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明代汉人入滇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学术探索

作者:张兴林来源:原创日期:2013-07-08人气:1426

公元111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将云南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但当时中央王朝的统治方式,与云南落后的生产方式极不适应,于是,云南地方独立政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也就成为必然。地方独立政权的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适应了当时云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云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却在无情地为地方独立政权的瓦解创造条件。到蒙古灭大理国之前,云南靠内地区封建领主制已经确立,这为元政府建立云南行省奠定了基础。
1274年,元政府在云南建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对云南进行直接控制。但当时云南经济发展水平与内地仍有较大差距,其统治方式仍应与内地有所不同。于是元政府顺应现实,在云南建立了土司制度,并采取屯田、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创办学校等措施,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使云南与内地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赛典赤治滇期间,承认并保护靠内先进地区产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动摇了领主制的基础。这引起了占主导地位的封建领主的激烈反抗,领主与地主的矛盾成为元代云南社会的主要矛盾。整个元代,云南封建领主与地主间的斗争从未间断,并已发展到了异常尖锐的地步。它充分说明,云南大部地区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将为新的生产关系——封建地主制所代替。元代云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变化,为明代云南经济社会的飞跃创造了条件。
一、明代汉人入滇推动了云南经济发展的跨越
到了明代,明政府在云南设立了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又在“三司”之上设巡抚,并在靠内地区设府州县,将云南完全纳入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的轨道,实现了云南与内地的政治一体化,这适应并促进了云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明代云南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从另一方面讲,政治一体化的巩固乃至整个云南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经济的一体化。而明代大量汉人入滇,成为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推动力。整个明代,大量内地汉人以各种方式进入云南,最终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汉人入滇推动了云南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使云南经济基本赶上了内地的水平。
(一)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也是封建经济的主要形态。汉人入滇,直接促进了云南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以卫所屯田数为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云南都指挥使司所属各卫所屯田数为435036亩;到正德五年(1510年),屯田数增加到1276630亩。①据有关史志记载而统计,云南在册官民田地,弘治四年(1491年)仅为363135亩,到永历十五年(1642年)锐增为5211510亩,增长了13倍之多,主要原因是大片荒芜之地得以开垦。粮食产量方面,因记载不详,仅以政府在云南征收的税粮数为准做些推测:洪武二十六年夏税秋粮计有776907石,弘治十五年(1502年)增为139837石,万历六年又增加到153209石。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大大增加,使得云南“收入富饶”,“足以纾齐民之供应”。①
宋应星《天工开物》下卷《五金》。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基础设施方面,明代曾对云南各地的水患进行过多次治理,而且修筑了许多坝塘,以灌溉防患。如玉溪修筑的坝塘就达25处,引水各坝塘的分渠44条,纵横于玉溪平坝之中。②水磨、水车、水碓等工具也普遍使用起来,所谓“舂碓用泉,不劳人力”。[1](P68~73)值得一提的是,兴修水利乃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共同所为。如邓川弥苴法江堤就是“东堤军屯修筑,西堤里民修筑”。③大理御患堤也是“军筑三之二,县民之为土军者三之一”。④水利条件的改善,使得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达到了“田不病于旱潦”,“夷汉利之”⑤的效果。此外,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被普遍采用。明初,除白族外,其他少数民族皆不惯于牛耕。1387年和1396年,官府先后从四川、湖广购入耕牛2万余头,发给军屯户使用。在他们的带动下,“夷人亦渐习牛耕”。⑥
农作物种类大大增多。迁入云南的汉人,将内地的农作物也引种到了云南。至明中叶,凡内地有的粮食作物,云南无不应有尽有。棉、桑、麻等经济作物也在云南普遍种植。山区还大力推广玉米、马铃薯的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山区少数民族以狩猎、采集为生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和云南山区的经济地理面貌。
(二)手工业快速发展
先进手工技术的传入,对手工业品的大量需求,矿产的开采,棉桑麻等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与内地贸易往来的空前活跃,大大刺激了云南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十分兴盛。明代云南各种地方志都记载了靠内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情况,类“机杼之声夜闻”的文字常见于史籍。边疆的大侯州(今云县)亦自“大理接女师数人教以纺织”。⑦缅甸、八百(今属缅甸)也以布帛之多而闻名。⑧据万历《云南通志》和天启《滇志》载,明后期云南纺织品种类有:火麻布、纻麻布、棉布、棉绸、乌帕、土锦、乌绫等。明代云南的纺织技术一部分是从内地传入的,一部分则是在土著民族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成为著名的地方产品。
陶瓷生产规模扩大。万历《云南通志·服役》中记载有“窑课”,说明当时瓷器生产数量已经不少。玉溪发掘的明代陶窑遗址,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金属铸造与加工业发展迅速。农具和其他金属制品需求量的剧增,大大推动了金属制造和加工业的发展。迁入云南的内地手工业者以其技术高超而成为主要的生产经营者。如腾冲李氏就世代垄断了腾越地方的农器制造;⑨又如白铜面盆,“皆江宁匠造之”;⑩再如傣族地区,“器用陶瓦铜铁,尤善采漆画金,其工匠皆广人”。
明代云南手工业品已经实现了自给,并打入内地,远销东南亚,其发展程度已“与中国侔”。
(三)矿冶实现规模化
云南大规模采矿始于明代。据载,明代云南“银矿约有二十三所……又铜矿十九所,铅矿四所。”另外,因屯军农具多需“自行采办造用”,各地铁矿也开采起来。如昆阳州建立了冶铁所,专管一州之铁冶。到16世纪,锡业也发展起来,其产地主要在临安府(驻今建水)之个旧。此外,云南还有碌矿一所。大理石的开采也很兴盛。据当时的有关书籍记载,云南矿冶业在选矿、采矿、冶炼、铸造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工艺过程。
明代云南矿冶中,最著名的是银矿的开采。这同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统治者的奢侈需要密切相关。云南银矿的开采,前期多为官办,但因银课的繁重和矿夫的反抗,官办银矿日益衰落。于是宣德(1426—1435年)初年,不得不罢办全国官办金银铜铁矿,听民开采。此后,民营银矿逐渐兴盛。明代云南主要产银地有:楚雄、永昌(驻今保山)、大理、姚安、镇源。银的产量,如天顺四年(1460年),全国银课为十八万三千两,仅云南就占了十万余两。所以宋应星《天工开物》说:凡银中国所生,合浙江等八省所生,不敌云南之半。足见云南银矿地位之重要。应该指出,银矿的矿夫多来自于汉族移民中。如宣德五年(1430年),“开会川密勒山银场,以云南官军充矿夫”。①又如成化年间(1645—1688年),派大理、洱海、临安、楚雄四卫军开采银矿。②这些矿夫,为云南矿冶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商品经济始终是一个进步的因素和力量。每当商品经济较为活跃时,社会就出现繁荣的局面。明代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较大,商品经济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商业十分活跃。整个元代,云南商品经济的浪潮始终未能冲破昆明、大理等靠内城市和交通沿线,在广大的山区和边远地区,商品经济仍然相当落后,不少地方甚至还处于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状态。到了明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一是经过元朝一百多年的统一,云南与内地以及云南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二是大量汉人入滇,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直接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云南的商业异常活跃起来。所谓“四方之货一入滇,虑无不售”。[1]靠内地区,如昆明是“百货汇聚”;③弥度、白崖是“百货俱集”;④再如晋宁:“逢七为市……每集不下三四千人。”⑤边远地区,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有“鱼盐之利、贸易之便,莫如车里、摆右”之谓;⑥再如保山,各种土特产品也是“辐辏转贩,不胫而走四方”。⑦可见,云南贸易之盛实不亚于中土。
商品经济意识大大增强。明代云南商业如此活跃,汉族商人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但人数多,而且在各地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如昆明:“金马、碧鸡坊在南关外,乃百货会聚、人烟辐辏之所也,富庶有江浙风。”⑧又如缅甸江头城:“闽广江蜀居货游艺者数万。”⑨再如保山、腾冲,因商品种类繁多且多具地方特色,汉族商人“辐辏转贩,不胫而走四方”。再如丽江:“金生丽水,今丽江其地也。江浒沙泥金麸杂之,贫民淘而锻焉,日仅分文,售蜀贾转诸四方。”⑩汉族商人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活动,以有易无,将各地商品四处疏散,使云南商品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在汉人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商品意识增强,民族贸易发展起来。如纳西族:有的人家“以居积番货为业”。彝族:“黑罗罗,在安宁、禄丰者,多负盐以途(贸易)”;武定彝族“以贩茶为业”。蒲人(布朗、崩龙):“知汉语,通贸易。”傣族:“多以违禁之物与之(指汉族居民)贸易。”随着民族贸易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兴起了一些大范围的物资交易活动,如大理三月街。据徐霞客《滇游日记》描述:“十五日,是为街子之始,盖榆城(今大理)有观音街子之聚,设于城西演武场中……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
流通手段出现革命性变化。明代云南商品经济的飞跃还有一个重要的佐证——废贝行钱。明中期以前,云南市场普遍以贝为币。据正德年间(1506—1522年)张志淳《南苑漫录·贝原条》载:“云南用皅不用钱,皅即古之贝也。”万历《云南通志·全省风土》也说:“交易用贝。”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银铜等矿的大量开采,贝越来越不适合市场需要,遂逐渐被废止,据《熹宗天启实录》载:“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丁未,云南开始鼓铸。旧俗用贝,议者以滇产铜,用钱兴利甚便,至是始易之。”清雍正《云南通志·风俗》也说:“昔多用贝,俗名曰皅子……天启之后钱贵皅贱,遂滞不行。”废贝行钱是云南贸易史上的一大进步,云南市场从此进入了全国统一市场的行列,为云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