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静谧宁远,浑融自然——《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和传统意韵之美

作者: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郝芳来源:《大舞台》日期:2012-07-12人气:3140

静谧宁远,浑融自然

——《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和传统意韵之美

摘要:《春江花月夜》是我国著名的民乐合奏曲,乐曲意境和声色极富诗意,具有柔和优美、恬静淡远的审美特色,极富古典情韵和传统乐美。本文细致赏析了乐曲的意境之美,并剖析了乐曲所呈现的传统音韵之美,正是基于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才成就了《春江花月夜》的不凡。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音乐意境  传统意韵 优美

《春江花月夜》曲调始创于陈后主,初唐诗人张若虚以此为题写成千古绝唱,诗以春、江、花、月、夜展开诗意抒写,道出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渗透着对人生、对宇宙的感悟和探索。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由原名《夕阳箫鼓》(或《浔阳夜月》)的一首古代琵琶曲改编,在1925年左右完成,一直深受人们的喜欢。《春江花月夜》,其乐如其名,它像一幅清雅的山水卷轴,奏出了春夜之静谧深远、皎月之光洁流转、江舟之悠游静处、汀花之摇曳弄影,曲中意境柔和优美,乐声恬静淡远,其审美特征极其显著。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之美和传统意韵之美诗意而细致地赏析了这首乐曲,以期透过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经典名曲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音乐的强大影响力。

一、《春江花月夜》中的音乐意境之美

《春江花月夜》乐曲分十个段落,并加以不同的标题,分别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晚唱》《洄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尾声》。大标题和前九个小标题十分具有诗意,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之意象,所以单就标题便可想见乐曲的意境是古雅清越、悠游淡远的。整首乐曲将春江之静谧悠游与月夜之朦胧优美交织在一起,共同缔造出了一个幽深旷远、恬静淡泊的意境和美感。

《江楼钟鼓》为乐曲第一段,是开篇也是引子。这一部分的乐曲节奏是相对自由的散板,其中用琵琶来模仿鼓声,弹挑、轮指等手法交错,将江楼上的阵阵鼓声描摹得惟妙惟肖,声音由远而近,由轻而渐重,营造出清鼓彻夜的空灵之感。另外,箫和筝也奏演渗入,轻吹缓点奏出微微的水波之音,如江涛轻起,亦如鼓声回响江干,回环低扬,描绘出了入夜前的夕照下,江鼓悠扬、清风拂水的美景良辰,宛若一幅清悠的山水画轴,隽永低回。继而,乐队又齐奏出了极具江南意蕴和水乡风格的音乐主题,悠悠如溪流静淌。而句尾的大鼓滚奏音型则意味深远、意韵悠长。这一段是全曲旋律的基础,之后的乐曲节段都以此旋律为基础来变奏,即进行换头合尾,也就是说在每一段旋律的前半部分演奏新的意境,到后半部分则反复基础旋律,或称主题旋律。《月上东山》一节,音乐升高四度,以自由模进来模拟月上东山,琵琵、古筝、二胡等乐器齐奏,描绘出了月出东山,缓缓移影,在云中游移出没、隐现停走的意境,虽是动态,但声音柔缓,静穆如风。曲调先行和谐柔缓之乐,继以波浪型的旋律演进,至音乐结尾,洞箫声如泣如诉,乐调转入绵邈情思,让人浮想连翩、慨叹不已。《风回曲水》是模拟月色之下,清风拂水,波光滟滟,整个江面在波浪微涌中呈现出静谧幽深的意境。这样的乐曲意境主要是通过引入新的音乐元素,在音乐层层的下旋后又渐以上升之势奏之,在上五度自由模进,以极具推动力的乐调声让人想象风送波涛的景观。这一段可以看作是主题旋律的变奏之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花影层叠》,与前三节相对安静低回的音乐相对,这一节显示出较为华丽的乐调风格,整体气氛也彰显出了明丽动感之态。琵琶声在四个先弛后张、先紧后宽的乐句后,乐调突兀而起,奏出了江中花影摇曳、月影弄皱、波浪冲涌的动感画面和意境,与前面淡泊静远的静态意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水深云际》一节,先以低音器奏出,音色低沉浑厚,俨然江涛渐呈浊涌之势,继而琵琶以泛音承之,呈清越灵空之韵,似云散月出,潮退浪隐,江面豁然清亮,月色江色掩映一体,无一丝纤尘,皎洁无碍。再而,古筝弦弄,以流畅快节奏的音调模拟出了流水之声,而洞箫的打音旋律似在模仿水鸟飞掠江面之景。这一节乐章由缓而急,由急而缓,动静相宜。《渔歌唱晚》,洞箫单奏、木鱼伴奏进行下行模进,下行模进有飘渺之感,如从远处飘来的晚归的渔歌,音乐营构出了幽静闲适的画面感。继而,乐队加入演奏,音速加快,每一个乐句的第三小节部分都用休止半拍起板。同时琵琶领奏,极像晚归的渔夫在船头领唱,其他乐器则配合在最后的长音处齐奏,极像其他渔人的和声。《回澜拍岸》一节,以扫轮指法弹奏琵琶,由慢及快地进行音型模进,音乐的意境就如同波涛拍岸,原来是渔舟在破浪而行。继而乐队全体加入演奏,似多条渔舟紧行而来,争先恐后,一派入夜渔舟急归图。音乐高潮后,又回归琵琶奏,音缓质轻,如一番喧闹后水面又归于平静。《桡鸣远濑》《欸乃归舟》这两部分可合为一章欣赏和感悟,这两段主要是对划船声的描写和模仿,两段以乐队合奏为主,用固定的音型演奏,旋律呈渐升渐降式,音速由慢而快,音力由弱而强,乐器也由少渐多,如此将全曲推向高潮。这两节乐曲营造出了波涛阵阵、渔舟竞归、橹声欸乃的场面,十分热烈和欢快。尤其《欸乃归舟》一节,于听处不禁会让人联想到柳宗元的《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声欸乃,尽显人间烟火味。《尾声》处,渔舟已归,一切重归寂静,二胡、古筝此时奏出飘渺之音,乐声渐渐舒缓,江面又在夜色中恢复平静。伴随着最后一声轻轻的锣声,乐曲结束。

    整首乐曲表现出极其和谐的意境,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可感知的自然意境透过音乐的方式营构出来,激发着人们进行丰富而意韵深长的联想。在音乐之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甚至是宇宙的浑融,似我们自身也消融在了这无边的寂静和优美之中。《春江花月夜》将音乐的浑融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其空远淡泊的意境更令人神往。

二、《春江花月夜》中的传统意韵之美

《春江花月夜》,不论从总标题,还是从前九个小标题,抑或从乐曲演奏,或音乐本身,都充满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味。意境悠远、镌满诗情、极富画面感、音韵充满想象的张力、诗画乐一体,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点。而这一切,也都鲜明地体现在了《春江花月夜》这首民族性的乐曲中。

首先,整首曲子成功地营造出了浑融自然、静谧宁远的意境。从《江楼钟鼓》到《尾声》,乐曲模拟了多种自然之声,也形象地奏出了融春、江、花、月、夜在内的所有画面性意象和图景,如《月上东山》一节,将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态静谧之美演奏得惟妙惟肖,《回澜拍岸》一节又将渔舟破浪而行的情韵演奏得如在眼前,还有如高潮部分《欸乃归舟》一节,通过多种乐器的交叉配合将渔舟破水而行,浪花随之飞溅,渔人摇橹唱和的情境通通都表达了出来,形象生动,富有动感。整个乐曲有缓有急,有张有弛,有独奏,有齐奏,多方配合与演绎将诗意的自然之景刻画得让人如痴如醉。直至一声轻锣结束旋律,我们似乎也无法从悠扬的无尽音韵中脱离出来,依旧沉浸于其中。这正是中国音乐之魅力与韵味所在,乐曲所追求的审美意境、所力求传达的音乐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是息息相关的。

其次,《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极富民族特色的乐曲,其所演奏的乐器也是极富民族特色的,如琵琶、古筝、洞箫、二胡等,都是中国的古典乐器。中国古典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并经过完美演绎,才能创造出不朽的颇具特色和民族性的经典音乐。在整首乐曲的演奏中,琵琶是最常用的乐器。琵琶声偏清柔,当演奏较低弱时,它呈现出清晰明净极富弹性的音色,当演奏较强劲时,其发音则转向沉稳与威势。在《春江花月夜》中,琵琶承担着多种角色,比如在《水云深际》中,琵琶以泛音助奏,呈清越灵空之韵,描绘出了云散月出、江月一体的静态之美。而在《花影层叠》中,琵琶音上扬,以相对张扬之音和华丽的乐句表现出了花影摇曳的动态之美。另外,洞箫的运用也是整个乐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洞箫音色偏典雅哀怨,穿透力很强,能给人以如泣如诉的感觉,《春江花月夜》中的洞箫演奏悠长飘渺,营造了浓厚的诗意情怀和文人情调。

第三,整首乐曲的审美特征是虚静淡远,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虚”与“静“是中国传统音乐,甚至是诗歌、书画等所共同追求的审美理想,因为只有“虚”方能营造空灵之感,只有“静”方能淡泊情志。“虚”用在绘画上是留白,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静”则是常与自然相系,在人与自然的相融中体悟生命,感受宇宙。而运用在音乐上,“虚静”主要表现在运用柔缓、幽微、绵邈的声音演奏出虚静、缥缈、悠远的意境。在《春江花月夜》中,《尾声》部分就充分表现了“虚静”的审美原则,一声轻锣敲响,乐曲在渐缓渐歇中慢慢结束,但人们却似乎还沉浸在这欲尽而未尽的音乐之中,充满无限回味。至于“淡远”,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性格密切相关的。与西方重视和追求壮美和崇高之感不同,中国传统的艺术心理是对阴柔、含蓄、淡远有所偏爱的。无论诗文还是书画,都表现了这一特征,音乐也不例外。中国的古典音乐多被评以清幽、简淡、空灵,这是道家文化影响之下的审美倾向,渗透了道家所追求的淡远精神,正所谓宁静以致远,这已不仅是对艺术的观照,它更浸入了中国人的生命体悟。《春江花月夜》中,以清音为主,少有浊厚、壮阔之音,尤其是结尾,在悠长的音乐声中渐渐沉寂,将人的思绪引向更深更远的空间。这正是中国音乐的特质所在,也正是中国音乐所孜孜以求的音乐中的诗意境界。

《春江花月夜》是乐,亦是画,更是诗。它以音乐的方式呈现了多个画境,并以自然舒缓、浑融化一的转换一一呈现了多幅图景,既独立又合一,极像中国清幽淡雅的水墨画。同时,它还拥有极富诗意感的标题,它也同样地追求诗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意境观,并力求以无尽之韵味传达无限的想象,这正是中国诗歌一以贯之的审美追求。这些方面,《春江花月夜》鲜明地借鉴和传承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即中国诗画乐一体的精神,体现了“和”的理念。中国讲“和”,即是讲究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万物的合一,即天人合一,这种“和”的观念也延伸到了各类艺术层面,当然,也包括音乐。《春江花月夜》以传统的器乐奏出了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让欣赏者在倾听中忘机、忘物、忘我,从而涤荡心尘,达到虚静淡远的境界。

综上所述,《春江花月夜》是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它运用传统的古典乐器生动地刻画了优美缥缈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极富诗情画意,极具民族特色。整首乐曲,意境柔和优美,乐声恬静淡远,这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浸染有密切关系的。尤其它所呈现出来的虚静淡远的审美特征,正印合了我国古代艺术的至高追求。通过对民族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的细致赏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可以感受到要想创造出经典性的音乐必须立足于民族特色,从民族的、本土的、传统的文化中去汲取营养,这样才能缔造出伟大的音乐神话。

参考文献:

1.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2.陈四海:《中国民族音乐概论》,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 年版。

3.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见《宗白华全集》第2 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