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中的美学价值——电影文学

作者:周玫来源:原创日期:2013-09-10人气:2000
学界对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的研讨,主要集中在影片中的Jack与Rose的爱情故事所揭示的人性光辉与弱点。这是对该作品的狭隘认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更多是以海洋为主线,反映出了“海洋”这一个审美客体的社会价值。
一、深刻的爱情的记录者
文学的审美领域侧重着眼于主题意义、作品风格、作者原创的追求上,它鲜明的倾向性通过人物和人物的情感来显露,这才是作品的终极意义观念,凡是作品都要围绕一个终极意义展开,要么追求价值判断,要么寻求人生意义,要么追问生命本质,没有这些,现代主义的文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在剧作家看来,性是生命力本身,压抑性是扭曲人之本质。其作品《泰坦尼克号》中的“大海”作为原型意象,更多地指向“生命之潮”,杰克和露丝在大海上相爱就是这一点内涵和主旨的代表。小说中这样抒写道:“在他们身上,大海、天空和船只已经融合在一起,并孕育出他们之间火热的爱情新花。”他们在大海的怀抱里编织着宁静而又浪漫的情侣之梦,飘飘若仙。整部小说也在一种诗意的氛围里见出浪漫主义精神。“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大海串联全文的是Jack和Rose的爱情,从他们的相遇、相知、相爱到最后的生离死别,这一短暂的爱情,完全由大海见证。Jack和Rose最初的相遇是在甲板上,Rose的眼中只有大海,只有那片漫无边际的纯净,而Jack的眼中却只有Rose,那个幻想着变成“海鸥”翱翔于天际的美丽少女。第二次相遇还是与海有关,“她双手抓住船栏,上半身探出船外,面向漆黑的海水,露出绝望的神色……不管怎样,总会比置身于那虚荣的包围之中好多了,明白只要一松手,就沉归大海了”,海是最多情的,它最喜欢把你的情思、你的想象牵引到你最渴望的地方……在这里Jack救下了欲寻短见的Rose,也开始了他们那场短暂的却又轰轰烈烈的爱情。第三次他们的相会,是在清晨的甲板上, Rose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听着Jack讲他流浪的故事和经历,平静的大海上吹起了微风,宛如此刻Rose的心境,他已经撩动了那个美丽女孩的心弦。
随后,他们疯狂地在三等舱跳舞,和那些社会的底层劳动者一起玩闹,Rose的疯狂让她的未婚夫Carl对她下了最后通牒,而这也就意味着Jack失恋了,舒特斯曼描写到:“他直视着茫茫大海,眼光中没有焦点没有目标,茫然得就像这艘泰坦尼克号,行驶在漫无边际的海面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没有彼岸……”
当Rose改变主意来到甲板上寻找Jack,我们看到了电影中那绝美的一幕,Jack环着Rose的腰肢,而Rose张开双臂,迎着大海飞翔,“似乎自己是直接浮出海面,或是从天而降,或干脆就置身海天之间。那感觉,像是海鸥贴海面的低空飞行,随时可以与海水嬉戏,又像是从海中跃出的海豚,在海中随意翻滚,轻柔矫健。与Jack紧紧贴在一起的两臂,就是一对双人翅膀,它可以腾空,可以飞翔,可以到任何向往的地方……”海风最劲,海雾最浓,海天最远,海的情调最令人憧憬迷恋……海波旖旎多姿,海潮势头汹涌,海啸悲壮哀婉。谁又能够说完海的瑰伟与奇丽!
二、伟大的人性的见证者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处于重要的位置,很明显的一个体现就是当前社会出现了审美日常化的倾向,这是审美活动突破原有的范围延伸到大众生活的直接表现,艺术生活的场所也褪去了以往神秘莫测的面纱,与大众生活发生了越来越近距离的接触。而在《泰坦尼克号》中,海洋成为了其中的一种媒介,人性通过人与海洋、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事件来展现。
伟大的人性总是在危机时刻闪烁着光辉,八位音乐家在最后的一刻都是在沉静地演奏着乐曲,用他们那穿越一切喧嚣的音符,安抚着船上一个个失去了希望的灵魂,同时他们的不屈也体现了人至死也不向自然界的凶恶低头的尊严和高贵。我们无法想象面对着即将灭顶的海水以及汹涌而至的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够将手中的乐器拿稳,才能够一丝不苟地演奏出绝世的天籁。我们无法想象,需要有多么高尚的情怀,才能够让那些水手、船员将救生艇全部让给孩子和妇女,而将最后面对死亡的凄苦和无助留给自己。
斯特劳斯是一个67岁的富翁,当有人劝他:“像您这样大年纪的人应该上救生艇,不会有人反对的。”老人断然拒绝:“在还有女人没上救生艇之前,我绝不会上。”银行世家古根海姆只给他妻子留下了一张纸条:“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个畜生,会像个真正的男子汉。”
泰坦尼克号沉没了,然而,它沉没的却是那些铁板、铆钉以及人的肉体,那些人性的光环并没有因此一同沉入大西洋底,那些伟大的男人们和女人们,在海洋的见证之下,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伟大的人性辉煌。
从相知到相爱,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露丝和杰克已经无法分开。在卧室中,露丝戴上了“海洋之心”,由杰克绘出了那张令她永生难忘的画像。露丝决定无视家庭和礼数的压力在泰坦尼克号靠岸后与杰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距离这对情侣仅咫尺之遥。
“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开始缓缓下沉,一幕悲剧开始上演。漆黑的海洋和天空连成一片,无情地吞噬着绝望的乘客。杰克带着露丝跑到船尾,爬上栏杆(也就是他们爱情开始的地方)坚持到最后,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全力挣扎出巨大的漩涡之后,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漂浮的木板,自己却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
最后,救生艇返回救起了奄奄一息的露丝,而此时早已冻僵的杰克却被冰海无情地吞没。露丝信守对杰克许下的诺言,勇敢地活着。
三、人类无视自然而渺小的内涵
关于海洋的审美内涵在电影剧本中涉及了方方面面,不仅要考虑它对日常生活本身造成的影响,也要看到它对美学观念、美学研究、美学学科等领域的影响。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给文学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生产、传播、消费都带来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毋庸置疑的,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标志着人类审美艺术观念的拓展,也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对于审美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审美的泛化似乎把人类指向了是一群仅仅为了感观的刺激和物质的享乐的高级动物,精神生活的品味和追求荡然无存,但是无论如何,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不争的事实,虽然它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但又何尝不为当代美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观念。在这种审美泛化的大背景下,美学的出路不在于压抑或压制美学日常化,而在于因势利导,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密切关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审美观念、新审美活动,及时地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朝着我们所希望的理想状态发展,而且即使当前审美活动存在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也大可不必为之惊慌失控,更不应就此将美学拒之日常生活的门外。
在审美活动日渐在现代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时候,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技术在这个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技术不但雕琢了美学的形式,使其更加美化和完美,而且也大大改观了审美的内容,甚至改变了审美的本性。尽管从理论上来看,技术和审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技术抓住契机自然地介入到了审美领域,并将其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以前人们崇尚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推动力量,但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它忽略了 技术消极的影响,一旦技术被人类应用于战争、瘟疫、病害等危及人类和平和安全的事件上,技术无所不能的神话就受到了质疑。这是技术失去自律性的一种严重后果。泰坦尼克号是那个年代人类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杰出代表,它意味着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然而,有些人却将这种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当作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包括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为了向贵族们展示一下泰坦尼克号的优良性能,下令开足马力全速行驶,而这一个命令也是导致当值班人员已经发现了冰山却根本来不及进行及时调整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舒特斯曼在《泰坦尼克号》中写道,“人类对大自然的最后征服,不在于力量的征服,而在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的相处,这种和谐的相处并不是人类的简单退避,而是人类有着我们最为重要的自知之明,是人类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大自然的能力。十分不幸的是,人类总是因为漠视尽人皆知的真理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深刻而又精辟的总结,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有许多不同的论调,但是无论如何,相较于自然伟力,人类的力量始终是薄弱的,一座冰山,一洋海水,便可以轻而易举将人类最引以为豪的泰坦尼克号以及1 500条人命吞噬。那个原本温柔而又艳丽的海洋,那个能够包容一切的海洋,那个见证了无数的爱情和伟大人性的海洋,在一瞬间展现出来的威力,却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从泰坦尼克号巨大的残骸中应该能够找到某些启示,关于自然的伟大,关于自身的渺小,人应该学会在自然面前谦虚……
当时拍摄泰坦尼克的时候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要求每一样道具都是真实的,所以钻石也不例外,只是钻石的名字是希望而不是海洋,海洋之心的名字是编剧为了剧情而起的。 美丽晶莹的钻石乃是上帝赐予人间的珍宝,具有鲜艳深蓝色的透明钻石更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仅有几颗,可谓千金难求。其中,举世闻名的钻石“希望”,就是一颗稀有的蓝钻。它就跟海洋一样令人难以抗拒,原因就在于,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
舒特斯曼的长篇小说《泰坦尼克号》是同名电影的蓝本,而后者更是创造了多年未被打破的电影票房纪录。该小说向世人揭示的是:自然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隐喻——人类对自然的无视,最终只会成为自身渺小的注脚。在现代工业化环境之下,我们必须重新寻找一种关于自然、人性、爱情的温暖,应对我们社会发展和自然之间关系进行反思,关注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Judy Donnelly.The Titanic:Lost and Found[M].Random House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1987:73.
[2] 张洪斌.走近《泰坦尼克号》——在与《冰海沉船》的比较中谈《泰坦尼克号》的失误[J].电影文学,1998(08).
[3] 汪震宇.《泰坦尼克号》究竟触动了我们的哪一根心弦[J].电影艺术,1998(04).
[4] 约瑟夫·M·博格斯,丹尼斯·W·皮特里,张菁,郭侃俊.看电影的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