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后进生心理探悉与教育策略的构建-教育论文

作者:肖木兰来源:原创日期:2012-06-06人气:855

内容摘要:后进生的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难点,更是重点。由于环境的不同,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找出其后进的根源,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构建后进生教育策略模式,从而帮助后进生克服困难,重塑人生信心,从根本改变后进状态。

关键词:后进生  心理  教育  策略

Finding out Poor Students’ psychology and Building the Educational Strategy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s is the difficulty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but also is the key of the education. The causes of the poor students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herefore, we must find the reason of the poor students and take abilities of education, build the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the poor students. Then, we can help poor students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rebuild confidence,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backward state.

Keywords: Poor Students  Psychology  Education  Strategy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好坏已经不能单纯以成绩为唯一标准。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来看,如果某一方面存在不足或问题,可以说该学生就是某一方面的后进生。“德”和“美”体现的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智”体现的是学习成绩的问题,“体”体现的是身体素质的问题,“劳”体现的是劳动意识的问题。当然,这种分析存在一定的简单化。现实生活中,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很多时候,后进生更可能是几个方面同时存在不足或问题,使得后进生的教育并不是采取一些简单的教育改进措施就可以促使其改变的。这也意味着后进生的教育与好学生的教育是不同的,后进生是教育的难点,更是重点。如何改进教育方法,改变后进生的落后状态,是教学过程中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入手,针对不同问题的后进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进行施教,改变其错误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法,进而使后进生从根本上结束“后进”状况。

一、后进生心理特征

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简单、笼统地归类。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来看,后进生可能存在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侧重点。例如,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好,但是学习成绩不佳,属于“智”方面的后进生。而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思想品德败坏,行为举止异常,这又属于“德、美”两方面的后进生。因此,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需要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从根本上认清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很多成绩较差的后进生,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同时,这些后进生也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面对落后的学习成绩,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这类后进生主要属于“智”方面的后进生,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尚端正,思想品德不坏,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

二、逆反心理较强,自暴自弃心理较强。一些成绩较差的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轻视,部分后进生会产生怨恨心理,对于别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请求会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开始用自暴自弃的态度对待自己。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思想观念的恶化,不信任别人,甚至不信任自己,很可能会由于“智”方面的后进生,转变成“德、智、美”多方面的后进生,将对学生自身产生严重的身心伤害。

三、不以为然,忽视问题的存在。在当今只关注学习成绩的环境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受到家长、老师,甚至社会的赞扬,而忽视了部分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或问题。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校、家庭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败坏、身体素质不佳、劳动意识薄弱视而不见,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只要成绩好,这些缺点没什么大不了,忽视了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问题长期积累,最终可能会酿成大错。

四、不思进取,以违反纪律为乐。有部分学生由于宽松的家庭环境,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不思进取,认为人生道路已经有人为之安排,进而放松、放纵自己。也有部分学生为表现自己,以违反纪律为荣。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奇装异服是“个性”,酗酒打架是“成熟”。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是由于“德”方面存在问题。

后进生这些不同的心理特征是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有关的。我们在掌握了后进生主要的心理特征之后,就需要对这些心理特征的形成进行分析。只有找正根源,对症施药,才能有效地对后进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后进生心理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人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的形成及发展,受人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其机理是由外界信息通过激活内部因素起作用,也就是由社会大环境和社会小环境与个体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1]后进生心理存在诸多的问题,是与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不论他们是否愿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时每刻都在从各个渠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

1、家庭因素

人的个体发展的差异,起源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的个体发展的基础,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成与发展起奠基作用。家庭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父母对子女负有极为重要的教育职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则使得孩子在成长路上缺乏正确指导、教育,使其误入歧途。更有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后进的原因是家庭发生变故,如父母离异、去世、家庭关系紧张等。青少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传统的国家里,子女对家庭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关系一旦失衡,对于尚未成年的学生来讲,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他们往往会一蹶不振,认为整个世界都对自己关上了窗户,进而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想法。

2、学校因素

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2]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却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3、社会因素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反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因此,“教育是一个生活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的”。[3]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乘虚而入,泥沙俱下,缺乏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贪图一时刺激、好玩,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如对青少年不加限制的影剧院、歌舞厅、诸多巧立名目的沙龙、网吧、party等,正是由于这些地方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复杂性,致使人部分青少年一旦陷入其中,往往不能自拔,较难改造和转化。

4、个人因素

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个体,其身心的成长和知识建构的形成,“是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自主建构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各种非线性因素的相互作用”。[4]这和中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在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由于生长发育迅速,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控制自己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够强,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很容易形成品德方面的缺陷。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期为“人生的危险期”。如生理成熟年龄的普遍提前,平时思想政治工作的疏漏以及交友不慎,是非不清,教师责任心不强、放任不管等,都会造成中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

由于环境的不同,对后进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四个影响因素中,家庭和学校是对后进生进行主动教育的主要环境和因素。因此,构建家庭和学校有机结合的教育策略体系,是后进生教育的重要方式。

三、后进生教育策略的构建

后进生教育策略的构建,需要根据后进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环境进行教育和改进。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后进生所处的不同环境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后进生的教育并不是千篇一律。需要根据家庭、社会及其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教育。

1、调查分析,准确把握心理特征和影响因素

正确分析心理特镇和环境影响因素是后进生教育策略构建的基础。要根据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进而准确把握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将后进生的背景资料和心理特征编制成后进生档案,根据资料研究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2、关心爱护,消除戒备心理正确引导思想转变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建构,使他们充分发挥情感净化的功能来促成自身健康发展,而教师的态度与情感是促使学生愿意接受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的人格建构,优化自身的职业情感,对教育行为和教育对象持有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5]帮助后进生,促进其进步,后进生的戒备心理一般较强,消除戒备心理是后进生教育的第一步。只有消除了戒备心理,才能与后进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思想交流,进行正确思想引导。所谓“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6]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对待“后进生”,老师要多关心,给予更多的爱,语言要真诚,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消除其自卑和抵触情绪,进而帮助引导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偿试和感受,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3、理解尊重,积极沟通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理解、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和建立自信心。在建立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一是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二是让后进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三是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4、对症下药,建立家庭学校双结合教育策略

在准确把握后进生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心理特征,进行充分的思想沟通之后,下一步的工作便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一阶段是关键阶段。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与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病灶”,开好药方”,针对不同的“病情”,建立家庭、学校双结合的教育策略。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和家庭要充分进行沟通,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建立定期的信息沟通机制,共同研究教育方式,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要扬长避短,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后进生增强改正错误的信心,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行为目标,在交流和沟通中,不断肯定后进生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

5、常抓不懈,巩固后进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后进生的教育上,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认识高度:常抓不懈,未雨绸缪。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只有当后进生从思想、观念、行为等各方面改变了以往错误的行为,让正确的行为模式成为自觉的行动,巩固住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后进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后进”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桂建生、胡国强著:《人的发展教育论》,岳麓书社2002,P32。

[2] 刘晓佳著:《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P4。

[3]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 倪胜利著:《大德曰生——教育世界的生命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P26。

[5] 邓碧清:《民主教育的守望者,教育文摘周报,2006-6-7(1)。

[6] [苏]温.卡维林:《离别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3页。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