学生增加课时,超纲授课,学生作业过多、过难,考试频繁等。这些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心理上的疲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时总处于一定的动机水平或情绪状态,并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从而有可能助长学生忧郁和偏执行为的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极端情况下还会诱发精神性疾病。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都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从而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抚养方式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孩提阶段开始就学外语、弹钢琴、背唐诗等。中学阶段,又指望子女得高分,对子女提出过多的苛求。过大的家庭压力导致了青少年学生过度的紧张和焦虑,过重的精神负担,从而影响了其心理的健康。家长的作风、习惯、兴趣爱好、待人处世的态度对具有高度模仿性而缺乏选择性的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和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社会因素
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无时不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淫秽、凶杀等不健康的音像制品、黄色书刊,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都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使学生出现消极颓废、对立破坏等不健康的心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不良信息、不良意识误导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因此,要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大力净化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健康向上的有益的社会风尚和舆论氛。
(四)自身因素
中学时期是从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错综的时期,是人生最为骚动不安的时期。这时期在人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处在特殊的地位,存在着特殊的问题。他们心灵中充满着希望与抱负、烦恼与彷徨;他们自我意识浓厚,但又不知何去何从;他们充满热情,富有精力,但又情绪动荡,反复无常;他们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但对实现抱负的过程却产生畏惧和恐慌的心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异性的好奇心,容易出现早恋,伴随而来的是紧张、羞涩、苦闷、惆怅等反常表现。
三、消除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自然成熟的结果,是系统教育的结晶。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创造性地投身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蓬勃地开展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同时,也不能忽略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力。在笔者所了解的学校中,就有家长存在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有时明知子女心理有些反常也不愿让人知道,讳疾忌医,使他们的心理困惑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社会、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观念,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辅导课,向中小学生讲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识。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开展专门的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实践证明: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景中的实践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应该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在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中把学到的一些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学会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调节,改善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三)强化心理咨询,加强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与咨询员对来访者要给予充分的信任、理解,同时,咨询员要结合角色互换,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引导来访者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遵循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等原则,与来访者建立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于那些患有严重心理障碍,仅靠心理老师的一般的心理治疗难以有效果的学生,应及时将他们转介到校外有关心理疾患治疗机构。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