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唐代瓷器纹样与装饰技法简析

作者:马红梅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3-12-26人气:363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得到了高度发展。在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唐代的青瓷、白瓷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准也进一步提高。


在唐代瓷器作品中,艺术纹样向世人直观地展示着那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当时艺术审美的物质载体。文章通过对唐代瓷器纹样的类型、装饰技法的探讨,深挖唐代瓷器艺术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以寻找中华民族最深处的审美风尚与文化记忆。


纹样类型

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被当作瓷器的装饰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一些器皿上便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动物纹样。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动物纹样成为艺术装饰的主要元素。进入唐代,瓷器上的动物纹样种类越来越丰富,包括蝴蝶纹样、鸳鸯纹样、生肖纹样、鱼纹样、朱雀纹样、昆虫纹样等。其中,最普遍的动物纹样是狮首纹、麒麟纹、龙纹等。如在河南省巩义市出土的白釉贴花塔形盖罐上贴有6 个狮首纹样。动物纹样之所以被经常使用,主要是因为唐代门阀权势价值观念较重,狮子、麒麟等动物被视作权贵的象征,所以得到普遍的运用。除此之外,鱼纹在唐代也颇受欢迎。这不仅与鲤鱼是道教圣物相关,还与鱼纹所蕴含的美好寓意相关。“鱼”是年年有余的“余”字的谐音字,在瓷器上绘鱼纹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植物纹样

纵观古代艺术纹样的发展历史,植物纹样在唐代以前并非主要的题材类型,其通常以陪衬的形式出现,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后来,人们开始转而关注与欣赏自然植物本身的线条、色彩,植物纹样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的瓷器装饰纹样。


唐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具有西域风格的草叶纹样、花卉纹样等渐渐传入国内,使得这一时期瓷器的植物纹样十分丰富,牡丹纹、菊花纹、梅花纹、莲花纹、紫藤纹等接连出现,被绘于瓷器之上,甚至,一些世间本不存在的花纹也被能工巧匠们创造出来。如唐代大臣薛儆墓中出土的瓷碗,内壁彩绘有几朵牡丹花,尽显雍容华贵之美。由此可见,唐代工匠们的艺术创作热情高涨,瓷器装饰的艺术表达也更加自由。


人物纹样

随着唐代人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及瓷器工艺技术的日臻完善,人物纹样装饰进一步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人物纹样在唐代瓷器上仍然较为罕见。据记载,在已出土的唐代瓷器中,比较常见的人物纹饰内容是孩童、胡人宴乐、麒麟背人、琵琶乐女等。如郑州出土的唐青花塔式罐上就绘有一名身穿胡服、脚着长靴的束发成年男子手拿弯钩长物做击球动作,这与曲棍球在唐代盛行的历史不谋而合。再如邢窑白釉四足盂上彩绘有一名仰着头、双脚翘起的顽童,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且富有童趣。尽管人物纹样在唐代瓷器装饰中所占比重较少,但也充分向世人展示了唐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嬉笑玩乐的场景,为考古学者了解唐代的艺术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发展演变而来,至今已经拥有8000 余年的历史,是中国艺术纹样史上出现时间最早、运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装饰题材类型。几何纹样凭借简洁的线条与丰富的层次美感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在唐代,瓷器上的几何纹样主要包括圆点纹、曲线纹、戳点纹、圆圈纹、旋转纹、席纹等。圆点纹分为平均分布3 个、4 个、5 个圆点3 种类型,如黄堡窑的白釉褐彩瓷盒上等距刻有3 个褐色的圆点。戳点纹通常以跳刀刻花的形式被彩绘于执壶上。旋转纹为刀刻点状纹,后期还需要用色泥或毛笔蘸彩色墨水填绘于旋转纹凹线内。席纹一般以“十”字交叉形态呈现,多被雕刻于瓷器坯体上,如河北蔚县出土的侈口罐的腹部便有席纹装饰,线条流畅且极富美感。


装饰技法

胎体装饰

胎体装饰指在瓷胎基本定型之后利用戳印、镂雕等方法对瓷面进行加工装饰。唐代的不同时期所采用的胎体装饰技法也有区别。初唐时期,由于刻花、模印等技法还未成熟导致装饰风格以淳朴的弦纹为主。盛唐时期,雕塑、镂空等技法接连出现并得到应用,使瓷器的胎体装饰更加富有艺术感。中唐时期,市场上流行的装饰技法以捏塑、贴塑等为主。晚唐时期,瓷器上胎体装饰技法高超且种类丰富多样,流传下诸多造型精美且艺术价值高的瓷器作品。


总体而言,唐代的瓷器胎体装饰大致包括划花、印花、镂空等技法。划花是使用竹子、铁器等工具直接在半干的器皿上划刻出各种线状花纹,然后经过施釉、焙烧,在瓷器表面显现出各种细致柔和的花纹造型。印花是用带有花纹的印模在半干的器物表面印出图案,接着施釉之后入窑烧制而成,这种装饰技法操作简单且生产效率较高,在陕西西安鄠邑区出土的瓷器盖上较为常见。镂空技法与划花、印花的制作手法并无二致,其不同之处在于雕刻的花纹样式多为几何图案,造型更显精美。上述胎体装饰技法还可以合并使用,如白瓷皮囊壶使用的装饰技法包括划花、刻花、模印、剔花等,展示了唐代瓷器装饰技法的最高水平。


彩绘装饰

彩绘装饰是唐代瓷器上艺术纹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有釉上彩绘、釉下彩绘。釉上彩绘基本遵循高温锻造、颜料施釉、低温焙烧的流程;而釉下彩绘则是先经过颜料施釉,然后通过高温锻造而成。一般而言,彩绘装饰包括绿彩、白彩、褐彩、黑彩、青花等。以褐彩装饰为例,其起源于三国孙吴时期,东晋时期数量激增且盛行,唐代时期褐彩装饰已经趋于成熟,主要分为青釉褐彩与白釉褐彩两种形式。其中,白釉褐彩的制作手法为首先在白色素胎上绘出简单的褐色圆点纹、菊花纹、花瓣纹等,然后罩上透明玻璃釉入窑烧制而成。如在白河窑遗址里发现的白釉器盖上的褐彩朵花纹,造型精巧且色彩亮丽。唐代瓷器的艺术纹样经过或明或暗的彩绘装饰,不仅增加了艺术美感、极具观赏价值,而且推进了此后陶瓷彩绘文化的演进。


其他装饰

除了上述胎体装饰与彩绘装饰之外,唐代瓷器艺术纹样的装饰技法还包括剪纸镂花、素胎黑彩、花釉等种类。剪纸镂花装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将剪好的镂花图案贴于半干瓷胎上,然后施釉,待稍干后揭下剪纸入窑烧制而成。该方法可以在瓷器上留下凹槽图案,造型独特且持久。二是在半干器皿上贴剪纸后施白色的化妆土,待稍干后揭下剪纸入窑高温烧成。这样,原先的剪纸覆盖处便裸露出胎体本来的颜色,与施土部位形成鲜明的颜色反差。素胎黑彩与其他瓷器艺术纹样的装饰技法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施釉彩,而是直接在各种器皿上用毛笔手绘出黑花入窑高温烧制,呈现出花纹凸显的立体效果。唐代,素胎黑彩瓷器由于经济实惠、便于生产而数量众多。花釉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先在基本成型的瓷坯上施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淋、滴、烧、喷等方法,施黄彩、白彩、蓝彩等,最后经过高温将底釉与颜彩融合。与此同时,瓷器表面的粗颗粒颜彩向下流淌,形成了一条条自然流纹,美妙动人。


文化内涵

唐代瓷器的艺术纹样呈现出丰满、鲜艳、自由等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不仅赋予唐代瓷器丰富的精神内涵,还反映出当时人们特定的审美观念。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唐代,植物花草、生活化场景的瓷器纹样是主流。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沙铜官窑制作的瓷器作品,其彩绘艺术纹样取材于各类花草,其中的莲花纹样因造型饱满、枝叶舒展、色彩鲜艳而最受欢迎。山水、草木等元素的纹样颇受大众青睐与唐人喜爱花草树木密不可分,该观点在众多讴歌小草、菊花、梅花等的唐诗中可以得到完美印证。这一时期,百姓能够欣赏自然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轮廓与纹理美,充分认识到植物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天然资源且蕴含生机,与人类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植物纹样的普遍应用与其蕴含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理念息息相关。唐代传统制造工艺通常讲究天时地利、材质尽美、能工巧匠。其中,天时地利、材质尽美属于自然因素,指的是选材时需遵循自然规律、尽善尽美,而能工巧匠则是人为因素,是指工匠必须有炉火纯青的技艺傍身。唐代瓷器上植物装饰纹样的制作工序亦是如此。纹样中呈现的花、草等元素属于自然馈赠之物,经过工匠们雕刻、施釉、焙烧等工序后,最终呈现于瓷器之上。由此可见,唐代在瓷器上雕刻、彩绘植物纹样蕴含了工匠对周边自然环境的感悟,传达出人与自然互动的讯息,展示了唐代尊崇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精神内涵。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唐代,中国经济富庶、文化繁荣、疆域辽阔,社会呈现出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特点。从初唐、盛唐、中唐与后唐的瓷器考古研究来看,唐代瓷器的装饰纹样最重要的特征是突破原有艺术纹样,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具体表现为装饰纹样整合、吸纳了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元素,形成独树一帜的唐代瓷器装饰风格。如河南汲县出土的唐代一件代表性的青瓷作品唐青釉凤首龙柄壶,其壶盖上捏塑有一个尖嘴凤头,壶腹部雕刻6 组联珠纹样,内部彩绘了6 个袒胸露腹的大力士,空隙处雕有飞鸟、月亮等,从壶口至底部盘踞着一条蜿蜒矫健的长龙。整体来看,该瓷器作品不仅吸收了波斯王朝极具异域风情的联珠纹样,还选取了中国传统的龙纹作为装饰元素,将中外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由此看来,唐代瓷器的艺术纹样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这与唐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内部民生安定、外部国家臣服,所以唐代对待外来文化采取宽松政策。在此基础上,其与周边国家互市,既让唐代瓷器在国外销量猛增,受到追捧与欢迎,也促使外来宗教文化元素在中国广泛传播。长此以往,唐代瓷器的装饰纹样不断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元素,为迎合其他民族的审美趣味,创作出更具多元化特征的新艺术纹样。


以物寓情,寓意美好

自古以来,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观念可谓无处不在,并由此衍生出吉祥话、吉祥图案、吉祥动物、吉祥文字等众多形式。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装饰艺术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慢慢成为人类意识的载体之一,人们利用艺术纹样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与对有限生命的讴歌赞颂。在唐代瓷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通常选取一些与大自然相亲近、寓意美好、蕴含浪漫美感的物体充当艺术纹样的主体,然后利用以物寓情的方式,将乐观祥和、吉祥富贵等美好寓意呈现出来,展示出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


譬如,唐代,牡丹、鱼、麒麟等纹样在瓷器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以牡丹为例,其本身象征着富贵、团圆与美满等,表达出人们内心对吉祥富贵的追求。鉴于此,唐代工匠纷纷在瓷器上彩绘牡丹元素的艺术纹样,表达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极具文化内涵。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