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走出去"路径探索

作者:苏磊来源:《出版广角》日期:2019-12-06人气:1024

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主业,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出版的主阵地,近年来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亮点频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梳理其先进经验与路径,可以为更多学术出版"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必要性

出版业在新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下,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对"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走出去'"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大格局中,除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外,学术出版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学术出版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知识传播和思想传承的重要方式,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见解、中国人的声音要传播到世界,必须更多依靠学术著作,因此,学术出版"走出去"理应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学术图书只有"走出去",才能被国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所阅读、所了解,信息交流和反馈有助于拓展中国学者的学术视野,提升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

近年来,国家先后推出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以及"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国家学术出版"走出去"项目。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许多出版机构和出版人在跨区域、跨国别的出版渠道开发和推广,跨语种、跨文化的出版能力提升,以及翻译和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走出去"概况

在学术出版这一阵营中,应当说,大学出版社责无旁贷。大学是学术生产、学术创新最集中的地方,大学对大学出版社的考核、评价始终把学术出版放到核心位置。尽管我国580多家出版机构都或多或少涉及学术出版,但大学出版社作为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繁荣学术、培育人才的基地,一直以来处在学术出版第一方阵的位置。近年来,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亮点频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集中反映母校以及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学术图书无一例外都是其母体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母体大学的学科优势为大学出版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人文社科,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理工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政治学、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思想家及思想史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建筑学等,都与母体大学的学术优势密切相关。

第二,依托高校学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国际视野得以凸显。尤其是在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用积极的姿态响应国家号召,迎接挑战,迈开"走出去"的步伐,在图书贸易出口、版权输出、资本输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学出版社也借此在学术出版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强势品牌,成为母体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果宣传的主阵地,有力地扩大了一流学科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学术出版对提升一流学科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实现中国学术出版要在对象国落地生根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与挑战。

三.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走出去"面临的现实问题

1.学术原创有限,精品力作不多

现在各类课题经费项目很多,学术研究似乎繁荣,但精品力作并不多,有高地,缺高峰。大选题、大项目多,一旦获批就变成集体合作、限期完成,体现个人独立思考、十年磨一剑的创新作品不多。打造学术精品图书,推动"走出去"品牌建设,是学术出版成功走入对象国市场与读者的关键。出版"走出去"的核心是打造学术精品,坚持内容为王,切实做好目标受众市场调研,策划出版既符合外国读者兴趣和需要,又能反映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学术水平的精品图书,同时严把内容质量关,深挖用户价值,保障出版效果。

2.学术规范和学术出版规范还有待提高

在欧美发达国家,学术研究的规范意识较强,如《芝加哥手册》被西方写作者和出版者奉为圭臬。而在我国,不少学术著作在引文、注释、索引等方面不够规范,影响了外国读者对我国学术著作的认可。

3."走出去"的语种结构不多,地域结构不够宽泛

目前,我国向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输出的英、德、法、葡语项目还不够多。好的译者是学术译著"走出去"的关键,译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海外出版和传播的实效。然而,目前国内普遍缺少高端翻译人才,缺少中西文化兼备的译者,在文化的传递和语言的表达上,未能达到国际出版水平,直接影响学术译著的国际化传播。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非通用语翻译人才急缺,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4.出版形式和营销方式不够多元

目前,学术出版"走出去"依然面临"卖书难"和"买书难"的窘境,学术出版物"走出去"的载体形式也比较单一。虽然学术出版已从过去的纸质出版物为主逐渐向纸质、电子出版物并行过渡,但仍缺乏真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型数字出版项目。如何让学术图书摆脱目前的营销困境,在开发传统出版营销推广渠道时解决学术图书出版营销平台单一化带来的市场萎缩等,是当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走出去"路径探析

1.加强学术原创,打造学术精品

内容是学术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提高学术出版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出版物的选题、作者的学术修养和能力均需优中选优,挖掘、利用好母体大学学术资源至关重要。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范围很广,几乎囊括所有学科,在学术"走出去"的内容建设方面,应当有选择、有焦点。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类选题主要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期以来非常注重推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地向海外介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优秀著作。其出版的《平如美棠》已向英、美、法等国家输出6个语种的版权,同时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项;《走近中医》《王立群说〈史记〉之秦始皇》《古本山海经图说》等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又如,南京大学出版社达200部之巨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已经推出日文版、韩文版和英文版。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东方,这类选题应大力关注。

(2)聚焦当代

这类选题着重展现当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让世界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该领域的出版成绩斐然。该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学科优势和专家队伍,加大原创学术出版力度,逐步形成高端学术出版特色,出版了许多人文社科学术精品。例如,国际关系专家金灿荣撰写的阐述中国发展趋势的《大国的责任》,陈雨露教授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解读的《人民币读本》。其中,《大国的责任》翻译出版了10个语种的版本,已输出11个国家;《人民币读本》已输出1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14个语种。

(3)聚焦学术

用学术讲述中国,将中国顶尖学者的优秀作品推向世界,这类选题既鲜明呼应了主题出版的意义,又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价值观和中国声音。因此,应把学术出版"走出去"与高校"双一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学术出版会力推我国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另一方面,一流学科的学术著作更容易"走出去"。在学术生产投入方面,国家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几乎是全方位的,有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新型智库建设;在学术研究投入方面,科技投入和高等教育投入也在持续增加。因此,大学出版社应把高校一流学科牢牢抓在手里,努力将学术资源最大限度转化为出版内容资源。

2.助力学术规范建设

针对学术规范建设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做了许多努力。教育部2002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来又先后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等规范性文件。2012年9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其中第八条规定,"有关学会、行业协会和有条件的出版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符合不同学科发展规律、适合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细则,逐步形成系统完整的具有中国学术著作出版特点、可与国际国内学术同行交流对话的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体系"。为此,出版单位可先人一步,针对编辑规范体系的构建,加快脚步,双引擎发力,推动学术研究界、学术出版界增强学术规范意识,并使其成为大家的共识,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下大力气扭转目前存在的对学术规范认识不足或忽视心理。

3.建设高端翻译与出版人才队伍

"走出去"是一项长效工作,需要高度重视翻译与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应培养中译外人才。这些人才需具有过硬的语言功底,还需具备"跨文化与跨语言沟通能力,通晓翻译规范与国际学术规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忠实传达原作内容,又要兼具可读性,使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传播效果。其次,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精通国际出版规则,了解国际出版市场、精通图书跨国运作的版权贸易人才队伍,这是出版"走出去"至关重要的一环。大学出版社应探索高校、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翻译与出版人才的培养。例如,人大社采取下设课程中心、培训中心,开设员工学习课堂,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讲学等方式,持续推进员工培训计划,全面提升编辑与出版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搭建"走出去"平台,探索多样化出版渠道

当前学术出版"走出去"面临"互联网+"的挑战,数字阅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读者日常阅读行为。因此,丰富学术图书的数字出版方式,如电子书、音视频、专业学术网站,深化与国外数字出版平台的合作,注重数字版权的海外输出,加强社交媒体营销等,无疑都是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不错路径,但目前这些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

2018年1月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印度NCBA出版集团联合成立的"中国—南亚科技出版中心"经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入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国际合作出版项目,成为上海地区首家入选该项目的出版社,并成为上海出版"走出去"的新平台。该中心面向南亚各国的出版机构、学术机构、图书馆以及先进制造产业,以精品科技图书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为主业,以英文为主要语种,出版了一批代表当下中国科研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精品图书,集中介绍大飞机、载人航天、船舶制造与深海开发等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同时打造"科技出版"和"版权贸易"信息服务平台。

在出版物数据库推广方面,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启动了"面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汉字文化综合传播平台"项目,打造一个综合反映东盟国家各类信息以及我国和东盟国家交往情况记录的综合性知识库;外研社则成立了"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中心,打造从出版到数字内容、网络平台的全方位内容资源库,策划了"新丝路外语101""新丝路区域与国别研究""新丝路人文经典译丛"三大系列图书,并陆续上线"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网站、中国语言文化数据库等数字平台。

五.结语

综上可见,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目标市场应是国外高校、图书馆及学术出版网络平台,大学出版社要积极借助外国主流出版机构营销渠道、图书馆联盟或协会、高校相关学科学会等实现"走出去"。

近年,出版"走出去"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在各出版单位的努力下,快速、稳健地向前发展。各出版社"走出去"成绩斐然,各具亮点,各有特色。大学出版社本着出版学术精品的理念与原则,依托母体大学的学科资源和学术队伍,加强顶层设计,强调输出内容的优质性,以海外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出版中国学术精品。在"走出去"实践中,大学出版社还应强调本土化战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出版渠道,加强图书的宣传与推广工作,重视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为中国学术出版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为中国优秀学术图书的对外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本文来源:《出版广角》:http://www.zzqklm.com/w/zw/734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